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探究高考新动向,教育部官方答案与分析(2023年版)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和解题精选_高考_考查_试题

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探究高考2023新动向

近日,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编撰的2023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2022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是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之年,也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奋进之年。截至2022年,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

《报告》从七个部分分别讨论了2022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特征、教学改革、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

《报告》指出,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发现,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这充分表明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要求。

除了上述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近年来的高考文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识别隐含前提、开放式设问、合理论证、寻求证据、有效推理与论证/证据评估等,理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开放式设问、结构不良、替代性解决方案等,这些也都是批判性思维在高考命题改革中的具体体现。

《报告》对2023年高考趋势作出了几点判断。

2023年高考四大趋势

一、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

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高考试题命制中,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鲜明特征和坚定方向,这在过去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将是2023年高考命题的核心要旨。

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不断强化考试的育人功能,系统性地加强考试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紧扣时代脉搏,夯实信仰根基,彰显五育并举,由注重智育评价的人才选拔向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载体转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高考命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学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激励学生,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2年语文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集中体现新时代我国在体育、科技、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卓越与跨越,引导学生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从2022年高考命题立意来看,2023年命题将延续这一风格,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展开全文

二、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

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试题命制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

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方法,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022年高考命题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广泛选材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

2023年高考命题也将围绕上述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和优化,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方法,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三、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高考评价体系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有助于将学生从传统的对知识的简单占有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强化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育,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在“考思维”“考能力”的引导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从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课堂教学将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成为更有效的教学教育模式。随着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学将逐步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到“以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转变。

四、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有效引导教学,实现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作用,积极引导高中教育教学,形成“招-考-教-学”良性互动,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

高考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考查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干和重点内容的考查,引导中学依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高考命题遵循教育规律,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以考促教,服务教学提质增效。

高考评价体内在的三条逻辑线

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

其中“核心价值金线”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

1、核心价值金线

“核心价值金线”是指围绕立德树人来考查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维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道德品质

高考试题命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内容在考试中的要求,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无价值,不入题”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内容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2、能力素养银线

“能力素养银线”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掌握、实践探索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能力。高考评价体系综合统筹知识、能力、素养的关系,将高考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面,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结合学科特点,着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实验设计、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证据识别与证据质量评估能力,独立思考、挖掘隐含前提与开放论证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等。

为实现“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有效降低“机械刷题”和“题海战术”的收益,服务“双减”目标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大了对学生思维品质与思维过程的考查力度,包括但不限于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思维能力、演绎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等。

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以及思维品质贯彻到高考命题中进行考查,是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高考命题的重要特征,中国高考命题正式进入了“无思维,不命题”的新时期。

3、情境载体串联线

“情境载体串联线”是指通过设计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将其作为任务创设和基本知识能力运用考查的载体,实现对学生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考查和选拔。

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和思维发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新问题、进行新解释、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生活实践情境”与“学习探索情境”两类载体来实现的,即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是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

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命题材料丰富,情境多元,情境的新颖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得到进一步加强。高考命题呈现出“无情境,不成题”的特征。

2022年高考命题在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考查上下足功夫,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考查”到“知识为基、能力为重”考查的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和关键能力,进一步深化试题的情境创设和呈现方式,加大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凸显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来源| 新华出版社、中国考试、转自“思维智汇”微信公众号

《中国高考报告(2023)》:新高考背景下的命题展望

近日,由《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编撰的2023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核心成员来自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系统研究高考政策、高考改革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转型,全面总结高考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成效,重点分析2022年高考实践的命题要点、试卷特色与2023年发展趋势,深入解读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征及高考的考查内容及考查要求。

本报告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师生准确把握高考改革方向、深入理解高考核心功能、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有效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具有参考价值。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命题遵照“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要求,考查内容不再只是针对学生拥有知识的多少及深浅进行考查,而是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考查要求。这是新高考区别于老高考最重要的地方,这也决定了未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

第一,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命题指南。不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分省命题,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这就需要我们深刻认识高考的核心功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确立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明确关键能力的考查重心。与此同时,高考命题还将依据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进行高考试题命制。

第二,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深刻认识和理解“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命题思想。“无价值,不入题”是指高考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奋斗精神、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引导和考查,将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价值融入高考试题中。“无思维,不命题”是指高考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加强对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以及语言组织与表达等的考查。“无情境,不命题”是指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真实情境,增强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一方面,保持高考命题整体平稳,在考试内容覆盖上保持平衡,在命题素材选择上保持平实,在试题设问上保持平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保持平稳。另一方面,高考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布局,优化设题设计,降低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进一步加大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力度,不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加大试题的区分度,让那些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脱颖而出,更好地服务高校招生、创新人才选拔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

第四,有效引导教学,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高考命题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作用,与引导教学回归课表、回归课堂,实现“招—考—教—学”良性互动。高考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考查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高考命题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深化基础性考查,强调对基础知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运用,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平和中有新意,灵活中见潜力,实践中出真知,引导中学教师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第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少进入新高考省份的学生和教师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加大了,一时难以适应高考命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变化。而这种表面上难度的增加往往来自命题逻辑的变革和试题形式的创新,也即高考命题由原来的“知识立意”转向了“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考查,同时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探究性。长期以来,高考复习采用“题型+套路+海量重复练习”的模式,广大一线师生为了适应新高考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面对新高考,有不少学校和师生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对方式,也即依旧采取传统的备考策略:总结近年高考新题型+提取和归纳解题套路+实施题海战术。这种“授人以鱼”的备考方式从一开始就注定与新高考背道而驰,进入新高考的学生会发现这种“重复刷题”很难起作用了,题海战术的收益越来越低。正如我们反复分析和论证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已经成为新高考的考查重心,开放性、探究性和灵活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而传统的套路化和题海战术是很难有效提高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所以,有效应对新高考的策略应该是“授人以渔(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训练)”而非“授人以鱼(解题套路和题海战术)”。这里讲到的“授人以渔”是指通过长期、规范、专业的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一整套可迁移的高阶思维能力或者说是关键能力。这些高阶思维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只有掌握了这一套关键能力的“渔”,学生才有可能自如有效地应对新高考。

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

解题精选

地理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7~8题

【试题】

图1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

化。读图1,完成7~8题。

7.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

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

8.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7.C8.A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海岸地貌变化相关研究,既体现出传统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要义,又充分反映了当前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关键带研究的精 髓。本组试题聚焦地理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岸线变化“标志性特 征”的动因与条件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具体依托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百余年来海岸线变化的现象,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分析全球地理环境演变背景下的海岸线变化,考查学生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的理解能力和对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认知水平,指向区域认 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对同一层面的地理知识、能力与素养能够横向融会贯通,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条”和能力“金字塔”;反映创新性考查要求,基于学生日常所学,但不囿于常见素材和熟悉题型的思维定式,“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重点要求学生具备依据观察到的新现象进行联想、推测和论证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7题,由图可知,题干所指“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为1950~1970年。1890年至2010年间,在除1950~1970年 外的大部分时段里,该区域海岸线的变化速率是近乎稳定的,说明在海平面上升的全球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寻找在1950~1970年出现的区域性因素。根据经纬度,可确定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而推断相应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气候特征。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湾北岸、美国中部大平原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较平坦,是美国历史上飓风多发区域。飓风及其产生的强风和风暴潮等,会加剧海岸的侵蚀,导致海岸线向陆 地加速推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根据气象记录,1950~1970年,在墨西哥湾北岸地区,飓风发生频率和强度都较高,说明以上推断与客观事实相符。图示区域远离板块边界,构造相对稳定,罕有地震尤其是强震,故A项与事实不符。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湾内,由于大安的列斯群岛和佛罗里达半岛等的屏障保护,不会受到来自大洋深处的剧烈海啸影响,故B项与事实不符。洪水往往挟带大量泥沙,入海时易在海岸带堆积,推动海岸线向海的方向变化,从而造成海退而非海进,故D项与题意不符。

第8题,由图可知,甲水域现在的水域面积较小,与海水之间以海岸沙堤为界。题干给定“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事实,要求从给出的4项表述中选出甲水域地貌特征的有效判据。“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和“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都说明海水从未大规模冲垮海岸沙堤进入甲水域,因而没有在甲水域形成大量海岸沉积。可见,1890年以来甲水域一直保持独立稳定的湖泊水域环境。当然,也不可排除高潮和风浪会使少量海水越过沙堤进入湖泊,但无论甲水域是与海水隔绝的淡水湖,还是可能与海水存在水分交换的瀛湖,近乎平直的海岸线和甲水域北岸形态都证明它过去百余年从未成为海湾。因此,①和②的表述可作为判断依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河流既可注入湖泊,又可汇入海湾;湖泊与海湾的形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仅凭形态不能判断水域特征或性质。因此,③和④的表述虽有一定迷惑性,但无论是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还是凭借生活经验推断,都可知这两点与水域特征或性质并无关系。

试题亮点本题注重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试题聚焦特定时空视角下的区域地理现象,引导学生由区域特征入手,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推理与合理解释,对体现学科本质、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具有导向意义。第二,试题情境设计简洁明了,要求学生利用科学证据分析历史上海岸线变化的特点(地理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演变(地理过程)之间的关联,展现了地理科学研究中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真正运用地理思维去审视和解决地理问题,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第三,考查内容表面上看主要是自然因素对海岸线进退的影响,实际上还隐含着人类活动(如河流水利工程、海岸堤坝建设、海洋油气开采等)对海岸带侵蚀、堆积过程的影响,人地关系矛盾原理渗透

其中,引导学生理解背后的人地协调思想。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9~11题

【试题】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9.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A.提供水源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D.围猎场所大

10.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

是因为缓丘上

A.降水较多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D.径流较少

11.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参考答案】9.B10.D11.C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本组试题以杭盖草原的特征为线索,突破传统意义上对 草原认知的思维定式,考查学生能否聚焦具体区域认识草原,做到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草原可根据植被的群落组成、群落形态和环境特征分类,也可根据地理位置分类,这些分类体系都是建立在相似原则基础上。但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对草原的理解并不完全等同于草业科学,他们根据空间组合方式,将靠近山林、产草量较高的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类型划分依据不仅强调草原的质量,而且重视山地与草原组合的价值,同时强调杭盖草原多由缓丘和丘陵间河谷组成,这种草原分类的地理意义更加突出。据此设计试题有利于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渗透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也有利于加强应用性考查,综合调动学生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试题设计强调综合性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解题思路第9题,杭盖草原不仅强调草原的质量,还重视山地与草原组合的价值,摒弃了产草量高的广袤平原即为优质草原的认识。根据杭盖草原所处的区域背景(蒙古高原温带草场),可知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因而其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挡风保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冬季的水源一般多来自河谷,故A项与实际不符;游牧民族食物多为畜牧所得的肉、奶等,围猎场所的空间范围对游牧民族越冬影响不大,故C、D项与题意不符。事实上,山地对游牧民族的价值远不止于越冬。山地是重要的位置参照物,对在游牧过程中确定迁徙路线有重要作用;山地能抬升气流,产生降水,成为河谷的源头,补给周边区域;山地及周边的草原,牧草生长得更好,有的山地还生长森林,成为薪柴和用材的来源;等等。

第10题,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地处缓丘上的杭盖草原坡面径流较少,下渗的水分较多,故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也更好。杭盖草原的主体为缓坡丘陵区,而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地,因其牧草生长稀疏,植株矮小,不能称为杭盖草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在相对小的范围内,丘陵坡度可能差异很大,但降水、热量、蒸发差别很小,故A、B、C项与实际不符。

第11题,杭盖草原的河谷发育着河流或季节性河流。河谷的河流和地下水受附近山地的补给,水量较丰富,地下水位高,且水体盐度低,是牧民和牲畜的主要水源。受地下水的影响,河谷多发育草甸土壤和植被。啮齿类动物的食物主要为牧草,而河谷牧草丰富,故A项与实际不符。啮齿类动物普遍穴居,为躲避天敌而广挖洞穴。由于洞 穴与积雪的保护,冬季冷空气对啮齿类动物的直接影响不大,故B项与题意不符。啮齿类动物有蛇、枭、鹰、鼬等多种天敌,天敌多且个体 活动范围较大,很少受到局地地貌影响,故D项错误。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河谷啮齿类动物数量少,主要是其自身选择的结果。啮齿类 动物一般选择在坡地挖洞,就近取食以避天敌。由于河谷地下水位高,可供挖洞的空间小,加之汛期河水泛滥可能注入洞穴内,导致河谷的 栖息环境相对较差,因此河谷的啮齿类动物少,鼠害很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试题亮点本题贯彻地理课程改革理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试题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与学科思维,分析山地、丘陵与河谷等地形要素对优质草原形成的影响,通过山林与草原的位置关系、缓丘与河谷的环境差异、鼠害与草质的要素联系等展现区域认知的不同维度,突出地理要素综合、区域差异比较和地理联系构建等。第二,试题以知识为依托、以情境为载体,铺展了杭盖草原优质草场形成的全息图景,凸显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与自然之道。第三,尽管该题涉及区域地理背景知识基础(气候、地形、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等),但弱化了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和题目信息依然可以进行有效推理,进而解决陌生情境中的新问题。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

【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 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参考答案】

(1)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地势高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业。地势高差大,河湖众多,有冰雪覆盖等,自然景观丰富——发展

旅游业。

(2)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可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降低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技术先进,可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价值(附加值),获取更多利润。

(3)政策(制度),人力资源。

(4)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规则)。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大多发展较好,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的区域则经济落后。然而,瑞士却被视为在自然环境恶劣(山地国家)和自然资源贫乏(矿产资源缺乏)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典型国家之一。本题以瑞士为案例,紧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组织材料并设计问题,基于区域差异背景,突出因地制宜和人的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依据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产业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测评学生能否从区域视角出发认识地理事物同时正确解释评析区域的开发利用决策,在这一过程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地理信息、概括和综合分析区域特征、辩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各方面的能力,指向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考查。同时,试题设计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注重必备知识考查且体现初高中学段的地理能力和素养进阶,融通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业质量。

解题思路第(1)小题,首先,根据题干“非农产业”的限定,排除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部门。其次,根据材料“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和“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的提示,不难确定“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产业即为旅游业和水电业。再次,归纳图文提供的相关信息,分别说明支撑水电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的优势。水电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受流量、流速的影响,可依据图文材料中的降水、河湖、地形等信息进行推理。其中,“降水丰富”和“河湖众多”用以说明水量大、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点较多;“地势高差大”用以说明流速快、水能蕴藏量大。旅游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旅游景观丰富,同样可归纳图文提供的降水、河湖、地形等信息而得出。其中,“地势高差大”用以说明地貌景观丰富;“河湖众多”用以说明水文景观丰富;“有冰雪覆盖”可说明水文景观和气象景观丰富,需根据山峰海拔推理得出。

第(2)小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问题。“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是瑞士因地制宜走工业化之路的结果,瑞士因此也成为在矿产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典 型。解答本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瑞士没有发展高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根据材料“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可知“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瑞士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的自然条件。但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贫乏而大力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的国家也较多,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日本。因此,仅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为什么瑞士没有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还要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即交通运输条件。在工业革命时期,大宗商品主要依赖水路运输。瑞士是个内陆山地国家,没有大河运输条 件,陆路运输也受地形影响较大,因而不仅大量进口原料受国际市场影响,对外依赖程度高,而且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高,从而导致产品的成本和价格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其二,瑞士发展低原料消耗工业部门的条件。根据材料“(瑞士)技术先进”,可知瑞士注重科技投入,凭借先进的技术条件,走精密、小规模、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之路,而这条路因难以效仿,反而成为竞争优势。可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是瑞士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体现之一。

第(3)小题考查的是核心问题,着眼于瑞士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另一重要体现——金融业的发展。瑞士虽然经济发达,但是国小人少,经济总量较小,且在交通联系方面也没有优势,不具备金融业发展的一般条件。然而,瑞士的金融业却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试题强调“指出”和“因素”,作答时只需答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即可,不需展开具体说明。根据材料“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结合产业区位因素,概括提炼即可。前半句对应区位因素为“政策(制度)”,后半句强调的区位因素为“人力资源”。

第(4)小题是在前面三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从特殊或典型案例(瑞士)到一般(区域发展),从而为一般区域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显然,同一事例给不同的人带来的“启示”是不同的,因此,本小题设计的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同时,设问要求“简述”,即不要求展开具体论述。但是,联系案例材料和本题主题、各小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明确:第一,区域发展应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如瑞士发展水电业、旅游业;避短避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劣势,如瑞士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第二,明确人的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作用,瑞士选择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以及瑞士金融业的发展,都说明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试题亮点本题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一,试题阐释特定区域(瑞士)的产业发展过程和模式,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视 角,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响应,人类应创建符合区域特色的科学高效的生态系统和生产模式,凸显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思想,渗透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第二,试题通过瑞士因地制宜地实现区域特色发展,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活案例,深化学生对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体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创新发展理念。第三,试题在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方面进一步挖掘,从“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却经济发达”这一“认知冲突”出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整合信息、主动学习、自主思考,从不同角度发现与思考问题,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减少机械刷题和题海战术。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7题

【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气候异常干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湿度偏低,植被覆盖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地表更易起沙尘。

(2)丙地。受低压槽控制,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沙尘能力强。

(3)由偏北风转为偏西(南)风;气温降低。

(4)观点一:不干预。理由: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

观点二:应适度干预。理由: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对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展开研究,进而探寻预防和整治方法,是自然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通常是由雷暴或与锋面气旋相关的强气压梯度导致的强风所引起,广泛影响非洲、亚洲、北美和澳洲的151个国家和地区。本题对接课标、联系教学,围绕沙尘暴组织材料、设问考查,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生活性、教育性。本题以2002年10月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为例,要求学生运用天气图辨识南半球气压场,考查天气系统、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和沙尘暴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指向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考查。

解题思路第(1)小题,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基于“当年4~10月”的时间尺度,考查气候环境及其变化对水文、土壤、生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作答时,首先可根据“土壤湿度较高、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表,不易扬沙”“沙尘暴多发源于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等基本地理事实,判断此处所谓“气候异常”应指气候的异常干旱,反映在气象要素指标上就是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少。其次,应明确“气候异常” 与“沙尘量创纪录”之间的联系,即这种气候异常为沙尘暴贡献了“超额”的沙尘。具体而言,“超额”的沙尘并非源于原本就是沙漠的地带,而是源自原本覆盖有一定植被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正是因为这场干旱引起的蒸散量增加,河流干涸、土壤水分丧失,进而导致植被死亡、地表裸露面积扩大,使得更大范围的地表具备了起沙的条件。事实上,在2002~2003年期间发生、2002年6月发展至最强的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所致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下,2002年4~10月间,澳大利亚68%的地区的降水量相比历史同期平均偏低一成以上,主要覆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由于降水少,澳大利亚日最高温度的平均值在此期间相比往年偏高1.6℃以上。这一系列变化导致蒸散率异常偏高,进而造成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土壤水分严重丧失、河流干涸,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面积增大。

第(2)小题,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基于“10月23日4时”的时间尺度,考查运用天气图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在某一瞬时的自然现象。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通常是由锋面气旋的强气压梯度导致的强风所引起。这些强风会将大量沙尘卷入大气,并可能将其输送到数百乃至数千千米之外。作答时,首先应明确判断依据。结合上题,气候条件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天气系统为将这些沙尘扬起至空中提供了关键动力。要将地表沙尘扬起至空中并能远距离输送形成沙尘暴,必须具备上升运动和高风速两个条件。依据这两个条件,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进行判断。由图可知,只有丙地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第一,丙地的等压线相对而言最为密集,表示该处风速最大,起沙、挟沙能力强;第二,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冷锋锋后,对流运动能将沙尘输送至高空。本题中对于冷锋的判定方法为:图中低压槽对应的低压中心位置位于40°S以南,可判断其为温带气旋天气系统,南半球的低压气旋呈顺时针旋转;在中纬度的盛行西风带中,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也随之自西向东移动;自气旋中心向北引出的低压槽线两侧的气流幅合运动,形成锋面。槽线东侧的锋前区域为弱的偏北风,属暖性气团;槽线西侧的锋后区域为较强的西南风,属冷性气团,故该锋面为冷锋。事实上,2002年10月22日,受到自位于55°S附近的中纬度气旋中心向北延伸的冷锋天气系统影响,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自西南向东北扩散、侵袭了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沙尘带长达2400千米,宽400千米,高处达1.5~2.5千米,沙尘质量据估算可能超过400万吨。

第(3)小题,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基于“10月22~23日”的时间尺度,考查运用天气图推演天气现象的变化过程。根据材料“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可知在这两天内经历沙尘暴的地区从冷锋锋前到了冷锋锋后。作答时,只需根据锋面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天气现象作答:在南半球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风或西南风。因此,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在这两日内由偏北风转为偏西风或西南风,气温降低。此外,也可直接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分析图中时刻丙地周边的风场特征。槽线对应的低压系统为中纬度气旋,大致遵从自西向东的移动规律,并且较强的天气系统在前后两天时间范围内基本上只是位置、强度有所变化,大的气压场形势不会发生颠覆性改变。那么,10月22~23日丙地天气特征应类似于图中时刻丁地→丙地→乙地的天气特征,如此也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4)小题,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基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考查辩证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题属开放性问题,作答时既可以选择“不干预”,又可以选择“应适度干预”,只需所述理由与所持观点相对应即可。若选择“不干预”的观点,则应侧重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过程对于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形成演化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某些新风险和新问题的不可预见性等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等。若选择“应适度干预”的观点,则应侧重从沙尘暴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威胁(包括对人类健康、环境以及国家的一些关键经济部门具有破坏性影响)、人类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类合理改善地理环境的经验措施等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等。

试题亮点试题在情境与设问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使考生在看到试题时既有一定新鲜感又不感到全然陌生,指引学生走进情境并深入钻研情境,充分调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展开推理、解答问题。第一,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清楚“干旱地区的冷锋可带来沙尘天气”的普遍性结论,但是本题中只提示了低压槽而未明确告知冷锋,透过名称考查概念的深层内涵,通过情境表象透析深层次学科本质,指引学生进行地理思考,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掌握地理结论的同时更加关注背后的地理原理。同时,试题将考查重点放在能力素养培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可迁移的知识上,减少对静态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注重调用基础知识、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试题情境从“2002年4~10月”到“10月22~23日”再到“10月23日4时”逐步聚焦,设问亦与之相呼应,时间尺度由宏入微,将地理学的尺度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深化对尺度的认识,理解不同尺度对同一地区地理现象的综合、复杂且具有差异的影响。第三,试题注重创新,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行提出明确合理的观点,并开展有理有据的论证,给试题提供延展空间和变通余地,打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固化的学习与复习备考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3题

【试题】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表1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表1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参考答案】1.A2.D3.B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在人口迁移与集聚的具体表现上,出现了一定差异。尤其是具有最大人口规模,通常作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核心城市的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如本题提到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人口在向城市集聚的同时,又在城市内部出现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新城集聚的特点,也即出现城市总人口增加,但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该地区高昂的房价、较高的生活成本、拥堵的交通等导致人口自发向外围郊区疏散,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政策的有序引导,最典型的如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本组试题以目前我国此类城市人口变化特点为情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表1所给数据的分析与归纳,结合所学知识,深化对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背景下大城市通过制定合理政策,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考查内容涉及人口特点、城市特点和城市规划等。试题深化应用性考查,要求学生从地理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问题,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本题也致力于促进教学通过真实情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减少对所学知识僵化、套路化、脱离现实的理解与记忆,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能力的迁移性,进而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与解决现实情境中的新问题。总体上,本题聚焦人文地理过程,引导学生探究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标志性特征以及该过程发生的动因与条件,还考查了城市规划的措施与政策,旨在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决策能力。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表1所给数据,可以看出四城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的人口变化之和都是正值,因此四城市2010~2020年总人口都在增加,排除B、D选项。上海、北京的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因此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必然下降。广州、深圳虽然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增加,但其增幅与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增幅的比值小于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因此可推知两城市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同样呈下降趋势,排除C项。由此可得出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第2题,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是中国人口等级规模最大、经济最为发达的四座一线城市,根据第1题所分析出的结论也可推断,人口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新城集聚是当前我国这类大城市(包括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共性特点,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城镇则尚未出现明显的此类特点,因此D项最符合题意。而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河流、城市规划、发展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城市人口规模并无必然相关性,因此A项错误。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其他城市,其区位条件、发展方向等都存在差异,各城市的主导产业与功能定位也不一致,故B、C选项错误。

第3题,根据前两题的分析可知,四城市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比重上升是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和部分特大城市发展的共性特征,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规划理应对此给予正面回应,即科学有序地引导人口向具有一定优势条件的郊区新城疏解和集聚,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因此B项最为合理。而中心城区人口数量的减少或人口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中心城区的衰落,当前阶段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对于解决“大城市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无益处,因此A项不合理。中心城区应通过有序引导非核心功能向外疏解来缓解中心城区压力,而非疏解城市中最重要且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功能,因此C项不合理。引导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不利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保障区域社会经济运行效率,既不合理,也难以真正实现,因此D项错误。

注: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讲地又讲理”整理自网络,仅作学习研讨之用,转载请注明。

试题亮点本组试题在情境选取上,直面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并将热点转化为考点。情境体现了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引导过度集中的资源要素逐步有序转移,合理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并与周边中小城市、郊区新城等联动发展等政策的基本思路,材料鲜活、内容翔实,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试题根据大城市的城市发展与人口政策、人口普查数据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人文地理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切的载体。本组试题考查内容关联密切、能力要求逐步进阶。在内容呈现上,分别从四座城市人口变化的特征、城市共性特征、未来发展措施三方面展开;在能力要求上,分别从概括直观数据、归纳现实特征、探究未来措施三方面深入,涉及数据分析、定性归纳和趋势判断等。从人口特征到城市发展,从客观现象辨识到主观措施探索,测评梯度依次进阶,三道题目构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深挖学生思维、深化素养培养的作用,助力“碎片化”的浅层考查走向综合化的深度考查。本组试题促进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时,更加关注现实社会中的现象与问题,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去深入分析、解释甚至尝试提出现实解决方案,避免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来解题的不良倾向,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真正从解题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转变。同时,引导学生用地理的视角与方法来看待地理现象,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情境,让学习切实回归生活。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9~11题

【试题】

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图3示意当日该市不

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

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1时B.7时C .13时D.19时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11.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参考答案】9.C10.D11.B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风是大气运动的表现,是高低纬度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进行水分、热量传输与交换的载体,对于全球水循环和温度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一地的空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紧密相连。因此,对风的理解认识和预测是气象与气候学研究中的

一项基本内容。试题依托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厦门的真实海陆风案例素材,考查海陆风与大气环流原理。2016年10月3日当地海陆风环流明显,气象部门在临海的观测站使用风廓线雷达对12个高度层的风进行了高密度观测,发现当日海陆风的发展高度在750米左右,在此高度以上,海陆热力效应极弱,无法观察到明显海陆风向变化。在此高度以下,1~9时陆风以东北风为主,近地面层因受地形与摩擦影响,北风分量较小;10~14时,从东北风慢慢顺时针转成东南风,即海风,并且由于不同高度大气受热升温速率不同,此风向的转变最先从近地面层开 始,然后逐渐发展到上层,海陆风环流完成由陆风向海风的转换大约用时2.5小时。在上述事实基础上,试题选取了150米、500米、1000米的共3个高度层、部分时次的风的信息,通过适度简化同时又符合中学生所学大气基本原理的材料展开设问,选材设问体现了真实性、生活性、基础性和教育性,满足考试需求的同时也引导了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

解题思路第9题,考生首先应基于风向(指风的来向)的基本概念将题干信息转换为“近地层风向先为南风,随高度增加逐渐转为东北风”,然后通过阅读图3,在图中找到与此描述相符的时刻。鉴于“个”是气象部门及天气预报中普遍使用的表示风向风速的符号,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于“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具有明确要求,考生应在图中识别出,150米高度上仅在13时为南风,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项。

第10题,根据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可知,当陆地温度明显高于海表温度时,陆上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上层形成高压,进而向外流出;海上空气收缩下沉,在上层形成低压,空气流入。这引起地面气压变化,陆地气压降低、海面气压升高,形成由海洋指向陆地的气压梯度,推动近地层空气由海向陆运动,形成海风。反之,当海表温度明显高于陆地温度时,形成陆风。由于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大气受热滞后于地表温度变化,加上微弱背景风的影响,该地海风与陆风实际发生转换的时间在11时和24时前后,因此不能简单地用“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进行海陆风的判定。但是在晴日海陆间热力差异最大的凌晨和午 后,应有最显著的陆风和海风,而且越接近地面的高度层受局地热力影响越显著、海陆风越明显。由此据图中150米高度风可知,5~7时的偏北风为陆风,15时前后的东南风为海风,考虑地转偏向力会使北半球风向相比气压梯度的方向略微向右偏转,可以判断陆地大致在海洋的西北方向,故此题选D项。

第11题,设问“该市所处的气压场”显然不是指向由于海陆风效应引起的城市内部、海陆之间的小尺度气压分布,而是该城市在较大范围背景场中的位置。考生应认识到大气运动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真实的大气运动,会受到不同尺度、不同因素的叠加影响,大尺度的气压场自然也会在相对大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具有一致性的风场。随着高度增加 海陆热力效应逐渐减弱,大尺度环境背景越发清晰。图3材料中,在150 米和500米高度上,一方面均可观察到明显的海陆风向转换;另一方面在海陆风转换时间点前后、海陆热力差异不明显的时段多存在东—东北风向,而在1000米层则一直为比较稳定的北—东北风向。以上风向特征表明,这其中普遍存在的东北风应是受大范围气压场作用而形成的。据此可知,该气压场应呈现北高南低的气压分布特征。当日,时空尺度相对较小、气压差微弱的海陆风环流没有被大范围气流掩盖,且图3中全天各层风速多为1~2级,最大不超过4级,这些均表明当日该市未受到明显的天气系统影响,其所处的大范围气压场微弱、气压梯度较小。故本题选B项。

试题亮点本组试题突出体现基础性考查要求,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能力的考查,包括风及与之相关的风向、风力、气压场、梯度等基本概念,导致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以及根据风的符号判断风力风向的基本能力。通过将这些中学阶段最为基础的概念、原理高度整合于一组试题之中,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与环境交流时能够更准确地运用相关的概念、原理、规律,提高学科素养。本组试题强调基于特定区域和特定时空尺度来分析相关现象的地理学科思维。材料中所强调的区域位置(海滨城市、背靠丘陵),图3中所涉及的一日内不同时间等,反映了特定时空特征下区域的特点。此外,三道题目涉及三个层次的尺度:第9题释放气球的某具体时间是微观尺度、第10题受海陆风影响的城市是中观尺度、第11题该市所处的气压场则是宏观尺度,各尺度既存在各自独立的特征,又相互影响作用,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要素对地理事象综合、复杂而有差异的影响,实现尺度关联和要素关联。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7题

【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7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

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参考答案】

(1)海平面上升,陆面上升;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若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甲站纬度高,位于北美冰盖消融区,冰盖消融后岩层形变缓慢恢复,陆面持续上升;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美洲板块一侧,板块挤压,陆面抬升。

(3)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开采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引起陆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水利设施拦截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河口泥沙沉积,(在海水运动侵蚀下)三角洲平原萎缩。这些影响方式共同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4)海岸线变化方向不同,甲站区域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乙站区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甲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大,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站区域为三角洲海岸(沉积海岸),坡度小,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本组试题利用科学研究最新提出的大陆冰盖消融区内冰盖消融导致陆面上升的假说,通过展示北美洲两个观测站海平面年际变化的观测值,对不同站点海岸线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进行描述、概括和比较,引导学生突破“气候变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思维定式,促进中学教学加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以及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同时,引入尺度的学科大概念和区域比较的学科思维方法,在检测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人地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四大素养的综合性考查。

解题思路第(1)小题是根据科学家观测到的冰盖消融区陆面上升现象,来辩证分析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方向变化,以及二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方向变化。根据基础知识可知,大陆冰盖消融可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而根据材料所给的“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的信息可知,冰盖消融可导致消融区陆面上升。此时,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上升幅度,则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即发生海退;若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平面上升幅度,则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即发生海侵。

第(2)小题要求学生从地理位置角度进一步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根据图7可以看出甲站海平面整体呈下降的趋势,而基于前一小题的分析可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能够导致这种海平面下降的陆面在垂直方向上必然是上升的。而甲站所在的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纬度较高,存在面积广大的冰盖消融区,冰盖消融导致岩层形变恢复,陆面抬升。同时,根据板块运动的基础知识可知,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美洲板块一侧,板块挤压,同样会导致美洲板块一侧的陆面抬升。因此本题主要从纬度位置导致的冰盖消融和板块位置导致的地壳运动两方面分析甲站陆面垂直上升的原因。

第(3)小题要求根据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特点分析主要的人为影响方式。据图7可知,乙站所在区域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由此可以判断此区域海岸线向陆地一侧推进。首先,可以根据基础知识答出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气温上升,进而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这一影响海岸线变动的最主要方式;其次,陆面的沉降还可能是由于人类开采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这同样也会导致海平面相对上升,对海岸线变化产生影响;再次,水利设施等工程措施,以及在流域内开展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都会减少河口泥沙沉积,在海浪、洋流等海水运动影响下,三角洲平原被侵蚀而萎缩。这些都是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也是该区域实际发生的现象。

第(4)小题进一步分析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甲、乙两站所在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区域差异。根据图7和前述分析,可以推断出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的不同:甲站区域海平面下降,陆面相对上升,因此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乙站区域呈相反趋势,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同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较大,因此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站区域为三角洲海岸(沉积海岸),坡度较小,因此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注: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讲地又讲理”整理自网络,仅作学习研讨之用,转载请注明。

试题亮点本组试题突出强调了对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科学研究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利用科学方法准确观测、合理推导,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试题所给出的海平面下降的观测事实与常规认识中的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事实不符,鼓励学生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提出并验证创新性结论,形成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本组试题在综合考查四大素养的同时着重突出区域认知素养测评,即通过对甲站、乙站所在区域的比较,强化区域比较的思想方法,培养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整组试题设计了4个小问,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问,引导中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深入培养。

【试题出处】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3题

【试题】

在旅游景区,观景台被称为“凝视景点的窗口”“站在风景上看风景的平台”。而观景台有时也像广告牌,告诉甚至“规定”旅游者从这里能看到的典型景色。

评价观景台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

【参考答案】

合适的观景台设置,为欣赏风景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场地和上佳的观赏角度、距离等,方便旅游者快速认识和领略风景的特征、直接欣赏风景和拍摄照片,使旅游者容易获得旅游的满足感。观景台在某种程度上“剥夺”和限制了旅游者探求、赏阅风景的视角和活动范围,使旅游者发现、欣赏、观察、体悟等主观过程大为缩减,降低了风景带给旅游者感受与体验的层次。不适或不良的观景台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区景观,降低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本题以旅游景区中的观景台为主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 所给信息,评价观景台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该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和旅游规划等基础知识,综合评价观景台的设置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在旅游活动中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从而落实“五育”中的美育要求。同时,本题所涉及的“旅游地理”模块也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习内容之一,试题既关注学生对所考查内容的熟悉感、亲切感,又注重创新性,并未从传统的了解景观特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等方面考查旅游景观欣赏方法,也未从旅游规划的一般要素与过程等方面考查旅游规划,而是创造性地将其融入观景台这一常见对象中,要求学生通过调动相关知识与自身体验,在考场上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多维度思考、多层次阐释,综合且辩证地评价观景台的设置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从而体现出高考试题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基本思路。

解题思路所谓观景台,既是一个旅游景区中的实体要素,又是一个观念化、概念化的标志,通过它既可以强化某个旅游景点作为观赏对象的作用,同时它本身也是景观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个观赏对象。试题材料中提到观景台被称为“凝视景点的窗口”“站在风景上看风景的平台”,由此可见,合适的观景台设置,与景区环境融为一体,为旅游者欣赏风景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场地和上佳的观赏角度、距离等,方便旅游者短时、快速认识和领略旅游风景的特征,直接欣赏风景和拍摄照片,使旅游者容易获得旅游的满足感。但是另一方面,“观景台有时也像广告牌,告诉甚至‘规定’旅游者从这里能看到的典型景色”,这样的观景台在某种程度上“剥夺”和限制了旅游者探求、赏阅风景的视角和活动范围,使旅游者发现、欣赏、观察、体悟等主观过程大为缩减,降低了风景带给旅游者的心灵感受与内心体验的层次。尤其是一些旅游景区中不适或不良的观景台设置,与旅游景区整体规划和景点设计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区景观的美观,从而降低旅游者的旅游满意

度。根据上述分析,要回答观景台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需要从观

景台对旅游欣赏的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辩证分析。

试题亮点本题创设新情境、探究新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 中的地理问题,命题角度新颖,创新性突出。观景台是旅游景区中最为常见的元素之一,本题利用地理学科视角,把常见的现象转化为学科问题,挖掘其背后普遍的规律和深刻的内涵,借助“观景台”这一线索,引导学生学会用地理的视角观察世界,形成敏锐的地理觉察能力。这既是高考命题的常用思路,又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良好方式,更是促使学生跳出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等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综合自新华出版社、郭楚威工作室等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