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龙华汽车站的年轻人,等待深圳再给他们一次机会_汽车站_工价_深圳

1块钱一包的瓜子、2块钱一片的菠萝、5-8元的盒饭,15-25元的床位,50块钱足够过一天。

“刚开始想等高工价,结果越等越低,现在根本不想找了”。一位睡在汽车站的老哥这样说。

他们一年四季往返于各个工厂,有时会像候鸟一样,在不同的城市迁徙。

最近,有不少人发现,在龙华汽车站,消失的“三和大神”又回来了。

2023年春节后至今,龙华汽车站门前的广场上每天都聚集着四五十个年轻人,白天他们在各处招工声音中迷茫地逡巡,晚上他们三五成群在路边躺下,吃五块钱的盒饭,在汽车站打地铺、刷手机、抽散烟……

这些人被称为,“新三和大神”。

与“老三和大神”不同的是,“新三和大神”不再排斥进厂,希望准时发薪,渴望“正式工”的身份,但最终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中,在城市里流浪,等待命运的安排。

展开全文

深圳只有富士康

早晨7点,龙华汽车站广场一片寂静。伴着汽车站1楼卷闸门被拉下的声音,在广场长椅上睡了一夜的人睁开眼睛,起身刷起手机。他们中的一些人,刚刚从卷闸门口的空地离开,因为那是即将上班的招聘中介的位置。

“找工作吗,帅哥”,“靓仔,来来来,看一下”,每当有提着行李的年轻人路过,招聘中介的人力们都会主动迎上去介绍工作。

龙华汽车站附近某招聘中介

龙华汽车站周围聚集了10多家劳务中介,正对广场的就有7个。每家人力公司门口,都贴着相同格式的招聘广告。在标明每月工资范围的同时,通常会用更大的字体提示每小时多少钱,这里的每小时并不意味着完全按照小时计算工资,而是因为不同工厂的工资计算方式实在太多,折合成小时,更容易比较。

负责招聘的大部分都是90后女士,为数不多的男人一般负责管理,有时会用大喇叭介绍还没招满的工厂。

一个背着背包正在看招聘信息的年轻人

通常来讲,只有工资更高的工厂才能引起求职者注意力,人力也会优先介绍。

不过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广东外省的工厂成为人力优先向求职者介绍的对象,如果求职者不愿意去省外,则会退而求其次介绍东莞和惠州的工厂,只有在求职者问起深圳时,才会补上一句:“深圳只有富士康”。

“今年的工厂没单”,无论是招聘小妹,还是准备进厂的求职者,都清楚地知道今年的出口行情,因为这直接反应在招聘工厂数量和招工工价上。

按照以往,年后人员流动大,工厂都会出现一个用人需求高峰。然而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深圳大部分工厂都不再招人,偶尔一些厂短暂出现用人缺口,也会在几天之内迅速补齐。

一位广西老哥说自己打电话问了20多个小厂,“一个都不招,有的正式工都没活玩手机”。

龙华汽车站二楼的横幅

即便是深圳富士康,小时工工价也只有18元/小时,而2022年同期可以达到25元/小时,7块钱的差别意味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要少赚2000块。

25元/小时是很多求职者入职富士康的心理门槛。对于富士康这样的大厂,始终根据用人需求调整工价,像8月这样的需求旺季,经常可以达到30元/小时。

然而3月份的招聘市场上,连续多天都没有出现25元/小时的工价。在这种情况下,工价24元/小时的成都富士康成为很多求职者的优先选择,即便距离深圳有1798公里,招聘名额还是在3月底填满。

去往富士康的大巴车

一位来自湖南的女生赶到汽车站时,最后一辆去往成都富士康的大巴刚刚发车。刚从电动牙刷厂离职的她,立刻决定买票回家,“没必要等,5、6月份学生出来,工价只会更低”。

我看了一眼她买的票:121块,9个小时硬座,从深圳站到株洲。

先进厂再说

“泰州的厂工价最高,24块/小时”。

“x的,我刚从南京跑路回来,又让我去江苏”,广东老哥听见人力介绍后,转头向周围的求职者吐槽。

对于很多广东人来说,去省外工厂是实在不得已的选择,“天气太冷,还要穿棉袄”。

无论是省外还是省内,来汽车站的求职者基本都更愿意做小时工。他们和中介公司签订临时合同,一年四季往返于各个工厂,有时会像候鸟一样,在不同的城市迁徙。来回折腾的目的是为了抢在返费或工价最高的时候进厂。

在广场天桥上等待机会的年轻人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流水线的工作实在过于枯燥。同样的动作,每天要重复十个小时以上,对于很多90后的厂哥厂妹来说,“连续打几个月螺丝就是极限,必须换一种环境调整一下”。尤其是新一代的00后,“工作一天就跑路的有的是”。

不停跑路有一个前提,就是总能找到下一个厂,厂哥厂妹们并不总是那么潇洒了。

“先进厂再说,再不进厂就挂逼了”,在汽车站附近住了一个月的老李最终选择进入富士康做一名正式工。

此前老李曾经3次进入富士康,这是第一次做正式工。对于他这样的“提桶人”来说,成为富士康的正式工是最稳妥、也是最后的选择。

今年3月初,一条“深圳观澜富士康辞退大量小时工,搬设备拆生产线,许多印度人出入考察”的消息在网上疯传,富士康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消息不实,但汽车站的招聘中介表示富士康的确暂停了临时工招聘。

龙华富士康厂区招募中心

在龙华富士康厂区招募中心门口,依然有不少求职者拿着体检表等待入职,不过和往年排成几十米的队伍相比,“少了一大半”。

每一个等待进厂的人都知道,在富士康,加班多才是好事。

富士康底薪低廉,以深圳为例,试用期内2460块,转正后2850块,平时加班费将近25元/小时,周末和法定假日更高,通常每个月加班100个小时,能拿到6000元左右的收入。反之,出于节省人力成本的需要,“一旦厂区订单减少,就会卡加班、卡工时,逼着正式工离职”。因此,加班就意味着一份正常的收入,是稳定、安全感的来源。

但是今年以来,大家莫名其妙都闲了下来。“上个月直接搞了个0加班”,一位在深圳富士康工作5年的员工在网上发视频称,“再这么搞就活不下去了”。

广场上无所事事,等待招工的人们

即便如此,富士康提供的待遇仍然高于市场上绝大多数工厂,“至少不乱扣工资,有健身房,食堂也不错”,这些条件在如今的求职市场上显得尤为可观,甚至丰厚。

然而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厂,入职前都需要体检,有些求职者因为血压高等身体原因,无法通过体检,只好选择东莞或者惠州的工厂,因为“小厂基本都不用体检和面试”。

回老家还是睡大街?

夜晚的龙华汽车站,呈现出和白天完全不一样的气息。

从下午开始,汽车站开始热闹起来,地面落满的瓜子壳和烟头,宣告着人群的密度。

住在周围廉价床位的年轻人,陆续来到汽车站门口的广场,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玩手机或者发呆。

人们围聚在卖手机的小摊贩前

中介的卖力吆喝声,像是流水线机械重复的噪音,鲜有人抬头注视一眼,反倒是偶尔有人卖手机,或者有人算卦,会让他们聚成一圈,在围观中找寻一天的乐子。

识趣的人力也多半刷起手机,她们心理很清楚,虽然还没有下班,一天的工作其实已经结束。

真正的高潮始于晚上6点。中介们拉下闸门,结束一天的工作,伴着微微的夜色,越来越多的人聚在广场。卖盒饭的、摆摊的、小旅馆老板,还有各类“业务员”都开始活络起来。

一位老哥没钱吃饭,在业务青年的询问下决定卖掉手机,两人的对话迅速吸引了一群人围观。

“我给你250,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业务青年试图向卖手机的老哥砍价。

“肯定能,我觉得300卖出去都没问题”。围观的一位老哥说。

“不用300,你要260现在就给你”,业务青年回复道。

“铐起来,铐起来”,另一个围观的老哥模仿巡警的语气开始起哄,周围的人全都大笑起来。

半个小时后,手机最终以250元的价格成交,老哥买了一份6元的盒饭,人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广场的其他地方。

求职者在龙华汽车站2楼招聘候车区

在汽车站周围,形成了一个低廉的生活服务配套,聚在这里的年轻人,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每日吃穿用住的开销,1块钱一包的瓜子、2块钱一片的菠萝、5-8元的盒饭,15-25元的床位,20元的充电宝,200元的手机,还有各类廉价的日用品,50元完全可以满足一天的生活。

除了床位,睡在汽车站门口或者广场也成为一种选择,天气好的时候,有人7点就打开地铺,提前占住一个睡觉的好位置。

“刚开始想等高工价,结果越等越低,现在根本不想找了”,一位老哥年后带着几千块钱从老家来深圳,从酒店住到床位,最后实在没钱了,只好睡在汽车站。

和这座城市的很多求职者不同,从一个厂到另一个厂,从松岗到大浪,老哥们走过深圳最遥远的地区,却始终没有见过另一侧的风景。

“在深圳五年,只去过东门,没见过海”,老哥最终决定回家,等待8月工价更高的时候回到深圳,“不过也不一定,万一工价还不行就不来了”。

下午时分的龙华汽车站广场

汽车站对面,是11km的龙观大道,道路两则栽满梧桐树,深圳气候温暖,常青树的树叶从不跌落枝头。

老哥不愿加我微信,也不愿说话,将烟掐灭,提着行李走上天桥。

无论是睡在哪里,老哥心里很清楚,长久的悬浮在这座城市里,就是为了等待某一时刻短暂地落地。

前几天,深圳突然降温。我问老哥“这么冷,也在外面睡?”

老哥说:“睡,深圳再冷能冷哪去”。

文|深圳客编辑部

图片来自网络

今日话题

你对“新三和大神”有什么看法?

留言区聊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