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体化发展助力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建设_都市_发展_济南

□王新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时明确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都市圈建设是推进区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2021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2020年6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东营一体发展,建设现代化的省会经济圈”。“推动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崛起成势”在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也被着重指出。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再次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打造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促进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更进一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

济南都市圈的发展经历了发起、全面启动和实践阶段,交通、生态和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效,现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从当前来看,济南都市圈整体综合竞争力仍需提升,都市圈内产业的关联度仍需增强,区域分工协作需拓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要再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还需进一步构建,都市圈一体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当前,济南市正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在即将开启的新征程中,济南市更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基础上,加快推进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助力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建设。

进一步完善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在跨行政区域范围内统筹资源要素。这就需要从顶层加强设计,建立多层次的协商机制。在省一级层面成立省市一体化工作专班,负责推进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工作。由省领导挂帅,协调都市圈一体化重大事项、制定重大规划,形成常态化的协商机制,打破行政壁垒,解决跨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要坚持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先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在地市一级层面要建立市长联席会制度,加强常态化沟通协调和重大事项专题协商,明确部门分工和分管领导职责,落实任务,确保年度重大合作事项能落地实施。

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要强核心

一个经济发达、辐射引领力强的核心城市能力的全面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外溢效应也将更加日益突出。周边城市将会享受到核心城市带来的发展益处,同时也将会使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最重要的是要起到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而不是仅仅对周边城市的资源要素的吸附集聚。因此要举全省之力强省会、强核心,提高济南的首位度,壮大济南的综合经济实力,增强济南辐射带动能力。

推动都市圈内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

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半径,编制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推进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为突破口,积极推进重点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形成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促进济青都市圈高水平协作联动发展。”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缩短运输、通勤时长,大大降低交通成本,是都市圈内各城市沟通往来的重要条件,将对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建设现代化的以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为代表的多层次的交通方式,可以大大地拉近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时空的距离,拓展其对周边的影响范围,加速资源的快速流动。济南区位优势明显,但目前的交通基础设施很难满足当前和今后都市圈发展需要。因此,在都市圈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在都市圈内建立通畅的交通体系,提高都市圈内的互联互通水平,提升都市圈区域间的可达性和出行衔接的便利性。

打造都市圈产业错位与联动一体化发展

推动都市圈内在不同层次的城市发展,根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产业的重组,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效布局。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入手,结合借鉴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的经验,采用股份合作、飞地经济、异地园区等多种合作模式,坚持产业的差异化发展,防止产业同质化和低质化竞争,降低内耗,实现资源的配置优化;各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错位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各地区无法复制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合作。

此外,还要进一步优化都市圈内的营商环境。都市圈内营商环境一体化水平是影响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也不均衡,都市圈内的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整体提升和优化。

【作者单位:济南社会科学院。本文系2022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JNSK22B41)阶段性研究成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