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秦始皇死后睡在水银河里,是真的吗?_寡妇_丹砂_司马迁

这个传说应该是来自于司马迁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那么司马迁的说法可靠不可靠呢?对比,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考察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地质矿产部的工程师与研究员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数次汞量测量的工作。测量结果显示,秦始皇陵出现了“汞异常现象”,范围高达12000平方米。可见司马迁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无疑也证明了这个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大面积的水银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被称作中国历史上首位女企业家的人物——巴寡妇清。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巴寡妇清有所记载,这里笔者就简单转述一下。巴寡妇清,即巴地有名叫怀清的寡妇。怀清夫家世世代代经营丹砂矿业,富可敌国。怀清虽然后来成了寡妇,但是依然将家业打理得很有条理。同时遇上难事,她还懂得用钱开路,以此保护自己。秦始皇听说了怀清的事迹后,大为称赞她的坚贞,并特意修筑了一座“女怀清台”来表示自己的敬意。最后司马迁总结到:寡妇清凭借自己的财力,获得秦始皇的敬重,并由此名扬天下。

对于司马迁对寡妇清的有关记载,有一些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他们误以为秦始皇之所以敬重寡妇清,是因为忌惮她的财力与军事实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实力上,寡妇清即便再强大也不可能敌得过能够横扫六国的秦国。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嬴政统一天下后,又在继续不断地削弱地方豪族的势力,所以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他不可能单独放过寡妇清。

展开全文

难道事实真如司马迁所记载的那样,秦始皇之所以为寡妇清筑台,只是为了表扬她的贞节?不然。要知道在秦汉时期,社会对妇女的贞节要求并没有后来的那样严苛,即便寡妇再嫁也不是什么让人接受不了的大问题。何况,秦国的统一战争造就了多少寡妇,嬴政没有理由唯独就褒奖寡妇清一人。

事实上,背后的答案就藏在司马迁的记载中。前文笔者转述到——寡妇清深谙“以钱开路”这一套,而这也是怀清一个寡妇能够左右逢源的秘诀。但更知道注意的是寡妇清世代经营的丹砂矿业,因为丹砂正是提炼水银的原料。这就能解释为何秦始皇会对一介寡妇另眼相看了。因为寡妇清就是以向秦始皇输送丹砂的代价,获得了最高权力的庇护。

接下来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寡妇清家到底有没有丹砂矿,这个丹砂矿又地处何处?既然司马迁称怀清为巴寡妇清,那么我们首先就得将大致范围确定在巴郡。但这个“巴”应该不是单单就指巴郡,而应该也包括了巴郡周边的大片范围。从史书记载和巴渝地区地质脉络的发展来看,重庆市南到贵州省东北部这一片的大部分丹砂矿都曾隶属于寡妇清。可想而知,寡妇清“富可敌国”的说法恐怕真不是吹的!

这下秦始皇陵水银的来源地是搞清楚了,可是把大量的丹砂从川贵运到陕西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毕竟走“蜀道”向来就是难于上青天的。但是尽管道路非常艰险,川陕之间还是有几条道可走的。其中,米仓道和子午道南北一线全程不足300公里,应该是两地之间距离最短的一条路线,秦始皇运砂很有可能就是走了这条道。

我们可以看到仅水银一项,就耗费了秦始皇如此大的精力,难以想象他为了打造如今这般举世罕见的皇陵,到底是怎样的煞费苦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