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江湖,最是有情有义,又是无情无义!_江湖_时代_巧巧

贾樟柯的电影永远都是这么朴实无华,现实主义。他善于抓住时代最大的痛点,抓住那群最容易被忽略的人,从他们的故事看到整个时代。他的主角没有光环,只有真实。

江湖是什么?

贾樟柯借用古龙的小说中的句子描述了他对于江湖的理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只不过贾樟柯的江湖,不是武侠小说中演绎的江湖,而是社会,比古龙更加广大。

有人就有江湖,有人就有社会,有社会就有爱恨情仇、有坑蒙拐骗、奸杀掳掠,也有义薄云天。而大时代则是无数个社会年代的集合。贾樟柯的江湖是他所经历的那些社会年代,那个情义大过天,混乱,又有着特殊规矩的年代。

电影用巧巧的“入江湖”和斌哥的“出江湖”反映出时代变迁里人们内心的坚守和精神的困惑。

展开全文

影片中藏着好几条时代的暗线。

2001年,时代变革中的山西大同暗藏汹涌,黑帮大佬“斌哥”(廖凡饰)手握枪支,头顶敬仰,他自信就是这方小土地上最闪耀的江湖人。彼时他信情信义,一如电影里古惑仔的热血与豪迈。

廖凡二哥的死,是一个时代即将终结的序章。第一条线就是国企改制,意味着即将开启了时代的变革。混社会这个词,即将在中国的大中城市成为历史。

第二条线则是外出闯荡归来的“大学生”,标志着中国过去几十年封闭的社会形态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改革开放深入和外来力量进入而被打破。

作为老大女朋友的巧巧(赵涛饰),她本不懂江湖,陪伴着斌哥,成为众人心中的大嫂。她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虽然没有敏感的嗅觉,却知道和愿意因此作出改变。她希望廖凡跟她一起离开大同,去创造新的生活。然而,当时处于江湖老大地位的廖凡还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湖也是。后来者要建立新的秩序,则必须要推翻旧的秩序。于是,为救斌哥,巧巧街头开枪,被判刑五年。

2006年,巧巧出狱以后,开始寻找斌哥以便重新开始,但斌哥的信仰早已轰然倒塌,情义不再,不念江湖。

在这过程中,贾樟柯再次给出了几条线索:一是三峡移民迷茫的目光,如果不能成为浪潮儿或是主动求变,则只能随波逐流,漫无人生目的;二是巧巧找到“大学生”后对方所说,现在是现代企业时代了,和过去不一样了。与其对应的是回到大同的斌哥廖凡问李萱,你们领工资吗?

斌哥并非不念江湖,也不是江湖无情,没有冷暖,而是沉醉于自己的江湖,无法自拔。他想要恢复的江湖,仍然只是他心中的江湖,就像张勋复辟,徒增笑耳。

贾樟柯一直在暗示时代的变化,人的好坏没有改变,江湖的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形态。人如果改变不了时代,终究应该顺应时代。

巧巧说:“我为你坐了五年牢,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说清楚,才能翻篇。《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也只是怀缅。

所以,巧巧的江湖故事才是真正的江湖。她坚守着自己的江湖规则,也是社会规则,不是死板的逆来顺受,圣母白莲花。所以,当她有了突然的浪漫主义差点被徐峥欺骗,又恍恍惚惚地想就这么过一生,正是从过去到现在的分界线。她可以为了生存去婚宴蹭吃却只挑不值钱的面;他抓住偷包女人却先帮她解决掉小混混;碰瓷坑蒙拐骗的土大款一定是出轨之士...

什么是江湖,什么是社会?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2017年,巧巧与已经偏瘫的斌哥再度相见。此时,斌哥已是江湖的传说。

对斌哥不屑一顾的店员,无情嘲讽廖凡的老贾,贾樟柯用他们诉说着无数仍沉湎于过去荣光的老江湖们的落寞与陈腐。

廖凡的江湖讲情义,但他自己却不曾讲情义。

他问巧巧是否还记恨自己?巧巧说:“无情了,自然也就不恨了”。

其实,巧巧却是最有情有义之人。只是这份情,已不再是爱情。

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不只是爱恨情仇,是人情世故,是时代沉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