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有可能取得成功吗?_洋务运动_发展_洋务派

发生在晚清的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这场运动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60年代,目标是“自强”, 发展重心是军事工业。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到90年代中期,目标是“求富”,发展重心是民用工业。

1861年1月,以爱新觉罗·奕欣为代表,上奏了《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随后推行了一系列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后来慈禧重用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还派遣了很多学生去国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遗憾的是没能让我国走上富强之路。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如果中日之间没有爆发甲午海战,洋务运动持续下去、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吗? 能让中国强大起来吗?

展开全文

在我国古代社会,治国整体基调重农抑商,使得商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洋务运动后,商人地位空前提高,商业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地解放。但是工商业的发展还是没能持续下去,特别是各官营产业,有朝廷的资金和购买的先进技术,刚开始的发展还不错,但后来弊病愈发明显,例如效率低下、腐败丛生,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而百姓的产业经常被衙役勒索,财产几乎没有保障。这种财富的不安全感使得当时的人更倾向于赚快钱,做轻工业,一旦有了财富就购置田产或地产。再者,当时各列强借助于不平等条约,大肆向我国输入产品,这进一步压抑了我国商业化的进程。

从本质上看,晚清的这场洋务运动,其核心任务是维护封建制度,为了更好地保护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全体国民的福祉去对财富进行重组或再分配,更谈不上颠覆整个腐朽的政权系统。

所以,在那个病入膏肓的时代,如果上层建筑不动,其他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就算没有中日甲午战争,洋务运动也一定会失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