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张顺死后,宋江痛不欲生,为何阮小二自尽他却不闻不问?_小二_梁山_张顺

对于水浒传来说,多数人羡慕的就是梁山好汉不受世俗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落草为寇之后依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放,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自从宋江决定接受朝廷招安的那一刻,水浒传就已经完结了,因为当时的梁山即将没落

宋江诏安

因为朝廷的官衔,是需要好汉们以远征方腊作为兑换条件的,而征讨方腊的开始,也是好汉们悲壮的开始,但宋江在面对好汉亡故的时候,却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张顺身亡之际,宋江痛不欲生,而阮小二自尽之时,他却为何不闻不问?

张顺之死

张顺是梁山好汉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出生于浔阳江边,长在孤山之下,也就注定他从小生活开始就是和水打交道,常年的江边生活让他的水性出神入化,这也是绰号浪里白条的由来,起初张顺还是靠打鱼为生的。

张顺

但没过多久性质就发生了改变,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张顺从最初的打鱼变成了后来的走私与劫财,甚至伙同几位兄弟变成了江州揭阳的三霸之一,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张顺在江州结识了被发配此地的宋江,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和李逵的冲突之下,三人结识。

展开全文

张顺最后上梁山也是为了要接应宋江,彼此便在患难之中结下了情谊,不幸的是,张顺最终战死在了征讨方腊途中。当时双方正处于僵持状态,久久不能破城,最终张顺决定凭借自己的水性潜入,虽然成功了,但是在夜入城池爬到一半的时候被发现。

张顺之死

直见守城军用弓弩,石块砸死在了门外的水池之中,第二天宋江才得知了张顺战死的消息,悲痛万分,大哭至昏厥倒地,最后还进行了祭祀和亡魂的超度。

从宋江这里的表现来看,对张顺是非常重视的,在战乱之际依然行丧葬之礼是很难得的,相比之下,其对阮小二的死亡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比较凄凉。

阮小二之死

其实阮小二和张顺的地位不相上下,都算是水浒之中的重要角色,并且上梁山比较早,早在智取生辰纲的时候,阮小二就已经应邀参与其中,最后也是因为这件事情上了梁山,他作为阮氏三兄弟中的战斗力担当,自然不会输于其他人。

阮小二

但是在方腊之战攻打睦洲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状况,当时战时所需,宋江下令先“调一半战船上滩”,主要由阮小二负责,结果这却是方腊一方的计策,阮小二在调动途中,看到有少量方腊战船在其中,便前去追杀。

结果中了对方的诱敌之计,在阮小二孤军深入之后,方腊一方突然钟鼓齐鸣,大军瞬间杀出,瞬间包围了阮小二的战船,阮小二见逃跑无路,为避免受辱就当场自尽了。

其实从俩人的结果来看,阮小二的死是更加有气节的一种,从水浒传诸位好汉最终的结局来说,要么死于战场之上,要么就被暗算身亡,只有阮小二一人做到了“杀身成仁”,但宋江却表现出一种不闻不问的状态。

原因所在

宋江之所以表现的这样冷淡,第一个原因就是不想让自己战略上的失误表现地太过明显,从当时的调兵遣将来看,阮小二的死和宋江有直接的原因,按照正常情况应该直接派遣阮小二的兄弟阮小五和阮小七与其进行配合。

阮氏三雄

但宋江却错误地选择了童威和童猛,因为配合不力而产生失误,导致了阮小二的死亡,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所以才不敢大肆宣扬阮小二的死亡。

第二个原因,为了不造成士气低落,既然是远征方腊,那难免会有所伤亡,张顺战死是征战初期,所以需要大办,而阮小二自尽之时正是攻城的重要时刻,士气的低落会对战斗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不干扰最终效果和士兵作战情绪,宋江只能选择冷眼相对。

第三,阮小二的与宋江的关系并不比张顺那么好,刚才已经提到过,阮小二加入梁山和宋江没有太大的关系,是早年与晁盖等人相识之后才上的梁山,而晁盖是最早的一把手,并且手下大多是土匪出身,而宋江则不同。

阮小二 阮小七

宋江虽是后来的梁山掌权者,但大都是官僚出身,所以与本身就是土匪的老成员存在一定隔阂,关系上也没那么硬,阮小二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在其死亡的时候,表现出冷淡也不足为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