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芯片不怕卡脖子?_苏联_美国_芯片

为什么同样都是超级大国,苏联半导体却干不过美国

杨叔洞察,以理服人,大家好我是主编杨叔。前段时间,有媒体公布了俄罗斯海雕-10无人机的拆解视频,发现,摄像模块是佳能相机,接收芯片是德国的,通信芯片是美国的,连定位芯片都是瑞士产的GPS,俄罗斯的电子工业让人大跌眼镜,与他的大国地位十分不匹配。

但是大家也别惊讶,这其实是俄罗斯的老毛病了,而且还是从苏联那儿继承下来的老毛病。比如米格25,飙起高速来,连响尾蛇导弹都追不上,可是,它的机体是不锈钢的,航电用的是音响里面那种电子管。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事,可能会嘲笑,这么大一个国家,武器竟然是用这么落后科技拼凑起来的,但是,这个问题我们得多想一层,为什么同样都是超级大国,苏联却搞不定半导体这么个小玩意儿?今天咱们就来剖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其实任何现实问题,背后都有其历史成因,跟我们的印象相反,苏联的电子工业开始时并不落后,甚至还一度领先美国。

时间回到20世纪20年代,苏联建国那会儿,他的工业只有美国的1/8,重工业几乎为零,还有一大半人是文盲,斯大林为了快速赶上西方,在1928年开始了一五计划。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可以用工农业剪刀差,让农民勒紧裤腰带来解决,但技术只能引进。恰好,在这个时候,欧美爆发了经济危机,产品和技术过剩,急于找市场,而苏联又急需设备和技术,双方正好一拍即合,给了苏联抄底的机会。就这样,1000多家美国企业向苏联出口了机器设备和工业技术,苏联的工业体系,包括三大钢铁厂,以及燃料、汽车、飞机等70多个领域,都是在美国工程师的帮助下搭建起来的。这个工业转移的规模,堪比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156项工程!斯大林也并不否认这一点,他在二战后对美国大使说,苏联2/3的工业是美国帮助建成的。

跟我们后来对苏联领导人老迈腐朽的印象相反,当时的苏联领导层,眼光是很超前的,他们从工业建设中深刻认识到了基础学科的作用,给基础科研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支持,其中当然也包括电子科学。有了这些保证,苏联科学家当然就可以大干一番了。在20年代,他们就用硅材料建立了类似三极管的系统,到了30年代,苏联物理学家约飞还做出了一个神预言,半导体才是电子技术的未来,还提出了“阻挡层”的概念,这可是几十年后集成电路的理论基础。

这位约飞,就是苏联电子工业和物理学的奠基人,直到今天,圣彼得堡还有用他名字命名的研究所,相当于苏联的钱学森,不仅培养出了好几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还组建起了16个物理研究所,可以说,苏联的电子工业一起步,就是世界先进水平。

那时间来到了二战后,苏联刚刚从战争中恢复,按理说应该把重点放在休养生息上,但斯大林仍然加大投入,继续发展包括电子科学在内的基础学科。因为他已经预判到冷战的来临,时间不等人,发展才是硬道理,苏联必须要走出自己的路。

就这样,在冷战初期,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苏联电子工业的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这个时候,双方都在发展各种千奇百怪的武器装备,对电子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大。1946年,美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而四年后,苏联的计算机就超过了它。美国需要1万8千个电子管,超过20小时就要换管子,诞生以来有一半时间都在停工换零件,而苏联只用不到6000根,不仅性能接近,计算效率还更高,寿命也更长,更稳定,更耐用。

1954年,美国发明了世界首台全晶体管计算机,苏联也同样在四年后就拿出了同类产品。此时的晶体管材料用的不是硅,还是锗,相比电子管没有明显优势,美苏都是两个路线同时发展。苏联科学院院士阿夫迪夫,率先实现了电子管小型化,性能远超美国,还能量产,而美国的同类产品还在实验室里。这个突破,让苏联在太空竞赛中赢得先机,他发射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用的就是电子管电路,相关计算也是用电子管计算机算的。这一下,让美国大受刺激,甚至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体制有什么问题,美国的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就说,苏联卫星一上天,美国就沦为二流国家了。

展开全文

到了1956年,苏联已经将锗基晶体管用在军事和工业上了,多台超级计算机接连领先美国,电子工业的规模也很大,由科学院和大学牵头,全国建了多个半导体研究所,仅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 和 无线电工程电子学研究所,诺贝尔奖得主就超过六个。赫鲁晓夫还专门在莫斯科郊外的 泽列诺格勒市 建了苏联版硅谷,共计十万人,其中包括两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直到现在,这里仍然是俄罗斯最大的集成电路研究和制造基地。

此时,美苏都发现锗基芯片有缺陷,硅基芯片是更好的选择,但对材料加工和提纯的要求更高。这个时候,美苏的分水岭出现了,鉴于过去“资敌”的教训,这次美国提高了警惕,严格限制技术输出,这就让苏联在这条新赛道上失去了引进的可能,然而仅靠自己又无法完成硅材料的提纯,良品率还不到20%,暴露出了材料科学上的短板。另一边,原来的锗基芯片,技术成熟,好加工、成本低,马上就能用,这就让急于发展航空航天的苏联,基本放弃了硅基这条路,把锗定为了未来的半导体材料,直到1964年都没大规模生产硅基芯片,后来还是从日本三城株式会社,买到18寸单晶体熔炉才搞定的。而美国凭借先发优势,在硅基芯片上已经领先一步,双方的差距就从这里拉开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有多蠢,而是他们经过权衡后,不得不这样选。因为硅材料是个全新的技术路线,但又不是苏联的原创,又不能引进,起步就差了一着,实操层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迫于项目KPI的压力,拖不起时间,更不敢冒险,只能用老办法,成熟,保险,还快,那就这么干吧,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了。

比如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用什么电路,那也是讨论过的,硅基不成熟,用不了,锗基又比较挑温度,只有电子管,技术成熟,性能稳定,为了抢第一,那就是电子管了。

再往后,苏联在集成电路上又差了一步。美国刚开始发展集成电路,苏联就通过克格勃知道了,但没有跟进,是苏联的相关决策者愚蠢和外行吗?恰恰相反,他们对晶体管集成电路进行过仔细研判,发现,要搞集成电路,要上新设备,制作硅晶的真空环境花钱很多,时间很长,财政根本负担不起,与美国的激烈竞争也等不起,就没有把自己仅有的本钱往希望不大的方向上投资。因为他们知道,苏联阵营的造血功能很差,他们花的每一分钱,都得靠卖油卖气,只够发展航空航天,搞军备竞赛,集成电路实在是没钱了。况且,回头再一想,电子工业嘛,本来就是保障航空航天的辅助角色,即使不搞先进技术,依靠电子管,科学家们也一样能实现目标啊。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美苏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1962年,美国为民兵1和民兵2导弹研制了22套集成电路导引头,虽然没用上,但都成了技术储备,两年后终于用在了民兵3上。从这以后,美国半导体就按摩尔定律发展了。而苏联70年代的镇国重器,撒旦洲际导弹用的还是电子管,比美国晚了近10年。

不过,这个时候的苏联,还能依靠数学,用系统工程的办法弥补基础科学的不足,用电子管电路实现芯片的功能,某些性能还能超过集成电路。但到了70年代中期,这种法子就不管用了,因为电子管无法再缩小。要到达同样性能,用电子管搭出的设备,就非常笨重,所以才有了米格25那种傻大黑粗的雷达。苏联1984年推出的厄尔布鲁士2计算机,使用的芯片,虽然速度和美国差不多,但却是用20多颗芯片并联实现的,而美国只用一颗芯片就够了,在S300和S400上,要实现脉冲多普勒效应,只能用 他激晶体振荡器这种模拟电路,它平时不震荡,只有接收中频信号后才震荡,相当于一个外挂,用来替代高端芯片。所以表面上苏联能拿出与美国指标相当的武器,但核心技术非常落后。

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苏联基于现实压力,只能用设计上的投机取巧绕过基础科研的瓶颈,因为军品是用来打仗的,苏联造武器的思路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性能落后没关系,只要数量够,T-34也能淹了虎式。

而只有中间的科研人员知道怎么回事。但他没有决定权,又被KPI压制,不得不在米格25的思路里边打转。虽然用落后技术搭出一个指标不低的东西,也是一种本事,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那苏联是因为缺钱没发展集成电路,美国为什么就不缺钱呢?其实,美苏在政府层面上,对科研的投入都不吝啬,6成研发和8成项目资金都是政府掏的,甚至苏联政府支持还更大,但美国除了有政府支持,还有市场这个造血工具,形成了政府托底-科学家研发-商业公司变现的良性循环。苏联没有民用市场变现,发展半导体没有经济收益,政府投资全部扔进了无底洞。可以说,两个国家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最终导致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就是我之前安225那集说的:就算安225没解体,苏联也不会量产,因为无法完成经济闭环。

另外在咱们印象中,手机是美国摩托罗拉1973年发明的,但实际早在1958年,苏联工程师就搞出过类似的东西了,像触摸屏,三进制计算机,苏联也发明过,却全都是昙花一现。美苏都发展航天,但美国从航天工程中发展出了脱水蔬菜,真空包装,电磁炉,这些衍生技术,利用市场,把研发成果变现了,形成了科研、经济、市场之产的良性循环。苏联在这方面却做的很差,除了俄罗斯方块。

不过,后来有部分苏联领导人意识到了这个短板,想仿效美国,借助市场力量振兴电子工业。但这时,苏联的集成电路已经大幅落后,怎么办呢?老办法,山寨!就是直接搞来人家的芯片,把外壳打开,用光学显微镜看内部结构,然后搞出图层照片,照猫画虎。表面上,这样干速度很快,但山寨就是山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芯片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并没有实际上的提高,更无法修改芯片设计,人家有了你才能仿,始终落后一步,没量产就过时。而且,当精度从1.5微米提升到1.2亚微米后,电子击穿的问题就没法解决了,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苏联企业,反应迟钝,效率低下的老毛病,山寨出来的芯片问题很多,根本没人愿意用。模仿苹果2的玛瑙电脑,克隆IBM的搜索牌电脑,苏联版的任天堂游戏机和东芝电脑,销量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如。苏联13万所学校和研究所,电脑缺口近百万台,宁愿每年从台湾进口,也不愿用国产货,可见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市场化不是拿到市场上卖那么简单,还要根据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升级迭代,才能源源不断卖出去。一件产品,我们可以看成是人类智慧进化在另一个维度上的体现。市场竞争相当于自然选择。一个产品,投入市场,赚回来钱,完成了经济闭环,相当于完成了生物繁殖,获得市场反馈后产品迭代升级,再投入下一个循环,就像物种基于突变完成进化。而这一切的前提首先是你的产品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而且有足够数量的样本去试错,在市场选择中向更“对”的方向进化。半导体产业就是这样:用户只会选择最新产品,

技术越先进,更多人的买,产量上去了,单价就下来;越先进反而越便宜。而苏联产品不仅技术落后,毛病多,价格还死贵,最终完全失败。而且那些垄断巨头还会形成正向循环:用利润投入新技术研发,形成产业壁垒,后来者的追赶呈几何难度增加。

当然苏联的电子工业,也有成果,那就是培养出了大量人才。美国小学生每年上180天课,苏联上213天。洪堡教育模式,工业化生产技术人员,苏联中学生接受的数理化生教育,比美国大学生还多,每年培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比美国多一倍。苏联超级电脑之父,鲍里斯•巴贝扬的助手,彭特科夫斯基,后来就跑到美国去了,成为英特尔的首席工程师,设计出的奔腾3芯片,让英特尔进入黄金年代。所以咱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互联网产品,看起来是美国的,实际上源头在苏联,只是没在苏联开花,跑到美国才结了果。有这么强的人才基础,却没能善加利用,最终成就了死对头,实在是令人惋惜啊。

现在回头看,苏联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上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决定产业发展的主体不是市场,不是企业,而是部长会议的领导,计划经常赶不上变化,领导拍板并不比市场导向更科学,反应更快,具有远见卓识,又敢于决策和负责的领导,也不是总能遇上。况且,苏联也有自己的军工复合体,各部门很容易考虑自己的小集团,维护既得利益,只想少干活,多分钱,阻止产业转型。斯大林虽然不在了,但他创下的体制实际上是被保留了,这个体制,有起步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有低效迟滞,扼杀创新的劣势,而后来者在这个基础上修修补补,只能治标不治本,最终一条道走到黑,把自己玩死了。

苏联在半导体上的失败,不仅造成了今天俄罗斯的窘境,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中国也是后发国家,最初的国情和发展道路,与苏联是高度相似的,但命运却完全不同,就是因为中国吸取了老大哥的教训,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成功利用了市场力量,紧跟国际先进水平,没有让电子工业成为无底洞,这才有了歼20上,超越美国F22的先进航电,翱翔中东的无人机,领先世界的5G芯片和规模庞大、经济效益显著的半导体工业。

当然,历史没有终结,发展也没有尽头,我们今天的成就,从高铁到飞机,从航母到火箭,那些成功的经验,那些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石,未来的道路要怎么走,历史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参考维度,遇到困难和阻力,是求新求变,敢于突破,还是回避难题,绕道而行,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了吧。

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喜欢我的节目请三联支持,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洞察世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