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新编(二战之前,德国只有10万部队,如何在一年内扩军800万的)_司令员_少将_万人

本文目录

  • 二战之前,德国只有10万部队,如何在一年内扩军800万的
  • 邵阳有哪些抗日名将
  • 八国联军侵华错在义和团吗
  • 鹬蚌相争教会了我们什么

二战之前,德国只有10万部队,如何在一年内扩军800万的

希特勒没有“撒豆成兵”的本领,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把军队从10万人扩充到800万之众,纳粹德国军事力量的重新武装和扩军历程,其实是分波次进行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直到1941年5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德军总兵力才扩充至大约720余万人,但仍旧没有达到800万这个数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只能保留10万人规模的陆军,且不得有重武器(mg42成为通用机枪就是这么逼出来的)。同时必须解散作战指挥机构总参谋部,更不允许拥有海空军。不过规模被压缩至很小的陆军,反而使这支小型部队成为了“精兵”:只有普鲁士精英军官和军士才能留在军中,这种浓缩版的武装力量在纳粹德国后来的扩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德国国防军只有两个军司令部、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共计十个师的正规军。从1935年开始希特勒秘密进行扩军,到1936年完成第一波次24个野战步兵师的增编,同时新编3个装甲师、2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和1个山地旅,加上原有的10个师,德军规模达到41个兵团单位约50万人马,并且这些师旅都成为日后纳粹军队继续扩编的基干部队,番号靠前。

随着纳粹德国逐步开始武装扩张,先后吞并莱茵兰、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区,战争资源和可动员人口进一步得到增强,希特勒扩大军队规模的脚步加快,至1938年底第二波次基本完成,德军已经有6个集团军司令部、21个军级司令部、35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5个摩托化师、3个山地师、1个骑兵旅。上述德国野战陆军共有156万余人,如果再计算海空军的话,当在200万人以上。

此时德国陆军另有39万左右的后备军,加上党卫军、冲锋队等准军事武装,德国可动员兵力有330万人,远远超过了一战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而对这种扩军,其实英法等西方大国是基本掌握的,只是他们奉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对德国的违约睁一眼闭一眼。

时间进入到1939年以后,希特勒对波兰的战争已箭在弦上,于是第三帝国进行了第三波次的军队扩编,希特勒决心动员700万人分批入伍。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时,德国陆军已拥有108个师230万人,投入波兰战役的约为150余万;1940年,德军发起西欧战役时陆军野战部队再度加强,总兵力大约为350万人,德军投入作战的为136个师330余万人,三军总兵力在450万人左右。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已经完成第四波次的扩军,总兵力已达到723万余人,拥有坦克5639辆、飞机万余架、火炮与迫击炮6万余门、舰艇217艘,其中野战陆军兵力约500万人,共214个师又2个旅(含19个装甲师和14个摩步师)。

另有空军168万人,由五个航空队、国土防空军和空降兵组成。海军兵力为40.4万人,此外还有武装党卫队15万人。也就是说,从10万人的陆军扩充至700多万人的武装力量,希特勒整整用了六年多时间。

纳粹德国直到1943年以后才进行总动员,兵力再次膨胀终于突破800万人,高峰时期大约1200万人(1700万是总动员数字),即使是在情况急剧恶化的1944年后期,第三帝国的军队仍然有900多万,所动员的兵力占全国总人口的21.5%,这个比例已经非常之高了。

邵阳有哪些抗日名将

非常感谢您的邀请!

其实,开国将帅中,有7位都是邵阳人。

1

李寿轩中将

李寿轩中将(1906—1984.9.22),邵东县流泽镇龙建村人。

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李寿轩任山西决死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延安中央党校学员队队长,八路军总部教育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副司令员,1957年9月至1968年6月任铁道兵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

姚喆中将

姚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8年入国民党军湖南独立5师随营学校,同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1月在福建沙县战斗中率50余人突击入城,与反扑之敌展开激烈巷战和白刃格斗,身负重伤仍顽强指挥,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长征中曾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总队长。到陕北后历任师参谋长、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1937年春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姚喆中将(1906.10.15—1979.5.27)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镇人。

1943年姚吉吉(左)与战友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参谋长、第715团代团长,参加了收复晋西北七城等战斗。1938年8月与李井泉率部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后参加百团大战和领导大青山军民进行反“扫荡”作战。为绥远和山西抗日游击战争紧密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43年任塞北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起任绥蒙军区司令员,率部参加大同集宁等战役。1948年后任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8军军长兼绥蒙军区司令员。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姚喆出生入死,屡建战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1951年8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副司令员。同年底回国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校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3

白天少将

白天少将(1906.12.3—1973.11.18)邵阳隆回县金潭乡人,国民政府和解放军双料少将。

1925年冬入广东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期间与六期的罗瑞卿往来密切。1927年春,任武汉黄埔分校步科二队区队副。参与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先后任国民党部队排长、参谋、营长、副团长、参谋主任和团长。长城抗战后入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国民党八十三师参谋长。1938年3月,密赴延安考察,与毛泽东、罗瑞卿会面,表示愿到八路军中工作。毛认为他在国民党部队中工作对革命贡献更大。回部队后,按照与罗瑞卿约定的联络方法,与共产党保持密切联系。

1939年,升任九十三军少将参谋长、副军长。因亲共活动被军统侦知,被列入暗杀名单。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知晓情况后 ,火速向延安方面报告。党组织立刻派人将其接到延安。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处长、太岳军区补训师副师长、中央军委高参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处长。1948年,国民党六十军起义,四野领导考虑到白天有旧部在当中,任命其为六十军军长。白与军长曾泽生对该部进行了有效整训。解放后,历任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主任、总参谋部军训部训练局副局长、炮兵技术学校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3年在北京逝世。著有《目前战役问题》唐末农民战争的战略问题》。

4

石新安少将

石新安少将(1907—1978.10.24)邵阳县五峰铺镇人。少时随父读私塾,后入长沙读中学。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他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八军司令部文书,红三军团司令部副官,连长,红三军团经理处粮秣科科长,红六军八团供给处主任,红一军团司令部管理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官处处长,师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第六支队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军分区政委,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行政处副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二十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军区政治部主任,贵州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5

唐健如少将

唐健如同志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任文书,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股长、科长、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和白晋公路等战斗。

唐健如少将(1912—1996.2.29)邵阳县人。

解放战争时期,他任鲁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鲁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华东军区干部管理部任免处处长、江苏省军区干部部部长、江苏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山东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兼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政治委员等职。

6

魏镇少将

魏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毕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3期肄业。1927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5军学生队队长,4月任第35军教导团第1大队大队长,1928年任第35军2师4团团长,1929年3月任 第4路军总部参议兼第15师45旅副旅长,1931年夏任中央军校南宁分校第6队队长,1932年底任桂系第4集团军第7军19师57团团长,1934年任桂系第7军24师71团团长,1936年任第7军24师副师长,1938年春任第31军135师少将副师长兼405旅旅长,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任第31军188师师长,1940年1月参加桂南会战,1941年4月入中央训练团受训,结业后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1942年任军事委员会第1校阅组主任,1943年冬任军训部预备学校筹备委员,1946年任参谋总长办公室中将高参,未就职,回乡闲居,1948年1月任湖南省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1月任湖南省军管区副司令,5月调任邵阳警备区司令部司令,8月4日参加湖南和平起义。

魏镇少将(1895—1973)字屏藩,邵东县魏家桥镇长冲口村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第55军副军长。1950年12月率部赴广西剿匪,胜利完成任务。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7

袁也烈少将

袁也烈少将(1899.10.19—1976.8.8)洞口县黄桥镇大铺村袁家垅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国民革命军叶挺部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龙州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纵队参谋长、第七军第二十师团长。1939年后,任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抗大一分校训练部部长、清河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我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的灿烂辉煌,都离不开无数的革命先烈曾经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在此,让我们一起向英雄致敬!

八国联军侵华错在义和团吗

八国联军是充着甜美的大西瓜而去的,瓜分势力范围和蛋糕的,那时的大清帝国以服首贴耳,甘为奴隶,只剩下?地赔款的资本了,义和团不合时宜的岀现,令慈禧太后兴奋万分,她攻打东胶明巷不顺利,激怒了八国联军入侵大清,义和团螳臂当车,有排山倒海之势,可惜义和团这群乱贼,真正杀掉的洋人才约250人,而它们杀掉的无辜老百姓上了百万讠之多,扶清灭洋,也熏激怒了这群野蛮的八国鬼子。

鹬蚌相争教会了我们什么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是明计而非暗计,但其前期肯定是暗计,也就是部势,当势成可器,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就不可逆了,也就是明计啦!————它常常被用在对敌斗争中,在战争过程中常常被用来分化瓦解对垒的一方,而被利用的就是第三或第四方等等。————能用此计者,自身必须是强大的,此强非彼强,强在于潮流,强在于心志,强在于道路,强在于精神,强在于运动。单纯的实力强块头大或是处于主动地位,并不代表始终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在外交的纵横捭阖中常常会出来表演,比如盎格鲁.撒克逊就经常搞什么分而治之挑拨离间,挖坑埋地雷,这就是部势。————比如印巴矛盾就是英国??挖坑埋地雷,直到今天,英国依然可以收割印巴红利,比如利用曾经的宗主国身份吸引印巴搞平台外交,以显示英国??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很能吃,都吃撑了——小国家大外交,世界处处见英国,目的就是拿来对美国??邀功请赏,给项目、给资源、给市场,印巴大量人口移居英国也是红利呀!这样英国可以轻松介入印巴经济,用政治贴补经济,英国??很贼!————普通人之间几乎找不到它的影子,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类计就是毒计,比拉别人老婆上炕,抱别人小孩扔井里差不多,非常毒辣的诡计。也许在歧见的人之间会出现,但都非常飘,一般都是浅尝辄止。一个是不敢深用,另一个是系统化程度太差——缺资源。————从合和万邦的角度出发,此计非良计,但到斗争愈发尖锐时,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计就必须出场,尤其是当其进入明计状态时,那就是非用不可!————此计背后所体现的是人非凡的掌控驾驭矛盾的能力,还反映出人的格局和胸怀,但也透露着人的残忍和阴毒。尤其是反映人的无情无义。————夫妻之间禁用此计,如果不听劝,那么夫妻必然会反目成仇,甚至屠掉它的心思都会产生。即使离婚,矛盾也不会消失,有可能一辈子都恨地牙根痒痒。————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撑,不是想用就能用的了的。遑论其结构复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有所谓计中计、谋里谋,更重要的是实践者的定力发生故障,此计就彻底崩溃了。会把裤衩子都输掉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