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七类人员不参与调整,是哪些人?_养老金_人员_调整

3月6日,新华社受托发布了《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明确2023年政府工作有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既然财政已经有了预算,因此养老金调整将很快进入实施阶段了。

不过,2023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确实有七类特殊的人员不属于调整范围。具体是哪些人员呢?

第一类人员,2023年以来刚刚退休的人员。

看一下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基础养老金部分的因素是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退休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一般都会有所提高,因此2023年以来刚刚退休的人员如果使用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的话,也会比去年退休人员使用上上年度社平工资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一些。这样待遇就有所平衡了,因此不参与养老金调整。

第二类人员,今年养老金调整前去世并已经办理了丧葬抚恤待遇领取的人员。

每年养老金调整到位的时间一般都会在6月底或者7月底以前。但是,养老金调整开始的时间是统一从1月1日开始,这个时间实际上已经过了大半年了。

在养老金调整到位以前去世的人员,养老金会发放到去世当月为止。理论上说,现在领取的养老金只是临时性养老金,应当进行调整。但是如果其家人为其办理了丧葬抚恤待遇领取手续,养老保险关系就终止了。这种情况下,也就不会有差额补发了,不参与养老金调整了的。

展开全文

第三类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

其实每一年的养老金调整,调整通知都称为《关于某年度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所有前提范围是退休人员。退休人员一般指的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的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中低收入群体建立的一种福利性保险制度,以国家补贴为主。待遇领取人员,实际上是不属于退休人员的,国家统一使用的表述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

第四类人员,被判处缓刑等情况的退休人员。

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2001年《关于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有关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明确指出退休人员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这实际上也是凸显了对违法犯罪人员的一种惩罚。

第五类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等情况的人员。

同样是按照2001年劳动部办公厅文件,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养老金会停止发放。服刑期满后,才按照服刑前的标准发给基本养老金,也就是不参与服刑期间的养老金调整。

第六类人员,被宣告失踪的退休人员。

根据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通知》,下落不明超过6个月,其亲属或利害关系人申报失踪或户口登记机关暂时注销其户口的,养老金应当停止发放。这种情况下不会参与养老金调整。

第七类人员,未按时参加养老金资格认证的退休人员。

按时参加养老金资格认证是退休人员应尽的义务。如果没有按时参加,养老金会暂停发放,更谈不上养老金调整了。不过,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大数据认证作为辅助手段,人们可以在日常的就医、交通、银行、电话等各种实名认证方式,代替作为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手段。像山东省潍坊市2022年静默认证率高达96.94%。

没有通过养老金资格认证的老人也不用担心,如果个人通过现场或者刷脸认证通过以后,养老金会重新补发,也会重新补调。

以上就是七类不参与养老金调整的人员,尤其是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个人一定要注意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