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教授90大寿时,清华送上礼物,却被杨老嫌弃不要是为何?_中国_学习_自己的

杨振宁教授是我国的国宝级的物理学家,年仅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和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之后,一直处于世界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

但是在90岁寿辰的时候,收到了清华一份精工细雕的纯金小屋。这个礼品却令杨老大为光火,觉得这种黄白之物并不适合自己。看来杨教授旅居国外多年,从骨子里面来讲,还是一位完全遵循中国古老传统的老人。

一、年少现锋芒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县城里。杨振宁的父亲当时正在安徽省的一所省立中学担任教师。第二年,就去美国留学了。父亲的远去并没有耽误杨振宁的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一字一句的教他读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振宁就基本能流利的阅读古代的书籍原稿了。

杨振宁7岁时,留美归来的父亲应邀去清华大学教书,全家也随着父亲迁到北平,就在清华教员子弟学校学习。在这里学习的都是学术界各个领域泰斗的子女,杨振宁本就天资聪颖,再加上优良的学习氛围,很快的成长为一名热爱物理的有志之士。

展开全文

没想到时局动荡,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开始全面侵华,国内多数知识分子转移到西北联大,杨振宁也不例外。才思敏捷的他在高二的时候就参加了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一开始他难违父命选择了化学专业,之后遵从自己的本心改为了物理系,一直在西南联大读到了研究生毕业。

二、刻苦方峥嵘

在西南联大研究生毕业之后,杨振宁接受了庚子赔款奖学金,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当时的他虽然在异国他乡留学,但是一直不忘记振兴自己的祖国。日寇的侵略是他人生中难以抹去的梦魇,他深信唯有把祖国的科技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

杨振宁虽然接受的是美国的奖学金,但是他对庚子赔款深恶痛绝。当年八国联军侵华,国都被占,清政府被迫还侵华各国签订和谈条约。外国竟然要清政府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按照年息在39年之内还清。

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也就是当时大清国全国人口总数,其中深意便是要全部大清子民一人出一两白银。这不仅是要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更是要在全世界赤裸裸的嘲讽中华儿女。这一现实深深刺激了杨振宁。

更加过分的是,美国政府竟然宣布将所得的一半赔款还给中国,用来当做奖学金帮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这就是悍然抢夺中国的优秀青年,妄想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支持,进而得到更多的商业利益,甚至达到操纵中国学术界的目的。这等狼子野心,怎能让杨振宁心安理得的在美国无忧无虑的学习呢?

一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杨振宁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国家衰弱,身为祖国的一份子自然被人看不起,外国同学还时常以东亚病夫和梳辫子嘲笑杨振宁。遭受歧视的杨振宁并没有上前争辩,他默默的用功读书,别人用8个钟头学习他就用16个钟头,别人举办舞会社交活动他就待在图书馆专心学习。

正是杨振宁艰难困苦的学习,才使得他的物理水平突飞猛进,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看不起他的外国学生。杨振宁思维活跃而且旁征博引,在课堂上的发言经常引得满堂彩,全校师生不禁对这位中国学生产生了敬佩之情。

在芝加哥大学的三年时间里,杨振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物理知识,很快他的物理学造诣已经跟上了世界顶尖物理大师的脚步。在完成博士论文的时候,他的指导老师正是人称“氢弹之父”的泰勒教授。之后进入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工作,在这里他才算真正踏入了世界最前沿的科研团体。

当时的院长正是“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奥本海默一生见过太多天赋异禀的科学家,毕竟爱因斯坦和哥德尔等震烁寰宇的科学家都在这个研究院工作过。但当他见到杨振宁的第一眼起,就如获至宝据他亲口回忆,当时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看到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走在草地上讨论问题。

一心一意投入到学习的杨振宁,在来到美国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不知在多少个日夜挑灯读书,就是为了能够多学习一些最先进的知识报效祖国。在这期间,他先后和他人合作,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和宇称不守恒等理论,并因为后者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三、不可变的传统心

在国外留学多年的杨教授,依然恪守着中华儿女的传统。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喜事让身在美国的杨振宁欣喜若狂,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在了全世界的面前。此时的他一心学习知识,却不料暗潮涌动。战争虽然结束但是世界离真正的和平还是很远,冷战下的世界格局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杨振宁的正常科研工作。

美国政府开始秘密监视杨振宁的生活,电话被监听并且出行被限制。杨振宁心急如焚,他一方面想要返回祖国为物理学发展助力,一方面又因为现实条件难以归国。终于,杨振宁在中美关系有改善迹象的1971年夏天,返回了中国。阔别家乡已久的他重新站在祖国土地上,一时间感动流涕,他是美籍知名人士中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

回到美国后,杨振宁对新中国如今的建设激动万分,接连在美国数个城市进行演讲,宣传中国。因为他的影响力,很多美国的科学家转而对中国抱有友好的态度,更是有许多美籍华人纷纷回国报效社会。这在当时中美尚未正式结交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杨教授不顾自己的安危,全力为祖国规划。

杨振宁生活当中,也扮演着该有的兄长,教导自己的兄弟姐妹。在父亲忙于工作的时候,他发扬着“长兄如父”的传统,亲自督促弟兄们的学习进度。而且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每次学习进步最明显的人,可以获得去看电影的奖励。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深根。

四、总结

杨振宁教授在上大学的时候就选择了物理学,后来不辞万里远赴重洋留学,始终如一的坚持研究物理,才能够在数年之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杨教授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是他人生中最可贵的品质。他在寿辰的时候收到黄金屋这样华而不实的礼物,当然会不太开心。

在众多科研成就光环之下的他,确实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老人。在他的观念里,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他一开始报考了化学专业,就是体现了他遵从“父命不可违”的特点。中国老人一般都是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所以,与其送杨教授一所金屋,还不如全力发展祖国科研事业,这才是杨振宁最希望的寿礼。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