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匪强占牡丹江,抗联师长腰胯双枪宣布:我是市长!_牡丹江_苏联_我军

#军武风云录#

作者:慎独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刚刚结束欧洲作战的苏联红军,启动“八月风暴”计划,出兵中国东北。

8月16日,苏联红军在我东北抗联的引导下,跨过铁岭河,向驻守牡丹江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可牡丹江并没有马上回到人民手中,而是被蒋匪特务和伪满余虐组建的“临时委员会”控制,由于当时蒋氏与苏联签了友好条约,不明情况的苏联红军就承认了这个所谓的“临时委员会”。与此同时,抗联干部金光侠等人也组建了地区委员会,与蒋氏的“临时委员会”相对抗。

面对李荆濮的要求,苏联红军拒绝了,还拿出《苏中友好条约》。李荆濮急得用俄语大声抗议。红军代表得知李荆濮不仅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留过学,还是有名的抗联将领,立刻心生敬意。本着“全球无产者是一家”的感情,决定支持我方夺回牡丹江。

展开全文

解放战争时期,蒋匪贼心不死,勾结山中的伪满军警和土匪,号称蒋氏的“东北先遣军”企图武力夺占牡丹江。

由于战争初期我军战略收缩,频频撤退,不少被收编的部队以为我军必败,迅速反水加入了蒋匪的“东北先遣军”。与蒋匪等合伙反攻,使得牡丹江几乎被土匪包围。直到我军从辽宁调来的部队赶到牡丹江剿匪后,才缓解了紧张局势。著名的剿匪英雄杨子荣就是在这一期间打出了名声,大股土匪不敢再主动进攻,只能分散在山中伺机待发。

1946年4月,随着苏联红军撤出,蒋氏大规模进攻中原,蒋匪又开始打牡丹江的主意。

张德发交待,是蒋匪特务翟凤亭许以高官厚禄,诱他叛变。蒋匪特务还在城外拼凑了个“先遣军”第8支队,司令员是土匪头子王超,副司令是之前被消灭的“东北先遣军”第11师师长姜学瑢,成员多是附近的土匪以及过去的伪军伪警察,还有一些蒋匪特务。

张德发为求自保,还供出了潜伏在牡丹江城内的特务翟凤亭,牡丹江公安迅速行动,将翟凤亭逮捕归案。被捕后的翟凤亭又交待了蒋匪即将攻城的计划。趁着我军前线吃紧,蒋匪将同时攻打牡丹江和鸡冠山等地,在后方扰乱我军,攻击时间选在5月8日、5月12日、5月15日这三天中的一天,具体哪天要看姜学瑢安排。

5月8日、13日,敌人都没来,难道敌人意识到计划已经暴露?李荆濮决定最后来一招瞒天过海,好主动把敌军引进来。他在14日命令军干学校的学员登上火车,去穆棱一带“支援剿匪”,同时命令军地干部组织群众敲锣打鼓的送行。敌人埋伏在城里的眼线察觉到了这一情况,以为牡丹江城防空虚。

15日凌晨他们果然来袭。一股100多人的蒋匪小分队,摸着黑溜到牡丹江军分区司令部附近,企图直捣黄龙,生擒李荆濮,然而他们刚刚接近司令部,就被埋伏着的战士一网打尽。另一支小分队想偷袭“空虚”的军干学校,也被埋伏在校内的教职工来了个瓮中捉鳖。

蒋匪的主力以为我军群龙无首,疯狂的攻打火车站,居然顺利占领。但实际上这都是李荆濮的计谋,等土匪占领火车站,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敌人看着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大炮,还以为是我军主力来了,纷纷作鸟兽散。

在战斗中,蒋匪姜学瑢被击毙,另有几名土匪头子被逮捕,随后经审判被判死刑。此后牡丹江周边再无大股匪患,剩下的土匪都躲藏在山林里打家劫舍苟延残喘,我军剿匪战斗也由军队大规模围剿变成小分队渗透抓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