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在一个寒冬夜里,卷入斗争风波的赵龙九带着全家逃离了故土。
离开韩国清源郡后,赵家人一路北上逃亡,最终在吉林省永吉县一个村庄落了脚。
而当时谁也不知道,此时落魄至极的赵家将在这片异国他乡里涌现出一位麒麟儿。
时隔61年后,赵家老四赵南起重新踏上了韩国的故土,此时的他不但获得上将授勋,并且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
拿出从中国带来的茅台酒,赵南起热烈地对着乡亲们一一敬酒。
可老乡们也不知道的是,如今笑容满面的赵南起曾差点因为出身回不了老家。
韩国人成了革命战士
“行啊,小伙子!刚才上下都在议论你。我们工作队都征不到粮食,你一下就给我们弄了25万斤。你叫赵南起,是吧?”
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总司令周保中向赵南起提问时是1945年。
时年18岁的赵南起靠着在当地的人脉,仅耗费一月便为来此的共产党战士凑够了25万斤粮食。
而立下如此大功的他并未索要金银,不但将功劳归功于共产党战士“纪律严明,对朝鲜族群众非常尊重,全力清除匪患”,还向周保中毛遂自荐,要加入民主联军一同干革命。
听到赵南起的请求,周保中哈哈大笑:“非常欢迎你参加革命队伍!”
可表示肯定后,周保中话峰却又一转:“我们需要你这样的朝鲜族有为的青年。不过,我不想让你现在就到部队扛枪打仗,而想送你去学习、上军校。先学本领,再更好地为党工作!”
展开全文
这个提议吓了赵南起一跳,军政大学入学标准最低是中学毕业,可他只有小学文凭,更何况他小时候在韩国长大,逃过来后虽然会说汉语,可汉字却是万万不会写的。
自己相当于一个文盲了,这样也能上大学吗?
当赵南起讲出自己的顾虑后,周保中爽朗一笑,拍了拍赵南起的肩膀道:“上学!就上我们东北军政大学!”
一个月后,在周保中的举荐下,赵南起破格进入东北军政大学读书,而不懂汉字的赵南起也并未辜负上将的期望,在一年后从1000多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被选入工作队的五人之一,正式加入军队。
而赵南起建功立业的第一个战场便在故土的对面——朝鲜。
1950年,赵南起报名奔赴前线,跟随第一批志愿军队伍踏入了朝鲜的土地。
因在后勤运输方面有着突出的天赋,赵南起被任命为后方勤务司令部计划运输科科长,负责调度后方汽车后勤运输线路。
1951年,因我军在地面作战上展露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美军不得不采取绞杀战术,派出八成以上空军去往我军后方实行全面轰炸封锁,炸毁我军后方要道无数。
在初期,美军企图用空军切断我军前后方联系,让我军前线部队在后勤不济的情况下窒息而亡的作战方式起到了一定作用。
因我军没有制空权,在绞杀战术实施三天里,我军后勤运输车辆便损失了400辆,对当时机械化水平还不高的我军而言,这是个不小的损失。
为了应对美军的后勤封锁,后勤部召开了一次会议。
而正是这次会议让赵南起名响军中。
在会上,赵南起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调研资料,通过对物质囤积数量与位置、汽车运输能力等要素分析后,赵南起得出了美军绞杀战术起效的关键在于——江桥梗阻。
而他给出的应对方式则是“倒短运输”、 “长区段倒运,全军运力集中运用”,通过将物资采取不同运输载具、不同路线、不同时机的方法分段运输,大大提高了在美军饱和轰炸下运输队的运载能力。
赵南起的方法获得了首长肯定,在赵南起的调度下,“打不烂,炸不垮的千里钢铁运输线”迅速建立了起来。
这个消息让在北京的毛主席高兴万分:“在汽车路旁用一万多人站岗,飞机来了打信号,司机听了就躲着走,或者找个地方藏起来……汽车的损失由开始的百分之 四十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这是一个奇迹!”
而即便为国家解决了大麻烦,为了保障运输队的机变能力,赵南起还是多次亲身参与押运物资。
每次出发前,他都会给战勤科的同事留一封遗书,并对他们说:“如果我回来了,这封信还我。如果我没有回来,麻烦诸位把这封信给我寄走,给我父母报个信。”
韩国人在朝鲜立了大功
赵南起的运输思路瓦解了美军的绞杀战术,可不甘失败的美军在1952年对上甘岭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金化攻势。
为了保障前线后勤补给,赵南起临危受命,被要求要在36小时内为前线战士送去两万枚手榴弹。
若是按正常从国内调运的方式,一般情况起码得3天以上才能完成,而如今的时间却被压缩了一半。
可这样的难题还是没有难住赵南起。
他精心策划了运输路线,并采用了汽车接力的方式,直接从安东往前线运输物资,最后仅耗费15小时便成功完成任务。
类似的紧急任务,赵南起在运输中遇到很多次,可他每次总能想到办法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
在我国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下,历时两年零9个月,中抗美援朝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参战国家决定在1953年7月27日正式签订停战协定。
可这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板门店谈判区没有可供数百人参与的签字会建筑。
为了不耽搁签字仪式,中朝代表团当即表示,会在会场中建立一所签字大厅。
而此时距离签字会却只有一天之隔,也就是说,负责人需要在一夜之间盖起大楼。
在这要紧关头,赵南起再度接过了组织交代的重担。
在与建筑部门确定施工方案后,赵南起立即奔赴东北,筹集物资,随后采用采取之前运输运送手榴弹的方法,将汽车接力使用,快速地将物资送往了抵板门店。
一天后,当美方代表再度走入会场时,曾经的空地上已经搭建好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大厅。
赵南起再度为我国立下大功。
赵南起虽是韩国人,可对我国却一直忠心耿耿。
在抗美援朝刚爆发时,赵南起除了担任后勤运输工作,同时也要在前方指挥所担任作战科联络员,偶尔为首长们进行翻译与联络工作。
在一次中朝两军高级干部会面中,一旁负责翻译的赵南起被朝鲜副首相朴宪永看上了。
听到赵南起纯熟的口语,朴宪永十分惊讶,于是问道:“你是朝鲜人吗?”
赵南起没有解释自己跟随祖辈从韩国逃离的复杂身世,只是简答道:“不,我是中国的朝鲜族人。以前在吉林省委工作,现在战争期间才调到了志愿军总部。”
听到赵南起的回答,朴宪永笑了笑:“原来是朝鲜族的同志。”
随后朴宪永转头看向一旁的彭德怀:“我们现在很缺干部,特别是需要既懂军事,又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干部。如果我把这位朝鲜族干部留在朝鲜工作,你不反对吧?”
这明显地要人让彭德怀一愣,他随后回答道:“这要看工作需要了,也要看他本人的意愿。我虽是志愿军司令员,也不能搞官僚主义。”
彭元帅用模棱两可的回答答完,随后便将话题引到了别处,赵南起的本事,他很清楚,让他就这么放人,他并不愿意。
可没想到的是,朴宪永当时没再提到此事,但心里却上了心,几天后再碰到彭元帅,又再度向他要人。
面对友军高层的几次要人,彭元帅也有些为难,此事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摩擦。
为了妥善处理此事,彭元帅决定问问赵南起的想法,若对方想离家乡近些,考虑到他的贡献,元帅也是舍得割爱的。
当赵南起走入军营,彭元帅单刀直入地说道:“你和我说老实话,你到底愿不愿意回朝鲜工作。如果你同意,我马上作安排,这是组织上的决定,与你个人无关。”
面对彭总的询问,赵南起面色一肃,铿锵有力的回道:“彭总,我对这的工作非常满意。如果到朝鲜工作,各方面情况都不熟悉,困难很多。希望您批准我继续留在志愿军,将来打完仗就回国。我不愿意到朝鲜工作。”
“这是你的真心话吗?”彭德怀元帅再次确认。
“当然。”赵南起立马应声回答。
怕彭德怀元帅不信,赵南起随即立起了誓言:“我以共产党员的名义,向你和组织上保证。”
听到爱将的坚定回答,彭德怀元帅很是感动,他拍了拍赵南起的肩膀,欣慰地说道:“好,这件事情我来处理。好干部在哪里工作都能有所作为。你这么年轻就是团级干部,很有前途,好好干!”
一封信引发的“特务”风波
赵南起的爱国之心拳拳可见,在抗美援朝结束后,因在内政后勤上体现出优异能力,赵南起被派去吉林任职,担任军区政委委员。
在任上做出突出成就的赵南起,在1985年被正式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委,成为了总后勤部部长候选人的有力竞选人。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他即将被因功获职授勋的前一年,一封举报信送入了中央。
这封由“吉林省几位离休干部”寄出的举报信在中央引发了震动。
在信里,举报人员将赵南起视作“韩国特务”,称对方的弟弟曾在韩国电台发表公开讲话,试图策反赵南起。
而对于这一重大事件,赵南起却选择了隐瞒,未向中央汇报。
在举报者看来,赵南起的举动太过可疑,不应该在党内出任高级领导职务。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赵南起连忙找到了杨尚昆,向他解释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坦然承认弟弟试图与自己的联系确有其事,但具体过程却并非这般。
在1979年,他接到了一封香港来信,出于政治敏感性,他在接到信后并未直接拆开,而是将州公安局局长与安保负责人一同叫到了屋里。
当着两位的面,赵南起才打开了信封,查看起信件的内容。
来信者自称是《东亚日报》记者,说他在报道赵南起的事迹后,报社便收到了一封来信,对方称赵南起与自己失散多年的哥哥同名,并详细介绍了家族发源地与当年逃亡路线。
赵南起向杨尚昆解释,当时因自己工作繁忙,再加之身份敏感,于是直接将此信交给了州公安局局长存档,档案至今可查,并不存在隐瞒不报的情况。
对于举报信里提到的广播事件,赵南起也解释说,在他去往延吉巡查时确实听到了广播寻人启事,也正是因此确认对方确实是他弟弟,但是考虑到身份问题,他并未联系弟弟。
听完赵南起的解释,杨尚昆十分感动:“你和弟弟的分别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你做的对,当个人情感与组织纪律发生冲突时,应该组织纪律至上,我看你处理的很得体,你不要有什么包袱。”
随后中央派出调查组,还了赵南起一个清白,而误会解开后,赵南起也正式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一职。
一年后,我国解放军正式恢复军衔制,赵南起上将也正式被授予上将衔,在17名授上将衔的高级将领中,赵上将是惟一少数民族出身的上将。
随后几年,赵南起上将致力于国内政务发展,使得我军后勤取得了巨大发展,被尊称为大管家。
为我军做出巨大贡献后,赵南起上将功成身退,在199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当时间来到2000年,为了促进中韩关系,韩国出身的赵南起上将当仁不让,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韩国。
在出发前,为了避嫌,赵南起上将专门向中央打了个报告,询问能否回乡看望乡亲,与乡亲门团聚。
这样的合理请求,自然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就此,自13岁离家算起已经60载的赵南起上将终于再度踏入了家乡的故土。
赵南起上将的到来在韩国引发了巨大轰动,韩国政府以最高礼节欢迎这位杰出同胞,清源郡的乡亲更是扶老携幼,载歌载舞地欢迎这样辞别家乡多年的老乡。
看着激动的乡邻们,赵南起上将将茅台装满酒杯一饮而尽。
5年后,看到《反分裂国家法》通过时,赵南起上将心潮澎湃,他面对记者说道:“抗美援朝战争告诉我们,和平要靠斗争去争取,能战方能言和……不能在侵略和压力面前低头,也决不能允许一切外来势力干涉中国的内政,必须以坚决的行动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2018年6月17日,我军曾经的大管家赵南起上将在北京因病离世,享年91岁。
老将军走了,可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却被历史与人民牢记。
信息来源:
人民网《赵南起:亦将亦兵真情怀》
文史人物《传奇上将赵南起的故事》
党史博览《朝鲜族上将赵南起的多彩人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