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3月7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就提出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章社会保障中增加一条:国家实施陪护假制度,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作为赡养人的职工陪护假。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陪护假期间视同出勤。
“如可规定,父母单方年满六十五周岁的,给予其子女每年五天的陪护假。”庹庆明举例表示,这样可使子女请假时合理合规,老人在晚年的情感需求有更多的保障,降低“长期失陪导致情感缺失”造成悲剧的几率,还可拉动内需,纾解养老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 资料图
担忧:
子女在养老上缺位
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庹庆明调研发现,老年人的陪伴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涉及面不断扩大,患病老人无人陪伴、照料的问题更加严重。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进医院的概率增大、频次增多,需要子女陪护、照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子女因工作紧张无暇顾及,造成家庭矛盾;老年人生病见不到子女心寒,子女不能照料老年人内心愧疚,心理压力大,不利于建设健康、和谐社会。
“虽然现在康养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子女不可‘一送了之’,有时候还是需要子女的陪护、照料。”庹庆明说,“子女如果在养老上缺位,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展开全文
建议:
父母单方满65岁
可给予其子女每年五到八天陪护假
庹庆明表示,增设“老人陪护假”很有必要性。首先,从年轻人自身的角度来看,“老人陪护假”的全面铺开,让他们有了一个向领导请假的合理理由。而“老人陪护假”的法定化让企业在面临员工申请时不能随意拒绝,从而保障子女在有时间照顾老人的同时不再担心会因此失去收入来源。
其次,从老年人的角度来看,“老人陪护假”的设立与铺开,使得老年人有了更多的方式要求自己的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这样一来,老人在晚年的情感需求也有了更多一层的保障。
第三,从社会的长期稳定来看,“老人陪护假”的设置可以让中国的传统家庭情感体系得到很好的维系,由“长期失陪导致情感缺失”造成悲剧的几率也会因此降低。
第四,还可拉动内需,“老人陪护假”是目前应对“老龄化”和“市场化环境”双重压力的“最佳”解决方式之一。
对此,庹庆明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章社会保障中增加一条:国家实施陪护假制度,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作为赡养人的职工陪护假。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陪护假期间视同出勤。“如可规定,父母单方年满六十五周岁的,给予其子女每年五天的陪护假;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的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父母单方年满六十五周岁的,给予其子女每年八天的陪护假。”
来源: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