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害惨108将的并非宋江,而是另一位道貌岸然的好汉_诏安_梁山_吴用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大家应该都看过。正如《西游记》中我们不喜欢唐僧总是不信任孙大圣,《红楼梦》中我们痛心黛玉死在宝玉成亲之时,《三国演义》中我们叹息魏蜀吴三家争斗不休最终却被司马家一统。

《水浒传》也一样,我们厌恶宋江一心诏安却害得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但其实,真正害死梁山泊众人的是另一个人——军师吴用。

宋江上梁山

宋江,字公明,为人慷慨大方,经常帮助路过的江湖好汉,深受江湖人的尊重,因而人送绰号“及时雨”。

宋江本身为朝廷官员,又在江湖中声誉极高。因而在他救了阎婆母女后,阎婆在媒婆的撺掇下将女儿阎婆惜嫁给宋江作小妾,可惜宋江并不喜欢阎婆惜这类型的女子,阎婆惜便勾搭上了押司张文远。

与此同时,观察使何涛得到了晁盖等人的消息,来到郓城,希望宋江可以帮助他找到这些盗取生辰纲的贼人。不料,宋江非常敬佩晁盖的义气,偷偷给他们传递了消息,并帮助晁盖,吴用等人逃跑。

展开全文

晁盖等人来到梁山泊后,吴用一番谋划后晁盖成了梁山泊的新主人,为了感谢宋江的救命之恩,几人商议后派人给宋江送去了黄金以及感谢信。

只是,这封信与黄金在无意间落入了阎婆惜之手,成为了阎婆惜敲诈宋江的把柄。宋江只能杀死阎婆惜,开始了逃亡之旅,只可惜终究棋差一招,被官府捉住发配江州。

可惜,路过浔阳楼时,宋江喝酒误事,无意间在楼上写下了“反诗”,成为了对朝廷心怀不满的罪证,即将被斩首时,曾经受过宋江帮助的好汉们劫法场救人,最终宋江上了梁山。

因为宋江的声名颇大,最终被众人推上了二把手的位置。只可惜,时也命也,晁错在战斗中被人射杀,宋江在吴用的支持下成为了新的梁山泊一把手。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说的再好听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们是土匪。而经历过当官的幸福的宋江,怎么甘心永远做一个土匪,于是诏安的想法开始萌芽。

吴用得知宋江想法后也是积极支持,帮助谋划。而梁山好汉中,大部分都如同林冲,李应等人,曾经在朝廷当过官员,落草为寇只是权宜之计,他们更向往清清白白做人,宋江的想法是很受支持的。

百般谋划,诏安成功

宋江能够顺利诏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除了宋江本身的慷慨大方外,还少不了军事吴用的谋划,甚至可以说,梁山众多好汉中,很多都是在吴用的运作下到梁山泊的。

吴用,原本是郓城县下一个村落的教书先生,自幼与晁盖一起长大。众所周知,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莫过于得遇明君,君臣和睦。但当时背景是宋徽宗当政。作为造成靖康耻之一的君主,宋徽宗也拥有其他昏君的品质,亲信佞臣,不理朝政。

而吴用得罪了权臣蔡京,在蔡京的运作下,皇帝下旨永不录用吴用。因此吴用内心对于权臣是十分愤恨的,可是另一方面,吴用也不想就此放弃。但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另寻出路。

几年后,吴用借宿在晁盖家。无意间听见刘唐说梁中书要给岳父蔡京献上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刘唐想要得到这笔财富,便想要拉晁盖入伙。但此时晁盖内心是十分犹豫的,他不想得罪蔡京这个权臣。

而吴用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果断劝说晁盖一起劫富济贫,此时的吴用想的是只要能够拿到这些珠宝,既能报当年被蔡京断前路之仇,又能改善一下现在穷困的生活,何乐而不为。于是吴用积极谋划,拉拢三阮等人入伙。

最终在黄泥岗谋划到了生辰纲,只可惜晁盖等人暴露太快,只能落草梁山。而在梁山上,吴用抓住林冲和王伦之间的矛盾,用言语激发了林冲心中的不忿,最终林冲怒杀王伦,晁盖在吴用的支持下成为一把手。

宋朝法律规定可以诏安寇匪,这是吴用想要入朝唯一的选择。但晁盖想要诏安的内心并不强烈,即使吴用劝说也并没有坚定地想要诏安。恰逢此时,浔阳楼写反诗而且差点被斩首的宋江进入了吴用的眼中,吴用以及其他的好汉一起救出了宋江。

吴用经过试探,发现宋江和他一样想要诏安,于是在明知攻打祝家庄不妥,却放任晁盖送死。最终扶持宋江成为一把手,但仅凭他和宋江两个人还不足以被朝廷注意到,更别说是诏安了,这就需要一些名望高的好汉来弥补了。

然后吴用开始寻找合适的目标。第一个就是朱仝,江湖人称美髯公。朱仝出身富户,为郓城县的马兵都头,为人仗义,人脉众多。因为多次义气为重,释放囚徒,最终被发配沧州。但他原本在沧州受到顶头上司的赏识,是可以过好自己生活的。

但在吴用等人的谋划下,李逵听令行事,杀死了小衙内,朱仝没有保护好小衙内,如果回去必死,他别无选择,只能落草梁山。

吴用看中的第二个合适的人便是玉麒麟卢俊义。卢俊义出身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而且为人乐善好施,深受当地百姓的的敬重与爱戴,夫妻和睦,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吴用等人设计污蔑卢俊义谋反,并利用管家不满的心理害卢俊义被抓,最后带人闯入大名府,以拯救卢俊义的名义大杀特杀,卢俊义早已没有选择,只能上梁山。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之名人士,如小旋风柴进,燕青,戴宗等人被迫上梁山,但这些人内心都倾向于诏安,为诏安提供了不少帮助。

经过多种谋划,再加上高俅多次攻打梁山却没有成功。蔡京,高俅与宋徽宗商议之后选择了诏安梁山众人。

智谋终究抵不过权势

吴用虽然百般谋划,而且成功让朝廷被迫诏安,只是这个过程中得罪了太多人,造成了大家死伤惨重。

首先在智取生辰纲时,生辰纲被盗走,打了梁中书和蔡京的脸,他们绝对不可能让当初偷走生辰纲的梁山好汉好过。

其次,智取大名府过程中,吴用没有看透人性的黑暗,梁山好汉杀死无辜民众五千余人,杀死官兵上万余人,宋徽宗根本不可能真心接受梁山众人,诏安只是迫于无奈的手段,事后报复是一定的。

最后,高俅多次攻打梁山以失败告终,还被嘲笑多次,颜面尽失,也不可能给他们好脸色。

综上,梁山众人得罪了所有宋朝顶层掌管权利的领导人,有最后的结局也不稀奇。

而之所以造成这个结局,有宋江一心诏安,朝堂奸臣受宠的原因,更多的是吴用在背后一步步谋划推动梁山众人走向诏安之路,却在中途得罪了所有不能得罪的人,百般谋划却让几乎所有人死于权势之下,吴用最终自刎而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