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七日谈|寸土值寸金,最重是民心_劳动者_上海_上海市

上周,上海市统计局发布一组数据: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与2021年相比,常住人口数量减少近13.5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老龄化率升高和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为主要原因。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减少是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不断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座拥有25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让外来人口留得住、住得好,是上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道必答题。

上周举行的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题思路。上海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陈吉宁在会上强调,要更好服务人民城市建设,把精神文明创建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供给服务人民,促进城乡文明融合发展。

“最好资源”和“优质供给”是什么?眼下,有个针对基层一线劳动者的举措正在施行。黄浦江和苏州河畔新增90处服务驿站、上海地面公交首家职工休息室样板间亮相……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温度。近日,在浦东新区南泉北路和商城路交叉口附近,新开设了一个户外劳动者之家。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冰箱、微波炉、药箱、饮用水、图书等一应俱全。下午时分,送外卖的高峰已过,几位快递小哥正坐着晒太阳,好不惬意。

不远处,是浦东有名的第一八佰伴商圈。以前,送外卖的间隙,外卖员无处休息,要么待在车上,要么站在路边。有时临停的外卖车挤占道路,还会引发纠纷。而今有了“家”,户外劳动者得到了切实关爱,路人看着也倍感温馨。据了解,上海这样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目前已建有上千家。

这些一线户外劳动者,多是外来人口,风里来雨里去是工作常态,为上海城市运转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正想方设法,尽力为其改善工作环境。上海市中心及各商圈寸土寸金,若算经济效益,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子,租金收益十分可观。但政府部门算的却是民生账、民心账。

在上海,对基层一线劳动者的关爱形式日益丰富。走访中,有的一线劳动者说,“每月最关心的是工资能不能及时到账,发生了矛盾能不能及时化解,遇到困难有没有人帮忙解决。”针对他们的急难愁盼,上海人社部门采取了许多举措,开展全面引导先行调解工作,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上海还成立联合调解中心,采取街镇上门、多元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先行调解。在保障一线劳动者工资方面,10年来,上海市劳动监察案件查实率从23.11%提高到51.09%,全市举报投诉按期结案率达到100%。越来越密的保护网络,让一线劳动者少了后顾之忧,多了一份安心。

爱心驿站、户外劳动者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名字虽有不同,都是关爱一线劳动者的务实之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更多的外来人口留得住、住得下,上海正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向一线倾斜,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供给服务人民。寸土寸金,最重是民心。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