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的资料(趵突泉名字的由来)_趵突泉_济南_泉水

本文目录

  • 趵突泉名字的由来
  • 济南趵突泉的名字“趵突泉”是谁给取的
  • 为什么叫趵突泉为趵突泉

趵突泉名字的由来

趵突泉名字的由来: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 太守时,在趵突泉边建“泺源堂”以其卓异才思为这泓名泉起了日后四海传扬的名字——趵突泉,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即跳跃奔突之意,表达了趵突泉三窟泉水日夜迸发喷涌跳跃而出的景象。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由此,名泉与泉名相得益彰,传颂不绝。扩展资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参考资料:——趵突泉

济南趵突泉的名字“趵突泉”是谁给取的

“趵突”名字的由来

以“趵突”二字命名泉水,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拟音说。

据文史专家徐北文考证,北宋时,趵突泉名为槛泉(取《诗经》“觱沸槛泉,维其深矣”),“觱沸”先秦时当读“毕布”;后,民间也称趵突泉为“瀑流”。不管是觱沸、瀑流、趵突,都属拟音,像济南话里的“卜嘟”。

另一种是字义说。

趵,跳跃;突,犬出穴——哈哈,一条大狗猛然出洞,不吓突突才怪。趵突,跳跃奔突,形容腾空之泉,倒也贴切。

“趵突”,除了专指趵突泉,在清人赵翼《灵谷寺》诗“最后功德水,趵突地底伏”里,也代指“泉水”。

文学家曾巩让趵突泉“成名”

趵突泉,曾有“泺”“泺源”“娥英水”“槛泉”“瀑流”等名,而最早将“趵突”见诸著作的,当是曾巩。其《齐州二堂记》(二堂指趵突泉边的历山堂和泺源堂)载——

“泰山之北与齐之东南诸谷之水,西北汇于黑水之湾。又西北汇于柏崖之湾,而至于渴马之崖。盖水之来也众,其北折而西也,悍疾尤甚,及至于崖下,则泊然而止。
“而自崖以北,至于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齐人皆谓尝有弃糠于黑水之湾者,而见之于此。盖泉自渴马之崖潜流地中,而至此复出也……”

看到了吗?“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这说明宋时当地人已称此泉为“趵突”。

也就是说,“趵突”不是曾巩原创,不过,要说将这一名字推而广之、得到认可并使之留传后世,曾巩功劳不可谓不大。

想想吧,曾巩本身是齐州(辖区为现济南及德州一部分)党政军一把手,还是文化名流(唐宋八大家之一),估计当时的他说点啥或写点啥,很快便会四处传扬。

趵突泉之名也便随之固定、传播开来……

为什么叫趵突泉为趵突泉

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 太守时,在趵突泉边建“泺源堂”以其卓异才思为这泓名泉起了日后四海传扬的名字——趵突泉,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

“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即跳跃奔突之意,表达了趵突泉三窟泉水日夜迸发喷涌跳跃而出的景象。

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由此,名泉与泉名相得益彰,传颂不绝。

趵突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五龙潭。趵突泉面积达158亩,是以泉为主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特色园林、国家首批重点公园。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李苦禅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

结构特色

(1)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

(2)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

(3)其中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泉北的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

(4)趵突泉边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其色为墨绿色,为清同治年间历城王钟霖所题。

(5)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

趵突泉.百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