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族谱》再现被东周抹去的历史宫斗剧!_太子_天子_公卿

按照

《史记》、《左传》

等相关史料的记载:

周桓王姬林

是东周第二位天子,他是东周开国之君

周平王

的嫡长孙,原太子

姬泄父

的嫡长子。由于周平王的寿命比较长,在位的时间长达50余年,以至于他的嫡长子姬泄父早他一步而去了。正所谓白发人送黑发人,周平王在伤心之余立自己的次子

姬狐

为太子。

后来由于周王室的近亲兄弟国——

郑国

向周平王发难,要求周平王交出太子狐和郑国的

公子忽

互换,以换取双方的政治互信,这就是著名的

“周郑交质”

展开全文

事件。太子狐从此便待在了郑国为人质。

再后来,周平王驾崩于王宫,公卿们便到郑国迎立太子狐回国即位。可是太子狐回国后还没有来得及参加即位大典,就一命呜呼了。史书说他是因为父亲周平王过世,悲伤过度而病死,但接下来有个奇怪的事情便发生了:太子狐病死了,按照当时的规矩应该有两种方式来选出新的继承人。

第一种是

父死子继

,就应该由太子狐的儿子来继承天子位,尽管太子狐还没有正式当过天子,但是他太子的位子也是可以传承的;

第二种是

兄终弟及

,那么就应该由太子狐的最大的一个弟弟(先嫡后庶)来继承天子位。

但是最终的结果偏偏两种情况都不是,继承天子位的变成了原太子姬泄父的嫡长子姬林!史书并没有交代当时的公卿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是说姬林受到了

周公黑肩

的拥护。

按理说这时太子狐的年龄也不小了,儿子也应该有几个了,而且都可能成人了,为什么周公黑肩不立太子狐的儿子为天子呢?

魏晋的

《王卓神道碑》

上记载:“(王)卓,河东猗氏人也,子孙因王显姓,始自四十一代祖周平王孙赤。赤父泄未立而卒,平王崩,赤为嗣,叔父桓王林废赤自立,用赤为大夫。及庄王时,赤奔晋,用为并州。”

从这段记载看:姬泄父的儿子叫

姬赤

,姬林成了姬泄父的弟弟,周平王死后,本来应该由姬赤即位,但是被叔父姬林夺了位子,姬赤只做了个大夫,后来还逃出了周王室,形成了王氏的一支祖先。

我们先不管姬林到底是姬泄父的弟弟还是儿子,从这段记载看,太子狐死后,周王室绝对发生过宫廷内乱,周桓王绝对不是像史书轻描淡写说的那样和平上台的。当时至少有三方争位:1、太子狐的儿子们;2、太子狐的兄弟们;3、姬泄父的儿子们。而支持他们的是背后公卿贵族的政治派系,最终周公黑肩一派占据了上风,才保着姬林夺得了天子位。

从历代的宫廷斗争看,受伤的都是王室自身,得利的始终是他们身边的公卿贵族们,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怕把事闹大,好从中取利。

当然,这些是他们不愿让后人看到的,所以,它们被抹杀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