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打开两分钟读史。
总有人说四川人是湖广人的后代,尤其是四川有些地方的方言,简直和湖北某些地方一样样的。
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是有大规模人口从湖广迁徙到四川的案例。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一共发生过2次。
第一次发生于明朝初年;
第二次才发生于清朝,持续时间是从顺治到乾隆年间。
首先,湖广到底在哪里?
作为一个行政单元,湖广出现于明朝时期,当时明朝曾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流域设置了“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它的辖境是湖北、湖南二省的全境。
明朝灭亡后,清朝继续了明朝的地方行政,并将“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改为湖广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继续负责管理湖北、湖南的军政。
展开全文
所谓的“湖广填四川”,也就是从湖北、湖南拨出一部分老百姓,让他们迁徙到四川居住。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共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明朝初年;第二次,才是这里提到的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
时间自顺治时期开始,到康熙平定三藩于1694年发布《招民填川诏》后,开始大规模的迁入。
四川人口也由此迅速增加。1757年,四川人口还只有268万,等到1830年就达到了3495万。
根据清朝末年四川地方的人口统计,“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祖籍为湖广地区的占了总人口的25%。
因此,现在很多四川人,如果追溯祖籍就会发现自己原本是湖南、湖北人。
更多历史文化类内容,欢迎关注@两分钟读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