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阳多功能厨师机评测:一机在手,烘培不愁!_九阳_厨师_多功能

自从使用九阳空气炸锅尝到了自己做美食的甜头,就一直惦记着入手一台厨师机,继续拓展自己的烹饪技法,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街边很多店铺都开始停业之后,让我更加笃定了这个想法,最终经过一系列的综合对比,我决定入手九阳多功能厨师机。

其实当前市面上的厨师机有很多,但是想到我之前入手的九阳免洗豆浆机、九阳不翻面空气炸锅、九阳大磨王(小磨王)炒锅、九阳榨汁杯,想到它们在实际应用时的表现,我觉得还是九阳推出的东西更靠谱一些。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这次上手九阳多功能厨师机之后,我的“烹饪段位”再次进阶,好了,咱们话不多说,直接看体验!

▲简单开箱

初见九阳多功能厨师机的就被它的颜值所征服,虽说它的形态与传统厨师机无明显差异,但玉簪绿配色的应用,属实让人眼前一亮,也许我用词不够准确,但是那种简约大方、冰清玉洁的中国传统美,真的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当代科技产品都在追求时尚之美,那这款九阳多功能厨师机应该走的就是典雅路线。

展开全文

九阳多功能厨师机设有两个操控装置,第一个就是这个“發”字旋钮,我们可以通过转动旋钮开启设备,1-3档可用作和面,效率高,能够快速出膜,但作为面食烹饪新人,我对这个“出膜”还不是很懂,所以这个在后面并没有做实际体验展示;3-4档可用作搅拌、上筋、混合等,这个基本用来和馅,非常好用;5-6档用作打发,例如打发全蛋、蛋清、奶油等等,在后面实际应用时,我有做体验。

关于档位,九阳多功能厨师机的机身还设有标注,我们可以参考使用。

另一处操控装置就是这个“抬头旋钮”,从名字就能感觉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主机角度的,我们在更换和面钩等组件时,需要将主机抬起,另外,将主机复位时,也需要扳动这个装置。

对了,在使用九阳多功能厨师机之前,我们还需要自行将防溅投料盖安装到主机上,操作挺简单的,在这里我就不做特殊展示了。

九阳多功能厨师机在出厂时还附带了和面钩、搅拌桨、打蛋笼,其中打蛋笼采用了12线设计,打发效率更高;而搅拌桨也采用了扇形人字设计。有一个小细节在这里我要赘述一下,和面钩、搅拌桨的搅拌容量范围为200g-800g,打蛋笼则支持打发3-12个蛋清或100g-800g奶油,这个容量限制需要注意。

搅拌锅采用了304不锈钢材质,5L大容量能够满足我们日常使用需求,为了能够让购买者能明确的知道这个搅拌锅(和面桶)的效用,官方还给出了量化数据,即一次可揉1200g面团、打发淡奶油100-800g,50g馒头约24个,10g饺子皮约120个,2两面条约12碗。值得一提的是,官方还在产品说明书中提供了中式面点配方参考以及食谱,这个对于我这种面点小白来说,真的是太有用。

对了,九阳多功能厨师机机身底部的这个搅拌锅固定设计我也简单做个展示,我们在放置搅拌锅时,对准卡扣位置旋转搅拌锅即可将其固定,上手超容易。

▲实际体验

对九阳多功能厨师机有了简单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实际表现!在实际体验时,我最先尝试的就是和面,因为之前封控,再加上现在外面疫情这种状况,我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自己在家包个馄饨、饺子啥的,看到这个和面的成果,我个人还是蛮开心的。

我没有特地记和面花了多少时间,不过感觉这个1000W大功率电机还是挺效率的,我调了下肉馅的功夫,感觉面就和的差不多了。

第一次包饺子和馄饨,借助了水杯弄饺子皮,借助了智能手表包装盒做馄饨皮,虽然包的不怎么样,但该说不说的,自己做的东西,即便不好看,但吃起来也挺香。

对了,肉馅也是通过九阳多功能厨师机进行搅拌的,开启3档模式,肉馅上筋很快,馄饨煮出来之后,那个肉馅抱的很紧,口感真心的不错。

之后我还打发了3个蛋清,打算用烤箱再自制一把原味戚风蛋糕,从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蛋清打发的还是很细腻的,特地用筷子立了一下,还真不错!回想早些年做“雪绵豆沙”,那时候要用两只筷子打发蛋清,那叫一个累,对比之后不禁感叹,好一个“科技改变生活”。

关于成品,我觉得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这“小面包”了,不过由于笔者自身技术还不够硬,以至于这个面没发好,导致这个成品并没有像网上那些大神做的那样好看,但是我觉得有了九阳多功能厨师机之后,咱这烘焙技术还是有所增长的,不管咋说这面包也是做出来了,对不对?

▲体验总结

总体来说,九阳多功能厨师机还是挺不错的,无论是和面、搅拌还是打发,一机都能轻松搞定,对于新手小白而言,它还是挺友好的。目前,笔者已经解锁了常规和面技能,后续将继续深究烘培方向,如果你们对九阳多功能厨师机还有啥不了解的,可以私信笔者,我会边实践边和大家分享。最后,再给九阳说个小建议,能不能给九阳多功能厨师机搭配一些组件,例如面条机?因为我个人还是挺喜欢吃面条的,如果能组合搭配使用,那就真的太赞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