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剧《去有风的地方》虽然已经收官了,但是热度依然不减,很多观众开始二刷、三刷,而有些观众更是直接来到大理,看看许红豆、谢之遥生活和奋斗的地方。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因为这部电视剧,大理的旅游火爆到不要不要的。而作为为数不多描写云南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让我想起了当年那部故事起源于云南,很多人童年回忆的电视剧。它和《去有风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都梦幻联动了,可以把《去有风的地方》当成它的续集。那它是哪部剧呢?
《去有风的地方》第7集,小亮照顾谢之远,讲述他悲惨的人世。他说他父母离婚,他跟着爷爷奶奶过,但爷爷奶奶过世后,没人照顾她了。他的父母离婚后都成立各自家庭了,他成了爸爸不爱,妈妈不问的角色。看到这里一阵心酸,不由得想起了当年那部电视剧片尾曲的歌词:“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展开全文
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都知道那部电视剧了,就是在1995年,由上海电视台拍摄的《孽债》。《孽债》讲述在云南西双版纳下乡的知青,他们遗留在西双版纳的后代们踏上了上海寻找亲人的旅程。但是到了上海,他们才知道,自己完全不属于上海这个地方。他们的父母也无法完全接纳他们,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来照顾。于是片尾曲就深刻地用“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多余的“这样的歌词来讲述孩子们的心声。
当年上海与云南的差距确实太大了,下乡的知青们为了谋求生路,不惜抛妻弃子,也要回到上海。然后他们在上海迷失,纸醉金迷,自甘堕落。从云南来的孩子们还有一份淳朴,所以不愿意留在上海,回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而如今云南的经济已经得到飞速发展,虽然还是和上海有差距,但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也有很多就业机会。像许红豆、大麦、娜娜等人仿佛就是新一代的知青,从大城市而来,然后就扎根在云南地方。不会再像《孽债》中一样,抛妻弃子也要回到上海了。这是时代发展好的一面。
但是不好的地方,时代的发展,一些不正之风也腐蚀曾经淳朴的人们。在大理,像小亮这样的,"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了。这对于一些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非常不好,需要引起重视啊。
小亮的话让《去有风的地方》和《孽债》有了梦幻联动。而两部剧更多的联动就是两部剧都是讲云南和上海的故事。《孽债》是云南西双版纳和上海的故事。而《去有风的地方》很多上海元素,像娜娜是从上海来的;夏夏去上海闯荡一番,折戟而归;许红豆的姐姐在上海工作等等。而这些元素最体现上海和云南相结合的,就是剧中阿桂婶的演员杨昆了。
杨昆是云南昆明人,但她一直在上海演戏。我们小时候经典的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涉外保姆》等等,她都有出色的演出。而这些剧直接实际交代背景城市就是上海。所以没有了解杨昆的身世,很多人以为她是上海人。但实际上杨昆是实打实的云南人,所以在《去有风的地方》,她本色出演云南人,让这部剧更显真实。
刚才也说到,《去有风的地方》中,许红豆、娜娜、大麦等人是新一代的知青,但是却和《孽债》的知青走上不同的道路。他们选择留在云南,为云南的发展做出贡献,如果《去有风的地方》有续集的话,相信许红豆和谢之遥会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云南幸福地生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去有风的地方》可以看成是《孽债》的续集,虽然《孽债》也有续集,姚笛主演的。但还是在讲上海的故事,而且剧情方面完全与前传接不到一块,我不愿意承认它是续集,更愿意承认《去有风的地方》是《孽债》的续集。
而更层次的讲,一个城市的发展除了自力更生之外,还需要其他城市的协助。我们国家从很早之前就有制定沿海发达城市帮扶内地落后城市的发展大计。不知道大理是不是上海的帮扶城市,但是在《去有风的地方》,娜娜这些上海的新一代知青们,为大理的发展注入资金,带来新的思维;许红米这些从上海来的游客为大理的旅游业贡献自己一份力;夏夏的上海之旅虽然失败了,但他在剧中说,自己还会再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那上海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他肯定还涉足。所以如果《去有风的地方》拍第二季的话,我觉得应该以大理和上海两个城市的交流互动为主线开展剧情,演绎一出互帮互助的双城记故事。
《孽债》的上海和云南,阴霾笼罩,让人伤心痛苦。而《去有风的地方》,上海和云南,有风有阳光。两部双城故事的电视剧,一场梦幻的剧情联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