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为什么还没修出来?
自古以来,修史就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到了唐朝之后,由官方机构给上一个朝代修史,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而新修出来的前朝历史会被看作是“正史”。那么新任统治者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给前朝修史呢?
在政治上,这意味着宣告上一个王朝的覆灭,对于本王朝有一定程度的巩固作用,同时由于朝代相隔不远,留下来可供后人查看的资料很多,尤其是那些前朝做的“错事”,类似于奸臣当道,皇帝昏庸等,通过对这些事情的描写,给了自己取而代之的合法性。
1914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就已经着手设立“清史馆”编写《清史》了,当时还是以北洋政府的名义。9月份,在一片骂声当中,袁世凯去世,北洋政府被各地军阀轮番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枪杆子”够硬才是硬道理,没有哪个军阀对编撰《清史》感兴趣的,就这样成立不久的“清史馆”时常会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有不少史学家坚持不下去,去找其他工作了。负责清史编纂工作的赵尔巽为了工作能够继续,找到了张作霖,争取到了资金支持。
赵尔巽并不是专业的史学家,他曾经任东三省总督,那时张作霖在他手下做事,可以说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争取到了资金支持,但是他并不懂著史,请了一大堆清朝遗老,来写清朝的历史,其中的可信度可想而知,整本书的结构也十分凌乱。
展开全文
1927年,清史编撰工作基本完成,按照惯例,这本书应该经过审核之后才能定稿出版,但是当时已经83岁的赵尔巽,已经缠绵病榻了,他担心自己活着的时候等不到《清史》面世,所以没等审核就以《清史稿》的名义出版了。
他也知道这本书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在报纸上说“此稿乃大辂椎论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所以说,这本书也算不得是正儿八经的《清史》。
这本《清史稿》,历经14年才修成,总共包含536卷,从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到1912年清朝灭亡,囊括了296年的清朝统治,虽然说其中的有些观点有失偏颇,但依然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现代学者研究清朝历史最值得借鉴的典籍之一。此后的中国身处兵荒马乱时期,缺乏修史的条件,这件事也就被这么耽搁了下去。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提出过修《清史》,但在建国初期,国内百废待兴,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修史,直到2002年,才正式启动了“国家清史编纂修工程”,按照计划将在10年后也就是2012年正式修完,但是在修撰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困难。
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资料的整理,关于清朝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单是国内就有满文、蒙文、汉文,还有不少国外的资料,找到懂这些语言的学者就已经很困难了,就不要说还要懂修史。
其次,即使翻译完了这些资料,也需要证明真假才可以正式使用。但经过那个特殊的年代,要想证明这些历史事实也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方面,要想保证这本书和《二十四史》的延续性,那么就要使用纪传体,写文言文,可在当今社会要想找会用文言文编史书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刚开始工作组准备用白话文编这本史书,这就导致越写越多,在编写到一半之后,工作组又决定压缩字数,就这样这本书变得既不是文言文,也不像白话文,简直是一个“四不像”。
到了后期还需要排版校对,这都需要大量专业的历史专业人才,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够做到,就这样修《清史》这件事,在多种原因的结合下被耽搁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