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里的宫斗达人金玉妍为什么突然变傻了?_皇后_贵妃_王爷

1

宫斗前期,金玉妍凭着自己的宫斗计谋得了不少利益。

她成功干掉了玫贵人,仪贵人的孩子,顺利生下了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子。

她陷害如懿,干掉孝贤皇后和七阿哥,力压两股争宠大势力,接连受孕生子,获封贵妃。

令人称奇的是,金玉妍每次干坏事,都一箭几雕,赢得漂亮。

她想除掉玫答应的龙胎,先怂恿纯嫔告诉玫答应怀孕要多吃鱼虾,再设计下毒,最后嫁祸给如懿。

结果玫答应孩子没了,彻底失宠;如懿进了冷宫好几年喘不过气儿来。金玉妍趁她们陷入低谷,争宠怀孕生子——可大家都没发现是她干的,玫答应还一边儿吃着有毒的鱼虾,一边傻乎乎地认为“嘉嫔这人倒是实在”呢。

金玉妍谋杀孝贤皇后也是一样,先怂恿玫嫔报杀子之仇,打头阵害死孝贤皇后,再借珠花嫁祸给纯贵妃。

结果孝贤皇后死了,纯妃因珠花走入人生死局,玫嫔成了杀人犯。金玉妍则一跃成为后位候选人之一——这次同样没人怀疑孝贤皇后是她害的。

金玉妍干坏事的套路和如懿姑妈乌拉那拉宜修差不多:暗中布局,借刀杀人,一箭几雕,坐收渔利。

可宜修凭这套路从第一集活到了最后一集,金玉妍却马失前蹄,提早下线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她变傻了。

展开全文

2

金玉妍变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由低调变高调

宫斗前期,金玉妍低调,说话少而精,句句都在点子上,能成功挑起波澜。

金玉妍初见白蕊姬,说你身上穿的是江宁进贡的暖缎吧,这可是皇后宫里都没有的东西,瞬间让白蕊姬成为妃嫔们的众矢之的。

如懿出冷宫后,金玉妍向纯妃提起大阿哥的归属问题,说姐姐总不能把这半大儿子这么送回去吧,成功挑拨了如懿和纯妃的关系。

金玉妍看如懿衣服上绣着黄色花朵,立刻对皇后说那不是姚黄牡丹吗,牡丹不是只有皇后才能用吗?惹得皇后大怒,更恨如懿。

但宫斗后期,金玉妍越来越高调,经常胡乱怼人,还得不着实惠。

如懿当皇后第一次例会,正瞅着金玉妍琢磨怎么给瘸了的惢心报仇呢。金玉妍非但不收敛,还当着那么多人,对皇后不用敬语,使劲儿怼同事。

最终导致妃嫔们联手打压金玉妍,如懿彻底撕破脸,容佩当众给金玉妍穿了一对粗耳坠子,血都流出来了。

金玉妍丢尽脸面,受了皮肉之苦,没得半点好处。

金玉妍还高调怒怼跑来示好的卫嬿婉,让她亲手给自己擦鞋上的泥。

最离谱的是,金玉妍最后一次参加皇后例会,竟怼说自己的儿子行八,行四,占了太宗、先帝的运气。

当年纯贵妃母子在孝贤皇后丧仪上怎么被皇帝斥责的,这么快就忘了?当众拿自己的儿子比太宗,先帝,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皇帝这么多疑哪能容下这种野心。

这事儿引的皇帝大怒,直接把金玉妍贬为庶人。

○智商直线下降

除了行事高调,胡乱怼人,金玉妍后期的宫斗智商也让人着急。

宫斗前期,金玉妍智商堪比乌拉那拉宜修,暗里谋划,干坏事,得好处,还不被发现。

宫斗后期,金玉妍智商像极了死去的高贵妃,每次干坏事都暴露自己,被抓个正着。

诬陷如懿和大师私通事件,她直接让手下贞淑模仿如懿字迹假造情书,对手没费多大劲儿就揪出了贞淑。

后来金玉妍帮儿子争太子之位,直接在朝中送礼拉关系,王爷福晋拿着东西告到皇帝那里去了,还浑然不知呢。

皇帝多疑,争太子之位应该低调再低调。这不是常识吗?

金玉妍就没看明白这傻子都明白的道理。

最后,她居然直接请玉氏上书,让儿子永珹认孝贤皇后当养母,劝皇帝早立太子……

皇上终于忍无可忍,将金玉妍贬为庶人,让她的儿子出嗣给了履亲王。

金玉妍这智商,下降的也太快了。

那金玉妍为什么在宫斗后期突然变傻了呢?

3

让金玉妍变傻的第一个理由是爱情。

玉氏王爷相貌平平,像卖羊肉串儿的。但情人眼里出潘安,金玉妍对这位相貌尴尬的玉氏王爷一往情深,为他进宫为妃,为他越斗越勇。

宫斗后期,玉氏王爷继位,要来大清朝贡。

那时,金玉妍成了皇后候选人,她为了让心上人看一眼自己光芒万丈母仪天下的样子,急不择路加快了争夺后位的脚步。

她直接挑唆纯贵妃争后位,还当面告诉大阿哥孝贤皇后害死了他亲妈。

虽然成功扳倒了纯贵妃和大阿哥,但这傻瓜似的两招确是后患无穷。

纯贵妃爬起来之后直接投靠如懿,之后每次批斗金玉妍都主动打先锋。

大阿哥临死前也告诉如懿,他在丧礼上对孝贤皇后不敬,是金玉妍挑唆的。

金玉妍等于把自己暴露在了宫斗的枪林弹雨之中。

《牡丹亭》里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到了金玉妍这儿,就成了情到深处,聪明可以变愚笨,理智可以变疯狂了。

她裸奔在宫斗的枪林弹雨中,只为让心爱的玉氏王爷看一眼做皇后的自己。

王爷看了又怎样?

大不了感叹一句当年果然没看错人。

然后各回各家,各过各的日子。

其实玉氏王爷根本没爱过金玉妍,否则他不会把心爱的女人当贡品献给乾隆,更不会明知她在后宫栽了跟头,还雪上加霜对乾隆说金玉妍身世可疑,我再给你送几个美女吧。

金玉妍肯定也知道王爷没那么爱她,所以她才那么想让王爷看到闪耀的自己,证明她值得他爱,以致急于求成,方寸大乱,突然变傻。

现实中有很多金玉妍一样的姑娘,不愿接受对方不爱自己,抱着执念不放。

她们健身,打扮,拼命工作,用一切方法证明自己很优秀,值得对方爱。

可不管你多优秀,他不爱你就是不爱你。

青春、汗水和生命应该用来取悦自己,而不应用来坚守虚幻爱情的海市蜃楼。

金玉妍就算当了皇后,以大清国母的身份见了玉氏王爷,他仍旧是不爱她的。

金玉妍这一生,终究是错付了。

4

除了爱情,认知错觉也直接导致了金玉妍变傻。

孝贤皇后,高贵妃在时,金玉妍是跟班兼谋士。

她俩没了之后,金玉妍突然炙手可热,成了国母候选人。

身份的巨大变化,严重影响了金玉妍的认知判断能力。

金玉妍曾对贞淑说起后位之争:“娴妃无子嗣,又出身乌拉那拉氏,不足为患。纯妃有三子,我可以让这成为她的弱点。”

她只看到如懿无子,出身乌拉那拉氏,却忽略了如懿是皇帝初恋,本应是潜邸的嫡福晋,宫里的嫡皇后。

她只注意到纯贵妃老实敦厚好摆布,却忽略了老实人被耍到一定程度也会求生存,拜码头,找机会报仇。

心理学家塔尔玛德说:“我们并非客观地看待世界万物,而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种视角常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势,而忽略自己的劣势,从而认为他人的能力、智慧或者才气不如自己。”

这正是心理学上的“虚假独特性效应”。

陷入“虚假独特性效应”的人,习惯关注自身优势,忽略对方的长处,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比如,金玉妍初见白蕊姬的第一反应是:“还以为什么绝色美人呢,原来也不过如此。”

身旁的高贵妃回答说:“后宫论美貌,数你第一,谁敢和你争啊。”

很明显,金玉妍说白蕊姬“不过如此”,就是以己所长(美貌),比对方所短的结果。试问,她怎么不和白蕊姬比弹月琴奏琵琶呢?

这种“虚假性独特效应”,更深地影响了宫斗后期急于求成的金玉妍。

她的眼神,口气,动作,时常露出“谁都不行就我行”的意味。过分的自信让金玉妍日趋高调,做事不再谨慎缜密地思考筹谋,最终走向失败。

想避免陷入“虚假独特性效应”,以下两点可以参考:

◎越是敌对的人,越要抽离情绪,客观认识对方长处

如懿讨厌金玉妍,却认清了对手的优势。

她肯定金玉妍的生育业绩,明白玉氏的份量。皇帝给金玉妍复位,如懿委屈却没反对,让皇上觉得如懿懂事识大体。

如懿能认清敌人的长处,这帮她在波诡云谲的后宫争斗中做出了最对的选择,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金玉妍恨如懿,恨着恨着就忽略了如懿的优势。

她完全忘记了如懿手里攥着皇帝的年少情怀,皇帝恰好看重如懿“无子女可以公平对待每一位皇嗣”等事实。

竞争后位时,金玉妍居然认为如懿不足为患,只把纯贵妃列为对手。

别人知己知彼,你却一叶障目,你不输谁输?

所以,面对敌手,把“自我情绪”从“对方长处”上剥离,才能更客观理性地把握大局。

其次,得意顺遂时,尤其要避免放大自身长处。

金玉妍从一个普通嫔妃,突然变成了皇后候选人。

她开始只能为玉氏母族带来厚赏,这把竟然有希望代表玉氏母仪大清。

身份感、价值感的提升带来的巨大自信,让她无意中放大了自身长处。

宫斗后期,金玉妍几次对永珹强调:“你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子,贵不可言。”

后来,竟让玉氏上书把永珹给孝贤皇后当养子。

在金玉妍眼中,“登基后第一子”这个优势能量无穷,庶子认个干妈就能成嫡子当储君。

实际上,永珹出生之后,皇帝从未再提“登基后第一子贵不可言”的话。甚至在皇帝眼中,“贵不可言”有夺嫡之嫌。金玉妍无限放大的“贵子”优势,其实一文不值。

金玉妍自信膨胀,过分放大自身优势,这是她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得意顺遂时,自信疯长,谁都觉得自己特别行。

可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理性、客观地对待自身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