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真是诗歌的国度,无论是对名山大川的赞美,对古今兴衰的感叹,还是对个人情绪的宣泄,都可以成为一首首传世佳作。至于说唐朝诗人,更是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全唐诗》中收录了两千多名诗人的作品,其实在当时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几乎人人能吟诗。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顶尖文人之下,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
在中唐时期,有一个叫做胡令能的人,生性喜爱诗歌,每日勤学苦练。他的身份并不高,既不是书香门第,更不是高门大户。史载他只不过是“为负局锼钉之业”,这是个什么工作呢?其实就是修碗匠,现在这个职业几乎已经消失了。
小珏倒不是说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以此强调,他出身贫寒,家里也无力资助他读书习字,写起诗歌来自然很艰难,远远没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那样的酣畅淋漓之感。传说他日以继夜地发奋苦读,终于感动了上天,有一位仙人降临,刨开他的腹部,将一卷书藏入其中,从此他才思泉涌。
这个故事当然荒诞不经,不足为凭。胡令能能够青史留名,还是因为他自身的努力和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他留下的作品太少,仅存4首七绝。不过,这四首诗情趣盎然,独树一格,其中《小儿垂钓》还多次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而后世文人对其更是赞颂不已:
展开全文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看起来就充满着童趣,题目已经将故事情节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小儿垂钓的趣事。一个头发蓬松的孩子,正在学着钓鱼,他侧卧在青苔之上,青草映照着他的身影。行人向他问路,他却远远地招手,生怕鱼儿受惊不上钩,所以不回话。
相传这首诗就是胡令能去乡村访友时遇到的真实场景,虽然语言平白,但感情质朴,像一朵清水芙蓉,彰显了无限的纯真。
在第一句中“蓬头”一词并非指儿童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而是指孩子天真可爱。一个“学”字,提纲挈领,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正是因为孩童不懂垂钓,刚刚在学,所以才会处处小心,才会引发后来故事情节。
第二句诗中的“侧坐”,既是对孩童天真无邪的动作描写,也说明乡村之中的恬静生活,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不使人感到压抑,才会随心所欲地侧坐,而不用正襟危坐。
在第三句中,当行人问路的时候,注意到孩童是“招手”而非“摇手”,这说明他并非漠不关心。他招呼路人到自己身边来,小声指路,而不是大声喧哗。这既反映了儿童在成长期的聪慧,也反映了他的纯真热情。
一首美诗,就在于给人以优美的画面和充分的想象力。这首七绝虽然很短,但却将孩童垂钓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构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牧歌图。至于说儿童在后面如何指路,又是如何继续钓鱼,到底钓到鱼没有,那就全凭各位读者的想象了。
这首诗写得恬淡真切,被后世许多文人采纳,作为启蒙读物中的作品。它也是中学教材中的常客,虽然没有瑰丽神奇的语言,没有抑扬顿挫的情感,但它依然能成为千古不朽之作,这就是中华语言的独特魅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