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秦始皇确实功绩最大,但同样商纣王与隋炀帝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同样是有功有过的君王。秦始皇在用治理秦国的方式来治理天下,在当时生产力不够的情况下,步子迈太大。仅仅从当时生产力来看,郡县制是不如封建制,郡县制需要建立大量的驿站,保证政令传达,但当时生产力跟不上,反而是引起民怨。但郡县制则是改变了后世王朝的认知,走出统一的路子与认知。
另外再看钱穆总结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能发现每个朝代都是在前朝制度进行变革和更新,即便到了清朝,也能看到秦制的影子。而且在教科书中,对秦始皇的推崇也是非常高的,只是功过显著,但不存在突然之间推崇秦始皇的。
这也说明当时帝辛的一些改革政策触犯了大奴隶主的利益,而从周文王开始就敏锐的抓住了这个矛盾并加以利用,到了武王时期顺理成章的发动了叛变,一举夺取了天下。
展开全文
三征高句丽,以隋朝的体量和出动人数来看,不胜就是败啊。第三次征讨,一路上逃兵就已经很成问题了,高句丽表面上投降,实际上对隋炀帝的入朝觐见命令置若罔闻,所谓的投降并不是真正臣服。
当然,不可否认,这一行为确实残暴,但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也有一定的道理。秦的大一统是一种文明的一统,类似亚历山大、阿拉伯、奥斯曼、蒙古之类的帝国。战国时六国有各自的文字、各自的语言,六国建国有几百年甚至千年,跟以后的中国一统不一样,后面的与汉朝同化圈一统很容易,但是统一周边的异族、内部的蛮族都很难。
内部的蛮族是自治的,几千年的时间才整合起来,难度不是一个级别。秦始皇死之前一直在尝试得民心,建立个人崇拜,秦始皇确实用大一统开创了中国的传统,但就是七国融合时间太短且秦二世能力太低,否则秦朝确实会更长寿。
秦始皇确实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啊,书同文车同轨,筑长城,千秋功业,只是在当时行事有点极端导致人民怨恨。汉武帝干的事儿跟他也差不多,打垮匈奴,开疆扩土打通丝绸之路,把华夏文明远播他方,但是到汉武帝后期也一样是耗尽国力。不同的是汉武帝后事料理得好,大权交给霍光,休养生息。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篡改遗诏,杀掉扶苏,搞得群雄逐鹿。要扶苏能够顺利上位,就没有汉朝什么事了。
参考资料:
《史记》《隋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