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二野大军的10位将军,都是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的佼佼者_野战军_开国_将军

解放战场上的五大野战军,都是属于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对抗反动派军事集团的主力部队。五大野战军的综合实力并不一样,由林帅领导的第四野战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兵多将广。由陈老总领导的第三野战军是一支虎狼之军,在解放时期打了不少硬仗,是公认的主力王牌。

虽然,刘帅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在人数方面,以及参加的战役,不如三野大军与四野大军。可是,该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挺进大别山,打响战略反攻第一枪,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成功解放西南广大地区。可见,第二野战军也为革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二野大军在兵员数量方面不如三野与四野,可是,该野战军的质量非常高。意思就是说,从第二野战军走出来的将领,在打仗方面,都成为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的佼佼者。

在革命战争胜利后的1955年,有十位战功卓越的将军,是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其中被公认为实战经验丰富,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元帅有四位,而其中之一的刘帅就是来自第二野战军,任职最高军事指挥员。

论打仗本领,军事素养,刘帅都是属于十大元帅中的佼佼者。作战风格,善于出奇制胜,因此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打了不少漂亮的战役。朱老总称赞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之风。

展开全文

在开国十位大将中,也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是来自第二野战军的。他就是名满天下的陈赓将军。

可能大家都知道,十位开国大将中有杰出的军事家,也有杰出的政工工作者,还有优秀的后勤工作者。而论打仗本领,来自第二野战军的陈赓将军,那绝对是属于佼佼者。军事指挥才能仅次于大将之首粟裕,排名第二。与此同时,陈赓将军也是十位开国大将中,在革命战争年代征战区域最广的一位名将,南入越南,抵抗法军,北入朝鲜,抵抗美帝国主义。

在57位开国上将中,也有两位杰出的战术指挥家,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野战军,他们分别是杨勇与陈锡联将军。两人在解放战场上,都是第二野战军的主力战将,分别任职第五兵团司令员,第三兵团司令员。在西南战役中,两位将军是解放西南地区的主力战将,他们率领各自的兵团与敌作战,先后解放贵阳,成都,重庆等重要城市。

杨勇是开国上将中著名的三杨之一,也是打仗最厉害的一位开国上将,其军事才能属于57位上将中的佼佼者。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因骁勇善战,作战勇猛,杨勇还成为最后一任志愿军司令员。

陈锡联是全军最年轻的兵团司令,是属于我军的骨干成员。在建国后,他成为首任炮兵司令员,投入国防建设事业。在此之后又担任过沈阳,北京军区司令员,成为七八十年代的风云人物,拥有很高的职位,以及话语权,绝对算是开国上将中发展比较好的一位。

在开国中将里头,有三位勇猛之将是来自第二野战军。他们分别是王近山,秦基伟,周希汉。如果论打仗本领,勇猛程度,这三位将军都是属于开国中将中的佼佼者。

王近山在解放时期是第二野战军第12军军长。秦基伟是第二野战军第15军军长。周希汉是第二野战军第13军军长。三位将军在各自的军旅生涯中,参与了一系列硬仗恶仗,是属于身经百战的开国中将。

来自王近山麾下三剑客之一的肖永银,李德生,尤太忠等三位将军,是属于第二野战军的后起之秀。尽管在1955年,他们三人是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可是他们在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中崭露头角,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中的李德生,尤太忠两位将军,在1988年还获得了上将军衔。可见,当时两位将军都是人民军队中重要领导人之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