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广燕
北京团供图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在即。3月3日代表报到当晚,北京代表团举行了首场媒体连线采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和前沿科技领域,还存在亟待突破的短板弱项。“某一项关键技术的‘卡脖子’现象,可以折射出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与人才评价机制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障碍,产学研协同效率低等。”全国人大代表、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说道。
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伊彤带来了一系列建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实现创新最大的力量是企业。应鼓励前沿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吸纳前沿技术领域的企业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指南编制。加大企业与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联合基金的资助力度。”
伊彤建议,设立面向企业的基础研究专项资金,支持有创新潜力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各类边缘交叉学科的融合研究。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基础研究中提出需求、牵头组织、主动投入、推进转化的作用,通过组建政府搭台指导、行业龙头企业主导、高校院所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的创新联合体,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源头创新。
当前,北京正在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伊彤建议,立足“有效市场”,更加聚力创新生态营造和全球创新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集聚。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的链条。在产业发展方面,更加突出前沿技术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开放创新也必不可少,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