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在嘉•大咖“说” | 市建设局副局长沈伟:楼市稳则民心稳 民心稳则经济稳_嘉兴_住房_建设局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发展问题,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

近日召开的嘉兴市两会也将“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嘉兴在楼市调控上做出过哪些努力?做好今年的房地产工作,要突出抓好哪些重点?如何更好地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本期《宜居在嘉•大咖“说”》邀请到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沈伟,畅谈嘉兴是如何发挥住房保障民生兜底作用,实现更多人群安居宜居优居的。

记者:开年来,伴随着一些纯新盘的入市,售楼处热度明显升温,二手房网签量持续上涨,嘉兴楼市呈现成交量增、价格企稳的回暖迹象。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您介绍一下去年以来市建设局在市场调控方面做出的努力。

沈伟: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管控全面解绑,房地产融资政策“三箭齐发”,房地产重回支柱行业地位等政策信号发布,周边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土拍市场已率先呈现回暖态势,受这些地区的溢出效应影响,目前,嘉兴房地产市场呈逐步回暖态势。

去年,受疫情多发、预期下降、经济大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信心恢复未及预期,为提振市场信心,我们于5月、8月两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尤其是8月2日出台的《嘉兴市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长三角一体化以及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谋划了独具嘉兴特色的政策体系。

同时,我们还加大城市宣传,举办了“宜居在嘉 共富美好”2022嘉兴房地产消费季暨云上房博会,开展云上、线下展销及宣传研讨活动,组织楼盘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组织免费看房团走进楼盘,挖掘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

记者: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嘉兴常住人口又增加了3.5万,达到555.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地区引人“强磁场”,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吸引人的同时,如何留住人?请您谈谈市建设局在优化人才安居方面的举措。

沈伟:为了更好地解决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需求,我们以“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总目标,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提升精准保障水平,推动嘉兴共同富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宜居在嘉”住房保障成果。

展开全文

我们发挥保租房领导小组职能,出台加强保租房运营管理、资金补助使用等配套政策,实现房源有效供给,促进职住平衡;创新融资渠道,探索我市保租房REITs试点申报可行性;统筹“十四五”保租房建设筹集目标任务缺口,通过提前谋划土地要素、鼓励回购等优化保租房房源结构。

安居才能乐业。今年,伴随着嘉兴建设“智造创新强市”的奋进号角,我们计划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84万套(间),进一步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需求,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居住水平、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 2023年是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也是嘉兴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全面启动之年。新一年,如何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请您谈谈市建设局新一年的工作重点。

沈伟:楼市稳则民心稳,民心稳则经济稳。2023年,我们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围绕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嘉兴“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按照市委九届二次全会明确的建设“七型城市”具体目标要求,紧抓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机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打响“宜居在嘉”城市品牌,切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除了上文提到的住房保障工作之外,我们还将聚力聚焦居住品质提升,研究制定住房品质提升标准,大力提升住房建设品质,完善配套功能设施,提升嘉兴人民居住水平和幸福指数。同时,推动现代物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提升现代物业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快行业发展机制改革创新,推进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着力破解物业服务管理与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让行业发展更健康。

此外,我们还将聚力聚焦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开展行业严管整治行动,针对房地产开发、中介机构、物业服务等领域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有效遏制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 End -

嘉报传媒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