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一身正气,宁死不降元,为何却支持自己弟弟投降元朝?_元朝_自己的_投降

很多人想必都知道,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了民族大义率军反元,宁死不屈。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文天祥还有一个选择投降元朝的弟弟。当然,文天祥的弟弟是贪生怕死的人吗?其实,他选择投降元朝是有原因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人讲究仁义道德,讲忠孝。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忠孝很难兼得,这就需要人们做出取舍。对此,文天祥选择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那就是忠义。文天祥的弟弟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与母亲一家投降元朝,为孝救母亲一命。而这也说明了生多个孩子的好处。如果温家只有文天祥一人,他恐怕很难做出选择。

文天祥,冀州庐陵富川(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年反元英雄,也为南宋存亡立下汗马功劳。但文天祥无法以一己之力抵挡元朝军队,于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被俘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忽必烈非常欣赏文天祥,出任中书丞相。然而,文天祥义正言辞,宁死不屈,最终被杀。

而文天祥的弟弟就是比文天祥小一岁的文璧。文弼在徽州时,遇到了强大的元军。温璧分析了现在的形势,觉得南宋完了,于是开城投降,当了降将。后来,温璧当上了临江路总管和元朝巡抚,救了全家人的性命。文弼一个人做了元朝的官,文氏却一直隐匿不官。

展开全文

或许,正是因为文天祥这样的比较,很多人对文璧不屑一顾,认为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当时有人赋诗讽刺他:“江南看西山,兄难弟难,可惜梅花如物”。在心中,南枝暖北枝寒。”西山指温氏兄弟。文天祥字文山。璧名文喜。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文天祥其实是了解这个弟弟的。他曾在给三弟文章的信中说得很清楚:“忠死忠孝,姬也隐。”文天祥在写给文弼养子文生的信中也说:“你的生父(文弼)和儒伯(文章)为全族所崇拜,但忠孝……”

也就是说,如果文笔没有牺牲自己的名誉,说不定温家就会面临灭门的惨剧,说不定整个徽州城都会被屠戮殆尽。

如果是这样的话,或许文天祥在壮烈牺牲时会犹豫不决,或者至少会因为没有尽到孝道而后悔莫及。虽然从古代伦理道德的角度看,文弼与他的兄长相比还不够伟大,对君主也不够忠心,但人们都称赞文弼是“孝义绝伦”。

另外,文弼虽然选择了投降,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不会被人诟病,因为他在任临江道长的时候,也努力安置过战后的流民,是个好官谁关心人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文笔的选择也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至少问心无愧。

参考资料:《文丞相传》、《宋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