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画里
记录了
大江南北热闹的新春风俗
贴福字、守岁、拜年、
抖空竹、闹元宵、
踩高跷、舞龙舞狮
今天是大年初五
一起从博物馆珍藏的年画儿里
看看咱的中国年
《岁朝图》 桃花坞年画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与过年有关的画多称为“岁朝图”,可谓中国画特有的一大主题,应的就是岁末年初之景,其绘制从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元旦,常见的图式有岁朝清供、钟馗、新年景象等,其他类型亦取材祥瑞,祈求岁岁平安、朝朝如意,多反映文人的审美趣味。
不管是阳春白雪之岁朝图,还是下里巴人之年画,都包含了中国人祈福新年、寄愿福寿康宁的思想,为节日增添了祥和喜庆的气氛。
《新年景图屏轴》 清
朱鼎新 广东省博物馆藏
展开全文
这幅岁朝图描绘了清代大家庭过年的景象,由拜年、击乐、游花灯、放纸鸢、玩游戏、点爆竹等多个场景组合而成。画中长者端坐堂上,后辈纷纷前来拜年;新春欢聚,一大家人分作数拨,游艺取乐;麟儿园中各处玩耍嬉戏,平添热闹活泼的气氛。此《新年景图屏轴》画风工细生动,情节丰富,色彩艳丽,红色点缀其中,应了新年之景。作者择新春吉日创作此画,为过年增添了喜庆欢乐,也饱含其乐融融、共享天伦的美好祝福。
《迎春图》 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博物馆藏
《迎春图》年画长卷采用叙事写实的手法,描绘清代绵竹迎春会的盛况,呈现了众多人物和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生动地再现了旧时的民风民俗,堪称绵竹年画的杰作。
《新春》 杨柳青年画
天津博物馆藏
百姓们将新请的灶神供上灶台,
祈求新的一年如意顺遂。
灶神形象与风格多变,
但承载的吉祥诉求却是相同的。
《灶王对》 杨家埠年画
潍坊市博物馆藏
《灶王》 清代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门神也立于门上,
做好了守护家宅平安的准备。
门神也即“门画”,
几千年来,
从宫廷到民间,
门神一直是
华夏民族最喜爱的艺术形象
和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尉迟恭 秦琼》 桃花坞年画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福禄寿》 朱仙镇年画
开封市博物馆藏
《梅花童子》 清版新印 佛山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百年老铺藏
《马上鞭》 近代 朱仙镇年画
开封市博物馆藏
《瑶池祝寿》 清 齐健隆画店 杨柳青年画
天津博物馆藏
正月里,
妇人带着如意郎君,
怀里抱着胖嘟嘟的娃娃,
回娘家“拜新年”。
仕女娃娃年画里,
美人温婉,娃娃可爱,
呈现出农耕时代百姓们朴素的审美观。
《榴开百子》 高密扑灰年画
潍坊市博物馆藏
这是闺秀房门画,又称美人条。据《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后来简称作“石榴”。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满足了人们的生育崇拜心理,成为象征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吉祥物。高密“扑灰年画”用扑灰的方法起稿,完成扑灰年画一共需要20多道工序,起稿方法的特殊性造就了扑灰年画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儿童乐境》 杨柳青年画
天津博物馆藏
《瑞雪丰年》 杨柳青年画
天津博物馆藏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此图绘雪霁天晴,一片银装素裹,孩子们在院子里扫雪 、打雪仗,玩耍嬉戏;一妇人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所吸引,出来观看雪景。
《九九消寒图》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琴棋书画》 清末民初 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藏
万物复苏。
农耕社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的关键在春。
过了年,立春就近了。
此时农家张贴历画《春牛图》,
传达出期盼来年
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心愿。
《春牛图》 杨家埠年画
山东美术馆藏
《民国二十一年发财春牛图》 桃花坞年画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仕女游春》 年代不详 杨柳青年画
天津博物馆藏
元宵节
古代也称上元节
人们常通过赶庙会、吃元宵、
赏月亮、放烟花、
闹花灯、猜灯谜等形式庆祝。
《十子闹元宵》 杨家埠年画
山东美术馆藏
《庆赏元宵》 清 高桐轩绘 杨柳青年画
天津博物馆藏
节日里,古人有什么娱乐呢?
看戏听曲,恐怕是古代老百姓
顶难得的赏心乐事了吧!
“怪是史书收不尽,
故将彩笔补奇文”,
传统文学的积淀,
明清小说的繁荣,
推动了故事年画、戏出年画的发展,
买幅年画就能“看大戏 ”啦!
《白蛇传》 年代不详 杨柳青年画
天津博物馆藏
《三国连环画》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具有极强故事性内容的主题
是年画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仅能观画艺之美,
还能感神话之奇,
体历史之重,品戏曲之妙。
《踏雪寻梅》 清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大闹满春园》 清末民初 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藏
《天水关诸葛亮收姜维》 民国 桃花坞年画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监制:王秋鹏
审核:董海涛
编辑:孙小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