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老农自称宋江后人,还拿出族谱证明_水浒传_族谱_后人

在中国传统经典四大名著中,《水浒传》有着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和情节,而其中的梁山水泊头领宋江,也是中国传统文学历史中一个经典人物。

宋江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小说人物形象,也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在今天的中国山东,突然有一位老农站出来声称自己是宋江后人,这也不得不让人诧异。

众所周知,宋江是《水浒传》中的虚构人物,历史上北宋时期虽然也有名为宋江的绿林盗贼,但史书中的记载和水浒传中的宋江生平有着很大的差异,应该不是同一个人,这样一个虚构人物,怎么会有后代流传?

但这位老汉言之凿凿,还拿出了一份祖传的族谱来证明自己是宋江后人的真实性,甚至更有人推测,《水浒传》中宋江有过一位外室阎婆惜,而这位老汉,也许是宋江与阎婆惜的后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剧照

《水浒传》中的宋江和阎婆惜

在《水浒传》中,宋江来自山东,有着“及时雨”称号,本是老家县城小吏的他仗义疏财,结交江湖好汉,在北宋末年的绿林江湖上,闯出了偌大的名声。

后来在阴差阳错下,宋江上了梁山,还成为了梁山好汉的头领,一心想要招安洗脱草莽盗贼罪名的他,带着梁山好汉们投降了北宋朝廷,又在征方腊之中损兵折将,好容易得胜回朝,又在皇帝奸臣的猜忌下不得善终。

展开全文

这是《水浒传》一书中的宋江生平,而宋江在水浒传中,曾有过一位外室阎婆惜,也是全书中唯一和宋江有着情感纠葛的女性。

阎婆惜是北宋都城东京人士,从小在皇城长大的她,跟着父亲学会了唱小曲,而“婆惜”两字,在北宋时期,是歌姬所常用的名字,这也说明了她的出生和身份。

阎婆惜在东京长到十八岁时,因为在东京难以立足,就跟随父母一起来到山东投奔亲戚,但也没能找到落脚的地方,只能在宋江的老家郓城县唱曲儿谋生。

但在山东郓城这样的小地方,民风淳朴,对东京来的那套奢靡作风并不买账,也没多少人愿意专门掏钱听人唱曲,阎婆惜一家生活十分窘迫,最终阎婆惜的父亲也得了病,就此撒手人寰。

本来就衣食无着,又失去了家中唯一的男丁,阎婆惜母女连安葬阎婆惜父亲的钱也拿不出来,阎婆惜母亲就托媒人为阎婆惜找个好人家嫁了,也算有个归宿。

虽说阎婆惜年轻貌美,但在郓城这样的小县城,她不是知根知底的本地人,又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种身份,也不可能有殷实人家将她明媒正娶过去,媒人想到了宋江,找他说明了情况,意思是想让宋江纳个妾。

宋江素来乐善好施,觉得母女两人遇到了困难,也十分可怜,就出钱安葬了阎婆惜的父亲,事后也经不住媒人的一再鼓动,就又买了间房子,让阎婆惜母女居住,自己也偶尔来住住,算是把阎婆惜纳成了外室。

宋江和阎婆惜这种关系,当然不算明媒正娶能正式进宋家门的媳妇,只能算是宋江在外面纳的妾,但宋江家境殷实,出手阔绰,为人也十分厚道,对阎婆惜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而宋江在纳了阎婆惜后,对她们母女也十分大方,阎婆惜母女也再不用为生计发愁,宋江还常给阎婆惜买东西,没过多久,阎婆惜也算过上了富贵日子。

但可惜的是,阎婆惜并不珍惜难得的平安富贵日子,宋江是个对女色并不十分在意的江湖老汉,来阎婆惜这儿也不频繁,而年轻寂寞的阎婆惜竟然动了花心思,和宋江在衙门中的同事张文远勾搭上了。

张文远为人轻浮浪荡,长得则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勾引女子颇有一套手段,阎婆惜也不是什么正经女子,两人看对了眼,正是干柴烈火,霎时就好得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阎婆惜跟张文远勾搭上后,更是看宋江这个黑矮胖子不顺眼,只希望他平时不要来过夜,省的耽误她跟张文远勾搭的时间。

而就在这时,宋江的一个把柄落在了阎婆惜手里,也为这个浪荡女子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

宋江曾为智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通风报信,帮助他们逃过一劫,而晁盖等人在梁上落草之后,也十分挂念宋江,就派梁山好汉刘唐为宋江带来了一百两金子和一封书信。

宋江见到刘唐后,只留下了一锭金子,其他都让刘唐带回梁山,但这一锭金子和那封书信,却被阎婆惜发现了。

看了信后,阎婆惜自以为抓住了宋江和梁山好汉的把柄,就想着要挟宋江,她跟宋江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是跟他结束关系,让她跟张文远一起;二是以前送给阎婆惜的所有财物不得要回;三是要把梁山送来的一百两金子都给她。

前两个要求自然不在话下,但第三个要求让宋江犯了难,这一百两金子宋江只留下了一锭,而他一时之间也拿不出这么多金子,他只能让阎婆惜宽限几天,让他可以变卖家产筹措金子,但阎婆惜怎么也不肯相信宋江说的话,她觉得世界上不可能有不要金子的人。

就这样,两人在争执拉扯中,宋江一怒之下,就杀了阎婆惜,而惹上了这桩命案,宋江只能逃离家乡,去清风寨投奔花荣,从此走上颠沛流离的流落江湖之路。

可以说,宋江从家乡的一个安稳小吏,最终走上梁山了,杀了阎婆惜也是其中的关键一步,而阎婆惜也是水浒传中和宋江唯一有过情感纠葛记载的女性。

那么如今这个在山东自称宋江后人的老农,又是怎么一回事?他跟宋江和阎婆惜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自称宋江后人的宋大哥

时间转移到现代,如今的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也就是当年水浒传中宋江的老家所在地,被称为水浒文化发源地,也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

在郓城县有着有一片普通的乡村,叫西宋庄村,这是山东西南部的常见乡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村民们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而在西宋庄村,有着一位老农,人们平常都叫他宋大哥,他也和村里的邻居们一样,没有什么异常之处,但

在2014年内的一天,这位宋大哥,却突然爆出了一则惊人的消息,他自称自己的宋江的后人。

郓城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在水浒传中,宋江和晁盖等知名人物的家乡都是郓城,宋江在当地也是耳熟能详的人物,但谁也没想过,宋江真的会有后人,而这个后人还就生活在自己身边,这种说法自然也引起了一阵阵的争议。

那么宋大哥,到底是为什么这么笃定地认为自己是宋江的后人,他又能拿出什么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只见宋大哥胸有成竹,拿出了一本泛黄的书册,这个书册封面还有点残破了,看上去就有着不短的年头了,而这本书册,就是宋大哥口中的宋家族谱了。

原来,宋大哥一开始也并不知道家中还有这份宋家族谱,他也以为自己世世代代都是普通农民,祖先中也没有出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但在有一天,他在收拾家中老房子所堆积的东西时,在一堆不知有多少年头的老物件中,找到了这本泛黄的书册。

翻开书册,宋大哥才知道这是一本宋家族谱,记录了自己家中祖先历代的姓名和来历,本来也没有放在心上的宋大哥,在翻阅时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让他眼前一亮的记载。

在这本族谱中,赫然还有着这么一句话:

“己丑仲冬,水堡以北八里宋家庄,五世师祖景隆公,子四,长江,次洋,三淮,四洙。”

根据这段话,宋大哥立刻联想到了自己所居住的西宋庄村,他认为族谱中记载的宋家庄就是今天的西宋庄村,而里面那位姓宋名江的长子,无疑就是水浒传中鼎鼎有名的宋江。

那么根据这个推断,这个族谱就是宋江历代传承的记载,而宋大哥自己,无疑也就是宋江的遗留到今天的血脉。

那么,宋大哥发现这份族谱,是否真的能证明他是宋江后人的身份?

假如宋江真的有后人,从水浒传的记载看,唯一有可能给他留下子嗣的,还真就是那位他亲手杀死的阎婆惜。

从2014年到现在,关于宋老汉是否宋江后人的争论一直没停止过。

坚持宋江后人说法的西宋庄村

今天,走进西宋庄村,能够看到的是,无论外人怎么看,这里的村民都已经把这儿当成了宋江的老家。

在村中碰到任何一个村民时,他们都会头头是道的跟你讲述宋江的历史典故,而这座村庄在北宋时期就叫宋家庄,是宋江的故居,后来为了村庄的安全,才改名为西宋庄村。

当地村民之中,一直有个不知从何年何月就开始的习俗,就是为子女取名时,要避开江、洋等字眼,而这个习俗也被村民理解为是为了尊敬老祖先宋江而流传下来的。

在村子中间,有着一口不知何年年月修建的古井,村民们也会在井边向外人解释:当年宋江还在宋家庄居住时,就曾在这里取过水;

村里的空地,自然就是当年的练武场了,宋江就是在这里操练士兵,最终声名传播到四海之外。

而当年发现宋家族谱的老农宋大哥,如今还是精神健硕,对于自己是宋江后人的认知,他始终十分坚定,毕竟,他也是能拿出族谱来的。

说起宋江的经历故事来,他如数家珍,点点滴滴都记得丝毫不差。

但无论宋大哥对宋江的事迹怎么熟悉,细究起来还是有些问题。

要知道,我们耳熟能详的宋江事迹,都来自《水浒传》中的记载,而《水浒传》是一本演义小说,并非真实历史。

如阎婆惜这样的角色,更是完全虚构的人物,宋江和阎婆惜留有后人流传至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毕竟书本人物也不能穿越纸墨笔砚来到现实。

倒是宋江在真实历史上,确实有同名同姓的历史原型人物。

在历史上,宋江是北宋年间兴起的一股盗贼首领,据史书记载,“宋江起河朔” ‚“宋江起河朔”,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中南部,被称为“河北剧贼”。

后来是,宋江一伙又转掠至京东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及江苏徐州一带,被称为京东“剧贼”或山东“盗”,北宋朝廷曾试图招安,但未成功。

宋江起义军规模不大,宋朝执政侯蒙曾上书说“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这位宋江最终的结局,是被北宋末年的海州知州张叔夜“募死士千人”后击垮,宋江也随即投降了。

从历史上的真实记载看,宋江率领着北宋年间的一只精锐起义军,转战各地,给北宋军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远不及《水浒传》之中记载的那么辉煌,而宋江起家的地方是在河北,和《水浒传》中郓城小官吏的出生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那么,宋大哥手中族谱记载的,是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宋江?他是否在山东郓城的宋家庄长大,日后扬名江湖后又在河北起军?

山东大学的历史教授张熙惟看过族谱后,也有着自己的解释,张教授认为,这本族谱中明确记载了因为明朝末年的战乱,在这之前的记载就已经遗失了,所以族谱中记录的宋江,显然是明朝的宋氏四兄弟,除了宋江,还有宋洋、宋淮、宋洙三人。

而这个族谱中的宋江,跟《水浒传》中的宋江并无瓜葛,也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宋江,这个观点无疑也否定了宋大哥关于自己是宋江后人的说法。

当然,宋庄村的村民们和宋大哥一样,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还是坚持着这里是宋江故乡的说法,也许有一天,会有更有力的证据来证实或者推翻他们的说法。

但就现在世俗的认知,这位老农宋大哥确实可能是“宋江”的后人,可此宋江,与彼“宋江”,绝不可能是同一位。

同名同姓之人何其多,因一个名字而将自己套上他人之后的做法,站在宋大哥的角度上,是地利之举。

因为他出生在《水浒传》宋江的“故乡”,所以,他以自己是宋江之后而豪。

可是,书本照进现实,不论宋江和阎婆惜的恩怨纠葛,单阎婆惜此人的真实性就不可考证,而水浒宋江,与明末宋江,隔着宋明的时间与朝代跨越的鸿沟,真假如何,何须多言。

参考文献:

《历史上的宋江和宋江起义军》,《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2月

《山东菏泽发现明朝版"宋江家谱",有弟兄四人》,齐鲁网,2014年3月3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