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封神之作”,高考满分作文《在母语的屋檐下》_母语_议论文_这是

语言在我们生活中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母语,我们离不开我们的母语。在某一年的江苏高考语文卷中,作文题目就是与“语言”有关,当年有一篇满分作文,题目是《在母语的屋檐下》,这篇文章被很多网友称为“封神之作”,就让我们来鉴赏一下吧。

本文在标题上就很新颖,很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屋檐”一词准确地形容了母语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看完全篇,能够发现作者的阅读面非常广泛,平时的阅读量也很大。文中引用了尼采,鲁迅,余秋雨的话语和作品,还引用了古典诗词中的《咏鹅》,《诗经》,另外还有方言,网络语言等等。可谓是融汇古今,旁征博引,使用的一点也不突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的,比只会堆砌的文章好了百倍。把这些中外,古今不相同的内容串联起来,也足见作者的语用能力之强。

展开全文

另外,作者的思路很严谨,比如作者是先从德国写起,应用了尼采的话,说明了德国是在新闻媒体中学习母语的现象,然后引出我国也有此现象,青少年在学习母语的时候,会加入大量在媒体上看到的言之无物的词汇。这样写让论点论证时逻辑更加严谨,而且作者的过度很自然,一个反问句就过度下来,文字功底不俗。

最后,这篇文章具有现实意义,有思考深度。母语的学习目前确实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去学习母语,保护母语,这是国人应该深思的。

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给我们很多写作上的启发:

1、要学会积累,学会引用。写议论文就是一个在展示自己语文“家底”的时候,议论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要论证,而论证需要举例,如果阅读量少,阅读面窄的话,无法使用大量有新意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论点的话,这篇议论文就很空洞。

而写好议论文,阅读能力是保证,不仅要阅读,还要去积累,不能读完之后就忘记了,这是无效的,阅读的时候最好用笔记本,把有利于写作,或者时能够引发自己灵感的内容记下来,每天都要去看一看,记忆这些内容,最后就能应用到作文中。

2、思路要清晰。很多老师最讨厌学生写议论文时,写着写着就偏离主题,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思路一旦混乱,就会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索性就一同乱写,最后肯定不会有高分,因此,写作的逻辑思路很重要,这是一篇文章的主心骨,和我们人体的脊椎一样。

如果担心自己写偏的话,可以在写之前列一个提纲,不妨列得详细一点,按照提纲来写,多花点时间没问题,这样不至于写到一半发现写偏了,这样也很难再改回来。

3、要有显示意义。每一篇议论文都要让人知道你在议论什么,而且要有明确表态,不能模棱两可。议论的内容不能过于空洞,要有现实意义,最好在即将收尾的时候,把主题升华一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