人物 | 朱敏:研漪斋札记五则_书法_临摹_中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朱敏 札记 人物 书法 临摹 中国

点击上方 “ 艺加文投” 可以订阅哦!

文 | 敏之

●学书当有三观:一曰审美观;二曰临摹观;三曰创作观。

行书《岑参诗》30cm×22cm×4

●临摹意义六个字:“去蔽、脱俗、弘他”。

事物在没有被人陈述或判断时,处于遮蔽状态,也就是没有意义;只有当其被人陈述或判断时,才达到了去蔽的状态,从而为人所见,这个陈述或判断才是真的。这就是海德格尔的“去蔽说”。临摹是一个去蔽过程。而人对事物的陈述和判断是有差异的,使得“临摹”变得丰富和有趣起来。

“俗气是流露出来的一种下劣性”。由于人们对书法认知有深有浅,从不同审美角度看有高低之分。所以,提升审美高度的过程是脱俗的过程。其实,俗气不是负面的缺陷,是正面的过失。

展开全文

行书《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31cm×62cm

临摹中,判断陈述“他”(碑帖)是基本临帖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发展,便是“弘他”,一般人往往会忽视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弘他”是在临摹中找见自我,是为了“扬我”。“扬我”才是真正的书法创作。

草书《闲庭信步》

●对中国书法而言,虽然“临”比“摹”应用广泛,作用巨大,但“摹”似乎比“临”的贡献更大,它在原作消失情况下,能让我们今天看到更贴近原作的书法精品。比如神龙本的王羲之的《兰亭序》,这是“摹”的巨大贡献!

近人对摹写有些不屑一顾,认为是描红,太低级,其实不是。描红只是摹写的一小部分,双钩过程才是重要部分。摹写过程对笔法和结字的把握是刻骨铭心的。徐纯原先生早年钩摹过张瑞图手卷。陆维钊先生70多岁还在摹《兰亭序》。

篆书《春临百福民家乐,天赐千祥国运昌》

138cm×23cm×2

●宋米芾《海岳名言》谓“苏轼画字”,虽带调侃之意,应有其依据,不然欺君。我以为有两层意思可推测:一是指东坡作书笔不离开纸面多用缠绕之意,此略带贬义;二是米芾发现东坡书法中好多点画直接取画竹之法取而用之。米芾对东坡一向很尊敬,在黄州落难时依然能去请教他,东坡并示画竹之法,应是后者之意。

小楷《宋 吴文英词》33cm×17cm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对你着重研究的传统法帖必须认真临摹,增强记忆,最好能背出来,背得越多、越精准、越完整越好。“临帖不能背等于零”。背帖是领悟和运用优秀传统技法的有效途径。对于泛临碑帖,也要背,但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关键是如何去理解“形”与“神”?细到结字的笔法、笔势、笔意,趣微、线质、墨色;大到章法的形式变化、通贯平衡都要好好去揣摩。临帖是书法基本功,临习传统经典臻于神形具备是为上上妙品。不能把实临临得不像谓之“意临”,这是不同的命题。

行书《山卧无弦风独许,泉流双应谷回声》

135cm×20cm×2

中国画《山水》68cm×23cm

艺 术 家 介 绍

朱敏(敏之)

1960年生于如皋。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市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

其作品30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种权威性展览并多次获奖。曾在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展和全国“小榄杯”书法篆刻大展赛中获奖;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林散之三年展》“学术成就奖”;曾两度被南京市政府授予“第五、六届文学艺术奖”;入展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并荣获“全国奖”。荣获中国书法专业最高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因其书法成就入编《中国人物年鉴》。香港《文汇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商报》等曾发表专题刊介和评述文章。

书画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兰亭书法艺术馆、江苏美术馆等多家权威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

出版有《游目骋怀》书法系列——朱敏卷(南京出版社)、《朱敏中国画集》(南京大学出版社)、经典碑帖导学教程——《苏轼寒食帖》(苏州大学出版社)、《敏于行——朱敏书画艺术精品集》等。

编辑:艺+

艺加文投是《现代快报》旗下的专业艺术机构。艺加文投《艺+周刊》是江苏最优质的艺术媒体、“艺加微拍”是江苏最具影响力的微拍、“艺加学院”是江苏最具公信力的培训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025-84700315

025-58598196

邮箱:yjxdkb@126.com

地址:南京秦淮区正洪街18号东宇大厦13楼1306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