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苏联客机被劫往中国,乘客受到热情招待,临走说:想多留几天_苏联_中国_乘客

1985年,一架有着苏联标志的飞机载着38名乘客以及5名机组人员,降落在中国东北齐齐哈尔地区,在坎坷的跑道上滑行了300多米后,才停了下来。

这个“不速之客”很快就引来了不少附近村民的围观,要知道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僵持阶段,这样一架印有“CCCP”的苏联客机降落在中国境内究竟是想做什么呢?

因为涉及到两个大国之间的外交,中央急忙派人前往黑龙江处理这件事,结果外交官王耀臣刚刚赶到现场,一名苏联人员打着手语下了飞机,表示是自己将飞机劫持到中国的。

公安人员急忙将这个“危险人员”控制起来,带回公安局进行审查,而对乘客们的安抚工作也在中央的指示下,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苏联的乘客原本对中国的“救援”不以为然,可是在中国热情的接待下,他们还是走下了飞机,接受了来自“礼仪之邦”的民众们的善意。

临行前,还有苏联乘客依依不舍地表示:“真想在中国多住几天啊。”

那么那名副驾驶究竟为什么挟持飞机降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又是如何招待这些苏联的乘客,让他们情不自禁说出这样的话呢?

副驾驶劫机,苏联客机迫降中国农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苏关系一直处于破裂状态,尽管我国东北地区在贸易上已经有所松动,但是除了必要的礼节往来,中苏双方并没有更深层次的交往。

可是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一架“不速之客”降落在了中国境内,为中苏关系的改善带来了转机。

1985年12月19日,我国东北地区已经是白雪千里,滴水成冰。一架苏联的客机闪烁着灯光,带着“轰隆隆”的响声降落在了我国东北的齐齐哈尔地区,在坎坷的地面上滑行了300多米才停了下来。

当天晚上十点左右,新华社记者张持坚正在家中泡脚。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急忙起身开门,门外竟是采编主任老康:“现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有一辆苏联的客机被劫持,紧急迫降了,你赶快去了解一下情况。”

展开全文

张持坚心中一惊,现在中苏关系正是敏感的时候,谁敢劫持苏联的客机降落中国境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敢有片刻耽搁,张持坚急匆匆地赶到了省公安厅的指挥中心,此时的指挥中心已经乱作一团,几张地图凌乱地摆在桌子上,一排六个电话不断响起。

张持坚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飞机具体降落在了齐齐哈尔市的甘南县长吉岗乡农场的一片狭长的麦茬地上,除了有些颠簸外,飞机上的38名乘客以及5名机组人员都安然无恙。

与此同时,省公安人员也紧急赶往长吉岗乡,安排救援。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客机周围已经被闻讯而来的村民里三圈外三圈地围了起来,懂得俄语的人认出飞机上的四个字母“CCCP”就是苏联客机的意思。

一名叫做阿利穆拉多夫·沙米利·哈吉—奥格雷的副驾驶打开舱门,一边比着手势,一边走下了飞机。

他对我国的公安人员表示:“飞机是我挟持降落在这里的,我要到中国避难。”

这让众人不免感到奇怪,这名副驾驶究竟遭遇了什么?要到和苏联僵持不下的中国的“避难”?

当地的公安部门立刻对这名劫机者进行了审问,根据他的供述,他是因为看不惯自己所在的民航分局领导的做法和作风,对他们腐败的内部表示十分不满。

于是他写了封信上交到苏联的中央,想要检举揭发这些事,可是不知为何,这封信又被转回了当地进行处理,当地的纪检委和民航分局的领导是有着匪浅的交情的。这样一来,这件事不仅没有受理,他自己反而受到了一系列的压迫,并被强行做了精神病检查,调离岗位3年多才恢复工作。

这让他心中感到十分愤怒,他自觉在苏联已经没有了出头之日,便有了到中国“避难”这一说。

调查清楚缘由之后,中央立刻下令,要求安抚飞机上的乘客,并给予相应的援助。

中国不遗余力救援,遭到乘客拒绝

20号凌晨,省委常委兼外事办公室主任王耀臣到达现场,开始为客机上的乘客们做思想工作。

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曾经留学苏联,能够说一口流畅的俄语,因此由他来做这些这些乘客的工作再合适不过。

当时苏联的乘客们知道自己降落在中国境内之后,心中都不免紧张起来。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国关系破裂之后,至今已经僵持了20多年了,更何况双方还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冲突,造成了人员伤亡,他们对自己在中国的处境不免感到担忧。

刚开始的时候,我国的工作人员为了避免他们饿着,就送上去了一些食品和饮用水,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苏联的乘客们接受了中国的援助。可是很快,他们又面临着另外一个困难的问题。

因为这架安—24是小型的民用飞机,一般只用做短途飞行,因此飞机上的燃料不多,不能时时刻刻开着暖气,只能20分钟开一次。

东北的昼夜温差极大,入夜之后室外温度已经达到了零下30度,已经是滴水成冰,哈口气就是霜。而乘客们并没有准备充足的衣物,有些妇女身上甚至只穿了一套呢裙,根本无法抵御这样的低温。

因此我方的工作人员就邀请他们到附近的农场招待所中休息,那里有充足的暖气供应。

可是在他们眼中,此时此刻这架飞机就相当于苏联的国土,他们是断然不同意离开飞机的,并且他们坚决要求一定要见苏联驻中国大使馆的官员,由苏联来统一安排救援工作。

无奈之下,我国的工作人员只好给他们送去一些御寒的衣物,可是眼看飞机的燃料一点一点的耗尽,王耀臣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让人开两辆面包车,将暖气开足,再一次回到飞机上,用流利的俄语对机长说道:“天气实在太冷了,现在下面的两台面包车里面开了暖气,可以让乘客们下去取暖。”

机长却为难地摇摇头,向王耀臣表示谢意:“很感谢你的帮助,可是我不能离开飞机,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试着直接和乘客谈谈。”

王耀臣见机长如此坚持,只好来到客舱,对乘客们表示慰问:“你们好,现在是突发事件,让你们的行程受到影响。中国政府一直都很重视你们的安全和生活,我们一定会尽力照顾好你们。现在是这里最寒冷的季节,我们已经将有暖气面包车停在了旁边,你们可以到车里面来取暖和用餐。天亮之后,也会有工作人员送来早餐。”

他看到机舱的角落中还有几名妇女和孩子,还向她们表示慰问,并嘱咐她们注意保暖,避免冻伤。

可是苏联乘客们尽管口头上说着谢谢,却依旧没有人下飞机取暖。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大量的奶酪、面包和肉罐头被运过来,送到每个苏联乘客手中,经受过一整夜的寒冷的乘客们在吃到热乎乎的早餐时,紧张的情绪才缓和下来,一边向中国的工作人员表示谢意,一边轮流下飞机到面包车中取暖。

情况稳定之后,我国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戴秉国等人到达现场,代表中国政府对乘客进行慰问:“这里太冷了,条件也很有限,齐齐哈尔市距离这里最近的大城市,只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决定将你们送到那里最好的宾馆进行休整,等你们的政府接你们回国。有什么问题你们都可以提出来,我们都会尽力帮你们解决。”

可机组的人员还是只是道谢,并没有要离开飞机的意思,可是现在谁也不能保证将这些乘客再留在飞机上一晚上会不会被冻伤。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哈尔滨的指挥中心,他们将这件事上报给中央,经过中央的联系,苏联驻华大使馆的大使舍尔巴科夫最终同意了将乘客们运往齐齐哈尔等待救援。

戴秉国

当天下午五点半左右,有了政府的指示,苏方人员开始收拾行李,书写交接文书并乘车前往齐齐哈尔市,后来又乘坐直升飞机辗转到哈尔滨。当天凌晨,苏联又传来新消息,将会在21号下午一点半,派专机到中国将这些人接回国内。

“要是能多留几天就好了”

1985年12月21日早上,用完早餐后,齐齐哈尔市市政府为了表示心意,给每位来自苏联的客人都送了一件羽绒服,颜色随便挑,当时羽绒服在苏联也是很少见到的东西,他们欣喜地挑好羽绒服之后,向中国工作人员道谢道:“谢谢你们,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松软、轻巧又保暖的衣物。”

在中国人民热情的招待下,这些苏联的客人此时已经完全放下了防备,他们大方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善意,并向我国表示他们真挚的谢意。

下午一点十五分,专机到达之后,中苏友协黑龙江分会的领导将所有人苏联人邀请到机场的贵宾室中,为他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送宴会。

宴席上,王耀臣和安—24的机长分别发表了友好的讲话,将这场宴会推向了高潮。

宴会开始后,苏联的客人们享受着中国为他们精心提供的美食,这些都是在苏联这个严寒之地难以见到的,他们感到十分新奇,一边小心翼翼的品尝着,一边称赞道:“好吃,这个味道好极了。”

一些上了年纪的苏联乘客品尝了中国的啤酒之后,就爱不释手:“这啤酒的味道真是好极了,我已经几十年没有喝过这么美味的酒了。”

看着中苏两国人民久违的友好相处的画面,有些苏联的客人不禁感慨道:“要是能多留几天就好了。”

听到这句话,一名已经年逾四十的中年男人满是感慨道:“当年我的父亲可是在东北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一直打到了旅顺,那时候两国在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场宴会在一片其乐融融中接近尾声,为了留作纪念,有人互换了手表,有人互相留了通信地址和电话,都说有机会要多联系联系,中国还送了他们每人一个气压暖气瓶,这让他们觉得既新奇又感动。

在一片欢笑和泪水中,苏联的飞机缓缓升空,结束了这段奇妙的中国之行。格里山郑重其事地向中国的官员表示:“我代表大使馆向中方当局表示诚挚的感谢。”

1986年元旦之后,中国民航总局飞行司司长带领苏联的专家组到长吉岗农场检查飞机,对于我方武警和公安人员顶着严寒、不分昼夜地看守飞机,他们都表示十分的感动。

在检查无误后,他们准备了充分的燃料和地图,驾驶飞机回到了国内。

1986年3月4日,劫持苏联飞机的那位副驾驶员,经中国政府审判,被判处了8年有期徒刑,并将这个消息昭告全世界。

劫机人员

劫机时间就此告一段落,可是这次事件带来的影响却不止于此。

这件事不仅促进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还促进了中苏两国之间就一些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

可能劫机人员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无心之举”,竟然会使两个关系冷淡的邻国打破20多年的僵局,一直保持高度地运转和密切联系达到51个半小时之久,这必将对两国关系的缓和产生重大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中国和俄罗斯于1991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这名劫机的副驾驶也在同一年被提前遣送回俄罗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