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三国时期的投降礼仪是如何执行的
- 微子作为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何要离开殷商投靠周武王
三国时期的投降礼仪是如何执行的
每天分享一点儿历史上有趣的人事物,先【关注】不迷路!——史海扑通
三国时期比较有仪式感的投降就是蜀和吴灭亡时,国主刘禅与孙皓的投降。其他诸如军阀、诸侯之间的吞并,失败者一方的投降多半都比较简单,没啥正规的仪式,所以这里主要聊一聊刘禅与孙皓的投降。
公元263年,邓艾大军偷渡阴平,杀诸葛瞻父子,直抵成都,刘禅在谯周的劝说下,决定投降。据《三国志》中记载,“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这里就提到了两个投降礼仪,一个是“面缚”,另一个是“舆榇”。
“面缚”指的是把手反绑在身后,出城投降,“舆榇”的“榇”是棺材,带着棺材投降,表示愿意受死。这是投降的一方,受降的一方所对应的就是“解缚”与“焚榇”,就是亲手把投降者的绳子解开,烧掉棺材,接受投降,表示宽宥投降者的死罪。
所以刘禅的投降场面就是,刘禅率领太子和百官,反绑着双手带着棺材到达邓艾的均有门前,邓艾亲自帮刘禅解绑,烧掉棺材,礼成。
同样的吴主孙皓的投降也是一样的,王濬是受降方代表,接受孙皓的投降。“王濬最先到,于是受皓之降,解缚焚榇,延请相见”
“面缚”和“舆榇”这两个仪式也不是三国时期特有的,而是承袭了古礼,早在《左传》中就有明确关于“面缚”、“舆榇”、“解缚”、“焚榇”的记载。除了进行这两项投降礼仪之外,投降前会先提交投降书,投降后会交接印绶、人口登记薄、财务等等,属于政权的完全交接。
刘禅和孙皓投降后就移居洛阳,好在晋朝的皇帝司马炎是不杀降的,还赐予了爵位和俸禄,刘禅封为安乐县公,孙皓封为归命侯。
微子作为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何要离开殷商投靠周武王
微子离开同母兄弟纣王,是因纣王昏庸残暴,沉迷于酒色,为苏妲妃造肉林酒池,重用奸丞,导致比干成相挖心,姜皇后剜目。更有敲骨念髓,剖腹念胎。大丞微子屡次相劝无效,远离商朝纣王,去投奔隶属于商朝的一个诸侯国。周武王姬发,重用贤才,在姜子牙的扶助下,推翻了商朝纣王统治,建立了周朝,使国家经济复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