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不决问周瑜(为什么说内事不问周瑜,外事不问张昭)_孙权_投降_不决

本文目录

  • 为什么说内事不问周瑜,外事不问张昭
  •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回周瑜,孙权为什么不听托孤之臣劝降
  •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吴国是否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历史上真有其语

为什么说内事不问周瑜,外事不问张昭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很有名,至少它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记住了那个,无能的投降派——张昭。但很遗憾,孙策在临死前对自己的弟弟孙权说的这一金句,是大文豪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杜撰的。

那么历史上,孙策死前最担心些什么?最信任是谁?他到底有没有过托过孤呢?让我们在这里不妨开一开脑洞,用思考和想象力来复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孙策早年投奔袁术,他不是嫡系,所以在袁老板那里呆得也不舒服,于是带上五、六千人去江东讨生活。结果呢,他小宇宙爆发了,不出两年的光景就平定了江东五郡,那一年是公元196年,而他才22岁。

或许是天妒英才吧,四年后,即公元200年,孙策外出打猎时遇刺,几天后身亡。他死的很突然,年仅26岁。他弟弟孙权继位,那年孙权19岁,这虚岁,换成周岁是18,如今参加高考的年龄。首先我们先看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其中提及孙策遇刺身亡这事,说得很简单,只说“(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记述了孙策去世前的一些细节。

(孙策)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这段里提到了孙策对张昭交代了下后事,看来所谓的托孤上存在的。

这里孙策对张昭说的意思大概是,扎根吴越,坚守三江,静观成败。对孙权说的意思大概是,你打仗不如我,但管理国家有一套,我不如你。

从表面上来看,这倒像是孙策在为张昭和孙权打气。你去想,孙策遇刺时才26岁,那个年纪的人,是不大会考虑继承人的问题的,因而平常指挥管理拿主意的事,一定会事必躬亲。而张昭和孙权,大概也不会想过,去接一个26岁的年轻人的班,因而会有些发懵。而孙策自知死期将至,所以为他们鼓励打气似乎也说的过去。

孙策遇刺时是脸上中箭,很重,但也不是立刻毙命,因而有时间考虑下遗嘱,和江东的未来。

他对张昭说,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观谁的成败?自然是江北的成败,那时孙策的老东家袁术,一年前刚刚去世,江北局势自然未定。而也在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对阵官渡,那场历史有名的大战即将爆发,但孙策是不会知道结果的。

而江北的成败定下来后,东吴下一步要怎么做呢?孙策没有说,但出路无非两条,其一谁统一了江北跟着谁走,良禽择木而栖;其二江北统一了,江南做好拼死一战的准备,有如后来的赤壁之战。但我更觉得,前一种理解似更合理,如果好坏都是拼死一战的话,那还有什么成败可观?

而从孙策对孙权的嘱托中,我们似也可以看到,孙策对孙权军事才干的担忧,他这话,更像是说,“老弟,把这嘎的地方保住就行了,你可千万别外边满处招事儿去啊”。

从《孙策传》中,我们得到两条信息,其一孙策去世时只有张昭在身边,其二孙策让孙权安于收成,举贤任能,加强区域内管理。

那么周瑜那时在哪里?

《周瑜传》中说他在这事之前,“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总之干了一大堆的事情。听说孙策薨了,他是“将兵赴丧”,这个动作很有些玄妙。

那么孙策死前是未见到周瑜的,那他死前是否想到了周瑜,并留下遗嘱呢?应该也没有。从他劝孙权防御为主,潜台词里是否就有着,切勿在周瑜的领导下军事冒进呢?

那孙策死前最担心的是什么?

是江北的局势吗?那也仅是观望一下而已,别招惹人家就行了,这个不难。

如此一来,好像江东太平无事了,19岁的孙权小哥可以踏踏实实地做他的土皇帝去了,真是这样吗?

《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中,裴松之在注释中引述了《吴历》中的一句话: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与《孙策传》中,孙策忍着剧痛来和张昭纵论天下,并在临死前夸奖一个十八周岁的孩子有治国理政经验相比,裴松之引述的这一句,倒更有人情的温度,它更像句实在的遗嘱,人都要死了,哪还有那些漂亮话。

这句的前一句,不应只理解为客气话,对孙策来讲,临死前他是对孙权的能力有所怀疑的,他认为当前稳固政权基本盘是大事。政权基本盘不在了,还有什么可留给孙家的呢?再有遗嘱中似乎也赋予了张昭某种接班的正统性,而这似乎也是让后来的吴主孙权所忌惮的。

那如何理解后一句呢?易中天先生认为,孙策的意思是,在江东呆不下去了,那就哪来回哪,(个人认为,这也再次印证了,江东在孙策心中是极不稳固的,存在着撤出的可能)。那撤到哪?自然是西边的淮汜,孙策是从那里起兵的,那里也是最初那五千将士的老家,回到那里做什么?自然向那里的统治者臣服呗。

那孙策遇刺时江东时局怎样?它真的安定吗?

《吴主传》中纪录了一段,孙策死后,张昭对孙权的劝慰,那时孙权大哭,张昭便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的话,“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其后《吴主传》中也大概介绍了下孙权继位时的江东局势,“是时,唯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你去想公元200年,距离孙策统一江东只过去了4年。孙策只带了五、六千人就拿下了江东,一方面说明孙策英明神武,能征善战;另一方面也说明,战争强度很低,当地士族的根基并未触动,社会结构保留完整,面对孙家的短暂统治,观望着的江东士族子弟才是沉默的大多数。

那么这些江东士族真的服从孙家的领导吗?

从孙策的遇刺,我们就应能感受到江东子弟沉默中的,暗流涌动。而前边提到的周瑜,他是从前线“将兵赴丧”而回,这个举动很有些反常。但从周瑜对孙权果断地施下君臣大礼来看,应该认定周瑜是没有异心的,那他带兵而回,很有可能就是对江东动荡局势的一种担忧。

那么如何处理当时的社会动荡呢?孙策临死前的判断是很清醒的,他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张昭,这也是孙策对张昭的一种信任。其实他对张昭的治国能力也是存疑的,所以才会嘱托他,实在不行就缓步西归,回到老家去,给那五千兄弟一个交代,而真要回到老家,这个带头的领袖姓不姓孙还重要吗?

而对周瑜,孙策也是不感冒的,甚至还有些担心,担心他过于急进,因而嘱托孙权,凭借三江之险,守住吴越之地就好了。

而其后事态的发展却如他所预料的一样,不出八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紧接着就与江东对峙到了赤壁。而这八年里,张昭的工作是非常优异的,他基本平定了江东动荡的局势。为东吴能全心地投入到赤壁之战中,提供了一个基本平稳的社会基础。只是张昭依旧怀疑,当前江东时局的稳定,因而面对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操,他和满朝堂的江东子弟官僚一样,希望孙权效仿荆州的刘琮,投降曹操,而这不也正是孙策遗嘱中提到的万不得已下的“缓步西归”吗?

而周瑜呢,他果真是个主战派,撺掇孙权以五万兵马,与曹操号称八十万,实际的二十万兵马拼死一搏。这是一次为维护孙家统治利益,而压上东吴国运的巨大的军事冒险,历史的精彩就在于,大部分这样的冒险是失败的,而这次,周瑜、孙权成功了,赤壁之战也以他们的精彩而被载入史册。

如此孙策的预言和张昭的地位就尴尬了,以至后人开始怀疑张昭的能力,甚至开始怀疑孙策的能力。《三国演义》中的大英雄,都是神一样的存在,我们只看到了神们能征善战的潇洒,却看不到他们治国安邦的困扰。于是后人在揣度孙策的遗嘱时,便一厢情愿地认为不应漏下赤壁之战中的神人周瑜的。

于是,便有了那句千古金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战争啊,战争!你哪来的美好?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回周瑜,孙权为什么不听托孤之臣劝降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为什么不听托孤之臣劝降?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是孙策托孤于张昭与周瑜时对孙权说的一句内心话,其大意是说,国家内政方面的大事遇到疑难,无法决策时,可以多问问张昭;国家外交、对外战争等方面的事情,如果一时决心难下,可以多听听周瑜的意见。

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正史没有记载。不过,《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吴历》的内容,说得更透彻。

孙策对张昭说:“如果孙权没有能力承担大事,您就可以取而代之。”

不过,自始至终,张昭既没有取代孙权,孙权也不会让张昭取代,孙权有自己的主见,很少受到张昭的左右。

对于投降曹操这件事情,尽管当时很多人慑于曹操的压力,以张昭为首的大多数人都劝权投降曹操,孙权尽管犹豫不决,最后还是采纳鲁肃的建议,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赢得了赤壁之战。

孙权为什么没有采纳张昭投降曹操的建议呢?

山野老人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投降不符合孙权的利益。

当时,曹操号称统帅八十万大军下江南,要与孙权“会猎于吴”。孙权江东人士对此“莫不响震失色”。

以张昭为首的一大批官员极力劝说孙权投降曹操,这个时候,鲁肃对孙权说:“东吴所有的人都有可以投降曹操。我鲁肃也可以投降曹操。我投降曹操后还可以做官,只有我努力,官还会越做越大。要是您投降曹操,还能有今日这般的地位吗?”

由此坚定了孙权抵抗曹操的决心。

二,主战有一定的市场。

尽管东吴大多数官员主张投降曹操,但是仍然有人主战,主战还有一定的市场。

哪些人主战呢?以周瑜、鲁肃等为代表的的武将主战!

自古以来,就有文官主和、武将主战的说法。

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有文官主和、武将主战的说法呢?

对于这一点,《红楼梦》中人,贾宝玉说得最透彻。

下面是贾宝玉与袭人的一段对话:

贾宝玉说“人谁不死,只要死得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也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贾宝玉这段话看似胡言乱语,实则是作者借贾宝玉之口,道自己的心声。

对于投降曹操,对于赤壁之战,无论是主和或主战都如贾宝玉所言,存有私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文官为了保命,武将是为了成名。

历史上主流声音都是赞扬孙刘联合,抵抗曹操的。

实际上,历史上对于赤壁之战,早有杂音。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就说,如果当时孙权采纳张昭的建议,投降曹操,国家就会早一天实现统一,百姓就会少遭战难之苦。

孙权、刘备等人为了一己之私,毁了国家统一大业!

如果孙权、周瑜、鲁肃等为了国家统一大业,顺应历史潮流,也许正如裴松之所言,国家会早一天统一,百姓会少遭战难之苦!

三,怎样对付曹操属于外交问题。

孙权不采纳张昭投降曹操的建议,并不是孙权违背了孙策的遗言。

是否投降曹操属于外交、战争等范围,按孙策遗言,属于“外事”,是周瑜管辖的领域,所以鲁肃建议孙权征召周瑜,听取周瑜的建议。

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将在鄱阳湖训练水兵的周瑜连夜召回。

周瑜主战,与孙权的想法一致,所以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并任命周瑜为都督,筹划、指挥开战。

综上所述:孙权不采纳张昭的建议,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主要是为了一己之私,逆历史潮流而动,由此毁了国家统一大业!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吴国是否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首先明确我的观点,凭张昭和周瑜的本领与容人之量绝不可能帮助吴国一统天下。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我们先谈谈张昭。先说一下张昭的优点,他于周瑜最大不同的地方是他的胸怀非常宽广。在东汉末年,张昭的名气就非常大了,被徐州太守陶谦得知,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请他出山,而且给他一个不小的官职,但是张昭觉得陶谦不是一个明主,不是一个胸有大志,放眼天下的人,觉得自己跟着他干亏了,于是再三拒绝,没办法,陶谦实在是想把张昭据为己有,为自己出力,于是亲自到张昭家里好几次,但是张昭见也不见,把陶谦惹恼了,派人监视张昭,限制他的自由,不让他跑远,也不让他离开自己的地盘,把张昭折磨得不轻。后来张昭投奔孙策,得志后,在得知陶谦病死,非常悲痛,亲自写了一篇悼文,怀念陶谦。再一个就是张昭的管理地方、处理政务的本领确实非常高,有手段。孙策才到江东时,百废待兴,放开手,把许多政务交给他处理,结果得到了江东上至官吏下至百姓的一直好评。但是最致命的是张昭是一个投降派,当曹操率领大军攻打江东时,张昭就是投降派的头领,力劝孙权投降,被孙权所不齿。这就是张昭不可能帮助吴国统一全国的最大原因,你想,碰到困难,不是想办法克服困难,而第一个念头就是投降,他能成大事吗?我们再来谈谈周瑜。周瑜少年英雄,家中富有,跟随孙策,不离左右,特别是在赤壁之战中,对孙权说,我们都可以投降,而且投降后还可以做大官,唯独你不可以投降,投降后,曹操必杀你,以绝后患。就这一句话,帮助孙权下定决心,当机立断,抵抗曹操。而且制定计策,打黄盖,骗蒋干,联合刘备,火烧赤壁,打败曹操,立下不世之功。但是此人心胸狭窄,十分难以与人相处,特别是看到比自己高明的人,容不下,所以在与诸葛亮较量之下,落于下风,心中有所不干,但是苦于无计可施,心中憋出气来,一病不起,被活活气死,你说,就这个胸怀,能成大事吗?

所以,综上所述,由于张昭的遇难而退,周瑜的狭小胸怀,使他们不可能帮助吴国统一天下,这就是我的见解。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历史上真有其语

历史上孙策临死前没有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只将孙权托孤给张昭一个人,无论内外事都只问张昭,没有周瑜什么事。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山中打猎时遭遇刺客,身受重伤,不久去世。去世前,孙策让18岁的弟弟孙权继承自己的位置,将孙权托孤给张昭,情形几乎和刘备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完全一样。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孙策对张昭说,如果孙权不能承担大任,张昭可以取代孙权的位置。孙策对张昭多说的话,和多年后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几乎完全相同。只不过孙策托孤张昭的名气,远远不如刘备托孤诸葛亮,这段事迹大众知名度不够高。

(孙策托孤张昭)

孙策还让张昭在事不可为之时可以放弃江东政权的割据自立,归顺中央政权(当时孙策也不知道曹操袁绍谁会胜利),保全孙氏家族。张昭后来在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其实也不违背当年孙策的托孤方针。

当然,孙权是个比刘禅强力的多的君主,年纪大后逐渐实际掌握大权,不像刘禅在诸葛亮生前完全没有揽权心思,即使诸葛亮去世后也长期不争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