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广东,倭寇之乱:构成与来源(101)_日本_倭寇_海盗

倭寇为害广东甚剧,但倭患真的是飘洋过海来的日本人吗?

当然不是。

从侵扰广东的倭患来看,有时动辄成千上万的倭寇,已远远超出日本国力可以承担的范围,广东倭患的组成,一定有着更加丰富的来源。

首先,明朝中前期的倭寇,确有相当大的比例来源于日本。

日本武士结队到中国沿海劫掠,也有着深层次的社会背景:

元朝在1274年及1281年两次发动对日本的海上攻击,虽未完全攻陷日本,但对日本西北、西南区域仍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日本各阶层对中国存在极大的戒备心理,经常性地派出军事情报人员到中国的沿海及朝鲜沿海进行小规模登陆,进行军事情况侦查或破坏;

日本在1330至1380年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以及随后的1470至1570陷入长达一百年的战国动乱时期,最混乱时,面积小于中国云南省的日本国,由66个大名分而治之,相互攻伐,兼并战争不断。虽然大多数战争规模仅限于“村长级别”的百十人,但长达一百年的动乱,出现了很多的流浪武士及落魄贵族,将到中国劫掠一番当成人生的最后赌注。

关于日本的战国时代,大家可以看一部黑泽明导演的电影《乱》,了解一下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

战国时期日本的乱象

日本的西北与西南,都远离日本的政治中心,中央控制力弱。一个统一的日本官方,是不会纵容武士集团对中国沿海进行劫掠的,完成可以通过正常的朝贡、勘合完成商业交易,而且不会激怒中国政府。但一个分裂的无力的日本中央政府,无法对各地的大名做出有效的约束。

展开全文

日本的战国时期,66个村长级别的大名相互搞兼并战争

其次,倭患有相当一大部分是中国境内的山贼与海盗的勾结:

中国官方很早就知道所谓的倭寇多数是山贼与海盗的整合,只不过日常公文中,习惯性地将来自于海上的劫掠记在倭寇头上。

明朝的地方志有过总结:山贼来去如风,倭寇为害最剧,海盗祸害绵长。包括一个与倭寇勾结的巨匪名单,官方也都有详细的情报,如祸害闽粤的福建诏安大盗吴平、曾一本;潮州的林凤与林道乾,漳州的海盗头子刘香。

中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以来都是海盗的温床,从明初的张士诚、方国珍一直干得都是亦盗亦商的勾当,有利则私通番舶,无事则挺身为盗,这里的人民群众干不了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干海盗倒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

广东汕头的南澳岛就是明朝时最大的一个海盗窝点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的萌芽都出现了,对外通商,国际贸易盛行,广东广州、福建漳州、广西廉州都有大型的造船厂,有这样的生产条件,不能正常的用于通商,就只能非正常的用于走私与海盗。

明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的百姓逼良为盗。浙南、闽粤一带,山多地少,特别是福建,田地太少,就算是现代,都是80%的人口住在海边,天生的过不上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天生的就是要以海为田的,现在"片板不能下海",那就只能当海盗了,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明朝政府的禁海令逼反了一波人。

禁海令下,海外的众多岛屿荒凉,成为海盗与倭寇的天然窝点,政府放弃了对这些地方的管辖权,那等于变相地放任倭盗独自坐大 。

最后,倭寇不单单是日本的浪人对中国的劫掠,还包括了安南(越南)、佛朗机(葡萄牙)等海盗的助攻。

广东与广西的漫长的海岸线上,原来就有长期生活在船上的疍家人,就是早期就是被中国南北朝时期被陈霸先打败的卢循残余。这些疍家人长年生活在海面上,不容于陆地政策与居民,其首领与安南国勾结,成为祸害广东沿海的主力。

佛朗机(葡萄牙)人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地方志,是1518年佛朗机登陆广州怀远驿,冒充满剌加(马六甲)到大明朝贡。被识破退回时,仗着手上的铳炮,一路搞些劫掠的勾当,后来干脆与海盗及倭寇勾结起来,干起了登陆则为商,下海则为盗的勾当了。

大海商王直将火铳卖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统一。同时借硝石贸易大发其财。

总体来讲,无论是倭寇还是海盗,他们都是由于国内的政策或自然环境让他们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本身又处于海上交通发达的地方。

了解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倭寇的构成,各位对平息祸害中国沿海近300年的倭患有什么高招啊?

上文部分借鉴了崔文超:明代广东倭寇、海盗时空分布特征 ,特此鸣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