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买房“假离婚”,律师提醒注意四大风险_离婚_财产_分割

近年来,为了应对购房、拆迁补偿、孩子上学等相关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假离婚”。夫妻双方一分为二,企图为整个家庭谋得更有利的局面。近日,上海市的一对夫妻为了解决孩子转学的问题,选择了假离婚,将“假离婚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这一话题再次推入大众视线,那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假离婚可能面临的风险,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后。

风险一:可能“弄假成真”

假离婚通常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一方以假离婚的形式欺骗另一方,并且在假离婚的过程中进行了财产分割,离婚后却不履行承诺的状况;二是双方通谋离婚,夫妻双方为了达到预先的目的而是故意串通欺骗婚姻登记机关,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行为。但是不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只要领了离婚证,夫妻双方在法律上就已经是离婚状态了,是不能强制双方复婚的。

因此,如果在假离婚后,一方拒绝复婚,在法律上也是没问题的。

风险二:可能“人财两空”

离婚通常会伴随着财产分割,不论是真离婚还是假离婚皆是如此。因此,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弄假成真”的基础上,双方对于财产分割签署的离婚协议对双方也都是有效的。

之前就有一个非常“惊险”的案例,也是上海一对夫妻,为了买学区房办“假离婚”,签订了《离婚协议》,约定了财产分割。没想到买好房后,妻子却不肯复婚了。于是丈夫将妻子起诉,最后法院的判决结果是,离婚有效,但是财产分割的内容无效。

类似的假离婚案件,通常都会认可离婚和财产分割的内容都是有效的。在这个案子中之所以认定无效,是因为丈夫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双方办理离婚登记是为了购买学区房,不然可能真的要“人财两空”了。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离婚财产分割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会变成个人财产,即使复婚,财产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计算,也就是说会算成是个人的婚前财产。

所以,即使是双方约定好的假离婚,也要留个心眼,在莫大的利益面前,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

风险三:可能面临较高的政策风险

前些年,很多人利用假离婚来达到购房的目的,但是近几年来,很多城市已经在政策上将该漏洞补上了,即使夫妻双方离婚了,依旧受到限购政策的限制。例如:南京市明确规范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2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所以,大家在假离婚企图达到某些目的之前,不妨完整地了解下当地最新的相关政策,别到最后努力努力白努力。

风险四:可能承担行政或是刑事责任

假离婚需要注意分寸,虽然目前法律上对于假离婚的行为没有出台相关限制和惩罚。但是如果在假结婚中涉及到伪造、变造离婚证等行为,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假离婚可能存在的风险,老王奉劝大家,轻易不要假离婚,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要做有风险的事。一旦假离婚,很多事情都会陷入不可控的局面。

如果一定要通过离婚来达到某种目的,建议大家先充分了解当地的相关政策,保险起见对于财产分割相关的约定最好私下签署书面协议,明确写明这个协议里的约定优先于离婚备案协议中关于财产的约定。如果对于离婚房产分割,您有不懂的问题欢迎留言或者私信老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