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赵南起照片
引言
1987年,总后勤部准备进行调整,洪学智离任。当时,赵南起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委。无论是从能力还是资历上看,赵南起是最有希望担任总后勤部部长的人选。
在赵南起看来,自己对于总后勤部长一职并没有过多考虑,坚决服从组织上的任命和决定。因此,这年春节过后,赵南起便离开北京,来到中国的西南和中南地区进行长达4个多月的考察。
1987年,中央召开十三大。身为军队代表团的一员,赵南起也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召开期间,杨尚昆找到赵南起说:“中央军委决定任命你为总后勤部长。”
期间,杨尚昆还和赵南起强调:朝鲜族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强调朝鲜族也是众多少数民族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党坚持任人唯贤的政策,对于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少数民族同样予以重用。
1988年,邓小平决定恢复军衔制度,中央决定为17位将领授衔,并决定授予赵南起为上将军衔。然而,他的授衔却引起了一番争议,这是什么原因呢?
展开全文
图|1958年10月,作为最后一批离朝回国的志愿军,赵南起(左三)与战友们向毛岸英烈士告别
01 一封匿名举报信
原来,就在赵南起授军衔的前一年,也就是1987年,中央军委收到了一封关于他的匿名举报信,认为他有间谍的嫌疑。
信中表示:赵南起有一位在韩国居住的弟弟名叫赵南元,两人关系密切。赵南起甚至在延边担任州委书记期间,他的亲戚赵南元还曾想通过韩国电台公开策反赵南起。
此外,信中还表示:赵南起为了刻意隐瞒这一事情,也从来没有和组织汇报过此事,他们坚决反对中央让这么一位身份不明的人来担任这项职务。
这封举报信的真实性如何,赵南起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其实,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追溯到1979年12月。12月的某天,赵南起正在像往常一样正常工作,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的信件。
图|1978年,赵南起(左二)主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常委会
由于这封信上没有署名,赵南起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喊来身边的工作人员查看。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从海外寄来的信危险又敏感,更何况赵南起的身份还是国家官员。
党性极高的赵南起深知不能随便处理这封信,稍微不慎便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当然,赵南起光明磊落,并没和任何的境外势力有过接触,深信能接受组织的考验。
思虑良久,赵南起决定给过公安部门打了一通电话,将当地公安局和保卫部的负责人喊到自己办公室。
等到这些人都在场时,赵南起才敢当着大家的面打开这封来自海外的匿名信。信封打开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封信是韩国《东亚日报》驻香港的一名韩国记者写的,信中的内容也并不敏感。最让赵南起感到激动地是:这个记者提到了一个让他非常熟悉的名字:赵南元。
图|1999年,赵南起在新疆调研
赵南元是赵南起失散多年的亲弟弟。也是在不久前,身在韩国的他在新闻报道看到一则新闻,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这则报告中提到了赵南起,名字和自己的失散多年哥哥的名字相同。虽然说同名同姓的人这么多,哥哥也在中国生活,这个人会不会就是自己自己要找的人呢?
带着这个疑问,赵南元便委托记者求证。因此,这名记者在信中表示:如果真的是自己要找的人,他会赶紧向赵南元的通知这件事。
读完这封信后,赵南元的眼眶湿润了,思绪也不由得回忆起弟弟和多年前的经历。分别这么多年,自己何尝不想能与弟弟见面呢?
图|邓小平和赵南起等授衔将领握手
但由于自己身居要职,此事又事关重大,一定要先和组织上汇报才能下定夺。于是,赵启南便和当地州委、省委汇报此事。后来,赵南起由于公务繁忙,只能将这件事暂时搁置下来了。
1980年春天,赵南起亲自来到延吉县英城大队拜年。期间,一位老大娘又告诉赵南起一件事。原来,这位大妈在收听韩国广播时听到了有个叫赵南元的人在找自己的哥哥赵南起。听到这个名字,大妈不禁心想:“这个人不会是自己当地的州委书记吧!”
于是,大妈在遇到赵南起时便告诉了他此事。赵南起马上动身回到延吉,命人将当地相关部门收录的广播调出来。最终,他成功在韩国KBS电台中听到了这条寻人启事。
时隔多年,赵南起再度通过广播听到弟弟的声音,忍不住泪流满面。当时鉴于他尴尬的身份,只能忍住和弟弟通信的念头,在心里边默默思念。
图|赵南起早年的照片
02 赵南起的早年经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兄弟俩两地分离呢?事情还要追溯到赵南起早年时期。
1927年4月20日,赵南起出生在朝鲜忠清北道(今韩国忠清北道)清源郡农民赵龙九家,排行第四。他的爷爷是著名学者、爱国志士赵东植,是朝鲜“三一三反日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赵南起这名字就是他给起的。
赵东植的家族,在当地颇有威望,家中共有8个孩子。朝鲜人视子女教育为人生第一大事,赵东植尽管对国家民族的前途信心渐失,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却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特别是长子赵龙九身上,更是花费了许多心血,寄予莫大希望。
成人后的赵龙九一如其父,对儒家文化如痴如醉,其性格和操行也与赵东植酷似,正直、刚毅。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赵龙九书生气十足,对经营家业兴趣索然,终日埋头于书籍之中,诗文就是他的生命,田间地里的活计则所知甚少。
赵龙九的长女赵南礼回忆弟弟赵南起出生那天的情况时说:
“由于家境困难母亲怀孕之后,一直没有休息,家里家外忙个不停。到了这天,她实在支撑不住了。早晨,母亲起床后,脸色苍白,走路都很困难,家里当时只剩下一点儿粗粮,母亲对我说:'你去挖点野菜,中午煮野菜糊糊吃。按照朝鲜的习俗,女人生孩子要吃大米饭和海带汤,可我们家没有,野菜糊糊吃。按照朝鲜的习俗,女人生孩子这天一定要喝海带汤、吃大米饭。可我们家没有,野菜糊糊已经已经是家里能吃到最好的东西了"。
图|赵南起将军照片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赵南起出生了。尽管他的祖上曾经很富有,但是当时已经逐渐败落。因此他出世后,一直是在穷苦中度过的。
七八岁时,赵南起就开始下地劳动。忠清北道位于‘三八线’以南地区,农家主要种植水稻。初春的天气,依旧寒冷异常。农家要赤脚下水插秧。
成年人下水前,都要喝上几口酒,暖暖身子。赵南起年幼,不能喝酒,只好硬扛着。手脚冻僵了,就跑到田埂上,用力跺跺脚。实在受不住了,就干脆学着大人的样子,闭着眼睛喝上几口酒。
朝鲜族男人大多酒量过人,赵南起也在少年时代插秧的经历中练就了好酒量。到了晚年,虽酒量降低,却依然豪气不减。然而,他喝酒却从不馋酒、不酗酒。
闲谈中,当别人询问他何以有如此酒量时,赵南起常常露出苦涩的笑容,说:“这份酒量,是小时候合着眼喝出来的。
图|赵南起照片
少年时代贫穷的生活和艰辛的劳作,练就了赵南起一副健壮的体魄。由于过早体会到人间的辛酸,他也比同龄人更加早熟。
8岁那年,赵龙九省吃俭用将儿子送到当地学堂读书。由于当时朝鲜身处日本的残酷统治下,要进这个私塾读书每个朝鲜人必须使用汉人姓氏才能上学。对此,赵南起深恶痛绝。在爷爷赵东植的支持下,赵南起便改上了朝鲜人创办的私塾。
能自由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赵南起学习更加勤奋,进步也很快,成绩总是在私塾中名列前茅。可惜,日本为了彻底消灭朝鲜的本族文化,下令强制将朝鲜私塾关闭。于是,赵南起只能辍学回家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赵南起逐步地成长,而他的家庭生活则日趋艰难。赵龙九成家之后,就自立门户,分得几亩土地。他本是书生,谈天说地满腹经纶,管家理财则捉襟见肘。
因此,分家时所得的财产很快就所剩无几,原来的好地也和别人调换为薄地,家中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沦为了自耕农兼租佃户的地位。
图|三一三反日运动
到了1939年冬天,赵龙九一家的生活已经是债务缠身,难以为继。于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夜晚,赵龙九带着全家悄悄地离开故土,踏上了流亡的道路。而赵东植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忧思不已,长期精神忧郁,也随赵龙九一家离开了故乡。
03 赵南起一家迁居中国,兄弟从此失联
一家人先到首尔,在一个亲戚家躲避了一段时间。但是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计。赵东植毕竟阅历较深,在一家人不知该迁往何方的时候,手捻长须,对儿子讲出了两个字“满洲”(即中国东北)。
中国、朝鲜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很早就开始相互迁居。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在东北组织了开拓团、大量迁移日本人和朝鲜人到东北从事农业生产,许多朝鲜人因此而迁居中国。
在当时,对于朝鲜贫民百姓来说,中国东北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也是一块改变生活的再生之地。于是,赵龙九一家继续北上,渡过鸭绿江,于1940年初来到中国。
从此,赵南起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踏上了全新的道路,当他再度回乡,已经是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了。
赵南起一家进入中国后,几经漂泊,最后在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停留了下来。这里位于长白山边缘地带的饮马河畔,依山傍水,土质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水稻。对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朝鲜族人民来说,这里无疑是理想的生息之地。
同时,岔路河位于长春至吉林公路的中间,地跨四县两市,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市场。所以,大批朝鲜族农户迁移到了此地,以岔路河为中心,形成了8个以朝鲜族为主的村落。
赵南起一家所居住的佛堂村也是一个以朝鲜族为主的村庄,村里的朝鲜族群众热情地接纳了这一家故国来客。融融的亲情很快驱散了千里迁移的困苦劳累,也抚平了一家人心灵的创伤,他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图|朝鲜日据时期
赵南起此时已经13岁,正是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的时期。新的生活使他发现了许多以前无法感受的东西。他后来说:
“当我们一家来到岔路河之后,我在那些素不相识的人身上感觉到了一种亲情,这是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我从此明白了在生活中什么叫做雪中送炭。”
已经年逾七旬的赵东植到中国后,一直情绪低落。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仅没有让他心情开朗,反而更加忧郁。他无时不在思念故国,思念家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在到达东北半年之后,老人赵东植把一家人叫到了面前,表示已经70多岁了,满身是病,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希望自己能死在自己故乡。
赵南起的父亲赵龙九非常讲究孝道。他不能违背老人的心愿,但也不愿再回朝鲜。经过商议,最后决定由赵南起的弟弟赵南元陪同赵东植回朝鲜。
此一别竟然成了永诀,赵南起再也没见到过他崇敬的爷爷,与弟弟赵南元更是分别30多年也未能相见。
图|赵南起上将照片
赵东植回到朝鲜后,忧国忧民,生活清贫,不久即重病不起,辞别人世,赵龙九一家留在了佛堂村。
14岁时,赵南起重新走进了学堂。两年之后,16岁的赵南起小学毕业,毕业成绩优良。老师建议他继续考中学。但由于家中贫困,只能作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也彻底崩溃。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朝鲜新生,使得在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民兴高采烈。同时,对于故土的眷念,也使许多朝鲜族人踏上回国的路途。
但是,赵南起和家人一起留在了中国。不是由于他对故土缺乏感情,而是由于他虽出生在朝鲜,却是在中国、在岔路河长大成人,他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爱上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与当地的朝鲜族和汉族同胞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中国,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图|左二为赵南起
04 杨尚昆调查“匿名举报信”
1945年9月,赵南起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投奔共产党!于是,他便步行100多里的山路来到吉林,终于找到民族解放同盟总部,希望能加入共产党。
从此,赵南起便走上革命道路。为了支援刚刚来到东北的自治军,他便自告奋勇发动朝鲜族捐献30万粮食支援部队。在当时来说,30万斤粮食算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在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总司令周保中帮助下,他不仅得以顺利参军,还来到军政大学东满分校朝鲜族队学习。
不久,赵南起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又作为五名优秀毕业生之一参加延边的土改工作队,参与农村的土改工作。随后,赵南起又被地委书记孔原的帮助下来到延边地委成为一名管理员。一年过后,他又升为地委机关总务科长。
1949年7月,赵南起被调到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担任农业工作组研究员。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农业专家。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赵南起的命运再次转变。
图|赵南起将军
1950年6月25日,赵南起来到朝鲜前线并担任作战科联络员,主要负责联络和翻译工作。此时,他只有23岁,但已经是一名正团级干部。
1951年1月25日,中国和朝鲜在玉泉洞召开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赵南起则被分配到会务组负责接待朝鲜的高级干部并负责翻译工作。
一次,彭德怀正和朝鲜高级领导人朴宪永进行会谈,赵南起担任翻译。朴宪永见他朝鲜语说得极为流利,一问才知道他是朝鲜族人。
当时,朝鲜急缺干部,尤其是需要有地方工作经验、又懂军事的干部。朴宪永听说他是朝鲜族人,便请求彭德怀能否把他留在朝鲜工作。
几天后,彭德怀叫来赵南起,详细询问了他在地方的工作经历,最后认真的说道:“你愿不愿意回朝鲜工作,同意的话我马上作出安排,你愿不愿意呢?”
图|彭德怀在朝鲜
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多年,赵南起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中国人,他便回答:“彭老总,我不愿意回朝鲜工作。如果我回到朝鲜工作,不熟悉各方面情况,遇到的困难也很多。希望彭总能允许我继续留在志愿军工作,打完仗回国"。
彭德怀听了赵南起这些话,欣慰地他的拍着肩膀说:“好干部在哪里都会有所作为,你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团级干部了,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好好干!”
后来,赵南起回忆起此事感慨地说:
“彭老总当初把我留在志愿军,才能让我的事业继续发展,不然我今后的人生轨迹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我要深深感谢他。”
朝鲜战争爆发后,赵南起的弟弟留在南韩,朝鲜与韩国成为敌对国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赵南一直没有想过找弟弟。
1958年,抗美援朝结束后,赵南起回国后担任延边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后成为政委。1985年,他已经是吉林省委书记兼副省长、军区政委。这一年,他再次升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副政委。
图|图右为朴宪永
两年过后,赵南起升任总后勤部部长。1988年初,中央恢复军衔制,他即将成为被授予军衔的人选之一,却因为弟弟给他的这封信产生争议,赵南起感到非常委屈。
“匿名举报信”事件发生后,赵南起便亲自和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澄清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听完他的这些话,杨尚昆说道:“你和弟弟的分开是战争和历史造成的。当组织原则和个人感情发生冲突时,都应该以组织纪律为上。这件事你做的对,处置得也很得体,完全符合组织原则。你一定不要在思想上背包袱,要好好工作。”
05 时隔60年回到故乡
即便杨尚昆没有追究此事,但赵南起还是坚决请求组织上能派人彻查此事。杨尚昆同意了他的意见,专门派总政治部的人来到延边、东北长春等地,就赵南起有“韩国间谍”的嫌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
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了。结论认为:赵南起所陈述的关于寻找弟弟的经过完全符合事实。一直以来,赵南起从来没有和组织隐瞒过他在韩国有直系亲属的事实。在收到香港的来信和韩国电台广播寻亲的事情后,处置也完全符合组织原则。
图|杨尚昆将军照片
所以,赵南起根本不是什么“韩国间谍”,更没有什么问题。从1940年,赵南起迁居中国,1947年入党,全身心投入到祖国建设和革命大业中。而这个写举报信的人,完全是道听途说。
当初的这封匿名信差点失去一位上将,好在身生不怕影子斜,赵南起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彻底澄清了问题。组织上正式作出结论后,赵南起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1988年4月19日,在邓小平的提名下,赵南起正式担任中央军委委员。9月14日,赵南起被授予上将军衔。而那些17名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中,赵南起是唯一一名出身少数名族的上将。此时,他已经62岁了。
1995年,赵南起从军队退役。1998年3月,他又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2004年4月,赵南起率领代表团来到韩国访问。当他们得知这位中国高级领导出生的地点正是在韩国,一时间引起极大震动。
图|追悼赵南起
此时,这已经是赵南起60多年以来第一次回到清原郡。听说这位少将回来了,当地的村民扶老携幼,用最为隆重的民歌礼节来欢迎他的到来。
赵南起被当地乡亲们的热情多打动,特地拿出中国带来的茅台酒和当地的乡民共享,并一一敬共祝中韩友谊长存,家乡繁荣昌盛。
2008年6月17日23时12分,赵南起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享年91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