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大赢家司马懿,在高平陵之战后,为何诛杀曹爽三族_司马懿_夏侯_司马

司马懿是三国最大的赢家。他成功的熬过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和曹魏两代高手,最终赢得了天下。不过,司马懿很谨慎。他虽然控制朝廷,却从未称帝。直到他的孙子司马炎,晋国才取代魏国,建立了西晋。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三国,就会发现三国的历史真的很有趣。刘家的江山,最初是曹家接手的,后来又被司马家拿下了。要知道,卧床装病的十年时间里,司马懿被用来消灭了曹适的野心,最终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曹丕在位的时候,有人提醒他要多注意司马懿。但司马懿一直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的野心。魏明帝死后,曹爽开始独揽大权。

之前曹爽和司马懿是侍郎,现在是太傅,司马懿却在这个时候开始装病。曹爽自然是完全不担心这个野心勃勃的敌人,所以根本就没有设防。

司马懿的一生并不顺利。曹操看中了他的才能,对他赏识重用,但又时时提防,不让他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司马懿死前,曹操告诫曹丕要小心。曹丕死后,曹睿干脆将司马懿搁置一旁。然而,司马懿的寿命太长了,曹睿突然死了。十年之初,也就是公元249年,司马懿在高平陵发动政变,擒获顾命尚书曹爽,经过一番议论斩首,杀死了其家人三人,使许多曹魏无毛直树的大臣。

谁知,司马懿在平陵政变中除掉了曹爽的对手。从此,曹魏朝堂的大权掌握在司马懿手中。

高平岭之战后,曹操将曹爽的亲信和三个部落全部歼灭。但是,曹魏家族和夏侯家族都没有牵连,眼睁睁地看着司马懿空场,却没有帮助曹爽这个唯一能和司马懿一战的人!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帮忙,而是他们没有能力帮忙。不敢与司马懿作对。这里有一些需要解释的原因。首先,司马懿事先的安保措施太好了。高平陵的变故太过突然,曹魏宗室根本来不及反应。

展开全文

司马懿也成为了曹魏的皇帝,成为了曹魏真正的主人。

不过既然曹魏联盟的夏侯家兵多,何不出兵阻拦司马懿,让他掌管曹魏联盟的大权,这样夏侯家自己也会排除在外?

其实,夏侯家族也想出兵救援,只是“逐曹逐夏”一族的子孙中,执掌十万大军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当时的西域大将夏侯玄,也就是当时的西域大将夏侯玄,当时西征,逢年过节任永凉株洲刺史。州军方是西北地区的最高军官。

再来说说夏侯玄当时的情况。公元239年,夏侯惇成为大军统帅,攻克蜀国。但由于兵力所限,加上蜀国军民的反抗,无功而返,失去了民心,军威一落千丈。

司马懿发动平陵之变时,夏侯玄只是西北地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永凉株洲是司马懿多年经营的根据地,军队骨干也是司马懿的亲信。由于政治上的往来,司马懿不得不交出永凉株洲的兵权,但军队仍然听从司马懿的命令。

再加上夏侯玄和司马懿还是亲戚关系,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被掳给了夏侯玄的妹妹夏侯威,司马师和夏侯玄的关系非常好。司马懿发动政变,夏侯玄不好意思破坏这段关系。另一个事实是,他知道自己没有司马懿的本事。当时司马懿在曹魏一统天下,他的门徒遍布朝野。夏侯玄有十万大军又如何?

他最初征服蜀汉失败了。如果再失败,他将死无葬身之地,连他夏侯氏都会被司马懿灭门。风险太大了。

一直装病到魏王去祭祀扫墓的司马懿乘机发动兵变,控制了整个京城,并宣布以魏王之名夺权。先帝。曹爽非常害怕,带着魏帝逃到了许昌。司马懿劝曹爽,你放下兵权,我还能让你做官。曹爽居然当真了,傻傻的交出了兵权。结果,司马懿直接杀了三个部落。那是一段非常悲惨的时光。然而,司马懿万万没有想到,如果当时自己杀了曹爽,他的后代会比他们死得更惨。

曹爽一家三口被杀,亲信无一幸免。

他的几个亲信在保密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希望他们长大后能重振家庭。结果,他们果然不负众望,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左右霸占了司马家的天下。这一家人就是桓氏,他们的祖上与曹爽是好友。但是曹爽没有听取桓范的劝告,被处死了。桓氏也为司马懿所恨,灭了三氏,但仍保留着子孙,最终成为东晋权势,甚至取代晋朝,建立桓楚政权。

司马懿有个儿子叫司马亮。他虽然没有坐上皇位,但在当时也是一流的将军。司马衷在位的时候,杨峻的权势和地位让司马衷有所顾忌,所以他想让叔叔司马亮来控制自己。

杨俊有杀之心,准备攻打司马亮。司马亮闻讯,立即离城逃往许昌。后来,宫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贾母除掉杨峻,司马亮成为太宰。那个时候,贾皇后越看司马亮,越觉得他真是个拦路虎。于是他用借刀杀人的办法,以皇帝的名义罢免了他,用楚王的刀杀了司马亮。当时,司马亮被千军万马,绑在马车上砍死。比曹爽的死还要懦弱丑陋。但话又说回来,他们两人的死都可以归咎于愚蠢。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曹魏的宗室没有出面相助了。像司马懿这样谨慎精明的人,实在是不好对付。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