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接到报警,山东一老人手持双抢,上门收缴却对老人敬佩不已。_日军_鬼子_看着

1996年,山东民警接到一通匿名的报警电话,让民警立马紧张了起来,因为电话那头的人说,一位老人手持双抢!

众所周知,我国对枪支管控十分严格,在不了解细节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民警立马采取了行动,准备对枪支进行收缴。

但当民警被老人一口回绝,并了解实际情况后,不仅没有收缴枪支,反而在场所有民警都对老人敬佩不已,原来老人名叫滕西远,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1925滕西远出生在山东莱芜,一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滕西远家徒四壁,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的父母因劳累过度先后去世。

父母去世后滕西远和两个哥哥,两个弟弟相依为命,大哥和二哥为了养活弟弟们,被逼无奈只能在乱世中乞讨,换得一线生机,过着饱一顿饿三顿的日子。

一次大哥在乞讨的过程中偶然看见了招兵信息,当看到当兵管饭时,大哥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懂事并有责任心的大哥省吃俭用,就为给弟弟们省下一些口粮。

不久后二哥也报名参军了,乞讨地重担一下就落到了滕西远的肩上,滕西远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一讨就是几年。

几年的乞讨生活,让他彻底体会到了乱世的不公,富人的丑陋,尝尽了人间冷暖,滕西远受够了这种在欺凌与辱骂声中,讨生活的日子。

在两个当兵哥哥的影响下,革命的火种早已深深地埋藏在滕西远的心里,他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革命一条路能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莱芜沦陷,日军恶贯满盈,无数无辜的百姓成了日军待宰的羔羊,惨无人道,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弱妇孺横尸当场,血流成河。

滕西远家也没能逃过劫难,小弟弟被活活饿死,堂哥和叔叔被日军抓了壮丁做苦力活,每天都被打得皮开肉绽。

展开全文

滕西远一夜之间经历了人间疾苦,生离死别,国仇家恨瞬间点燃了他早已埋藏在心中革命的火种。

1938年,又矮、又黑、又瘦年仅13岁的滕西远,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八路军的征兵处。

莱东县大队政委刘子正,看着又矮又黑,又瘦滕西远认为他根本上不了战场打不了鬼子。

说道:“你这小孩还没长大,快回家去吧”。

听到这话滕西远一下就急了,他一脸脸委屈,满眼哀求地说道:

“我没有家了,家被日本鬼子烧毁了,我的哥哥都是当兵的,求求你了,让我也去吧,我要杀日本鬼子报仇”。

刘子正看着这个眼神坚定的小瘦子,矮小的身体言语中却透漏出了执着恨意,与勇敢无畏。便点头答应了滕西远的请求。滕西远如愿以偿,成为了和哥哥们一样的军人。

1940年,残暴的日军大肆的扫荡村落,乡亲百姓无家可归,横尸荒野。

体型瘦小的滕西远反应灵敏善于躲藏,它并没有跑远,而是潜伏在村子周围,默默地等待时机,寻找一个杀敌的时机,幸运的是他还遇到了两位战友。

三人守猪待鬼子,发现一个贪婪的日本鬼子,直奔着猪圈里的大肥猪而来,三人严阵以待。

当鬼子举起刺刀刺向大肥猪时,两名战友抓住时机,扑倒鬼子将其牢牢按住,滕术浩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抢过刺刀,眼疾手快直接刺穿了鬼子的喉咙。

此时的滕西远年仅十五岁,但他的心性与胆量,却远超常人,正是他这不惧生死,勇者无畏的心态,成就了堪称传奇的他。

1940年,小鬼子又动了歪心思,日军想通过“治安强化战”的名义彻底消灭八路军。

滕西远所属的第四支队接到任务,要临时组建一支尖刀班,掩护大安全部队撤离,滕西远再次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踏上了最危险的前线。

两军对垒,当时日军凭借先进的武器,压制住了八路军,机枪无情的扫射者,迫击炮狂轰乱炸,看着倒下的战友滕西远心急如焚。

急中生智,滕西远想起年幼时,大哥跟他讲过的,擒贼先擒王,顿时滕西远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凭借体型优势,躲过枪林弹雨,爬到了离日军较近的弹坑里,他压低身体,瞄准日军指挥官,屏气凝神扣动板机,将日军指挥官一枪爆头。

鬼子群鬼无首,乱成了一锅粥,只能撤退。

八路军趁胜追击,发起总攻,滕西远怒吼着冲在了部队最前方,他打光了所有子弹,消灭了几个鬼子。

但一不小心被鬼子的刺刀,刺破了腋窝,滕西远血流不止,痛得倒地不起,敌人觉得它个子小又是个孩子,受这么严重的伤肯定不行了,于是放松了警惕,准备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时,滕西远强忍着剧痛,拔出了刺在自己身上的刺刀,猛然起身,狠狠的把刺刀插入了鬼子的身体,绝地反杀,滕西远一战成名,在这次战役中他杀死了五个鬼子。

同时也荣获一等功,廖荣标将军看着这个瘦小像黑炭一样的孩子,感慨万分,然后亲自颁奖给滕西远,并送给滕西远一把德国产的驳壳枪。

以当时八路军的条件,可不是谁都能有这样一把配枪,所以这把枪对滕西远来说意义非凡,给了他的鼓励,让滕西远的革命精神更加坚定,也是滕西远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最好证明。

1947年7月,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展开对峙,为了支援主战区,栗裕决定带领华东野战军,的四个纵队向南麻地区,国民党整编第11发起攻击,牵制敌人分散敌人火力。

此时的滕西远,已经经历过数次战斗,早已在枪林弹雨中磨练成一把利刃,担任炮兵连长,再一次冲到了战役的最前线。

一天滕西远例行查哨时,突然发现山沟里出现了一支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军队,大约有不下两百人,而且敌人有重机枪,而反观滕西远这边却只有两人,武器也只有一把手驳壳枪,和一把长枪,和三颗手榴弹。

滕西远心里时分清楚,如果让这批敌人继续向前推进,那么正在休整的整只军队都回遭殃,此时的滕西远战斗经验以经十分丰富,他知道两个的装备和敌人的火力差距是无法弥补的,强行阻止只会适得其反。

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学诸葛亮,给敌军,摆出个空城计,他当机立断,向山沟里的敌军丢了一颗手榴弹,手榴弹爆炸,敌军慌了,滕西远大声喊到:“放下武器,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善待俘虏”。

不明觉厉的国民党军队,一时愣住了,也不敢轻举妄动,贸然进攻,这时一旁的战友鸣枪给大部队报信,等待支援。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回过味来的国民党察觉到了不对,就在他们准备硬闯时,支援赶到了,炮兵连和警卫连,占据高地优势,大获全胜,敌军伤亡惨重落荒而逃,这次战役,让八路军收缴了一大批武器。

滕西远又一次立功,表彰大会上,栗裕将军,亲自接见了滕西远,他看着眼前这个别名“滕黑子”的年轻人,赞赏有加,亲手授予滕西远一等奖,栗裕将军还将自己佩戴的一把新驳壳枪送给了滕西远,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夸赞滕西远是“孤胆英雄”。给了滕西远极高的肯定,战士们也给滕西远取了个新外号“双枪滕黑子”。

1950年12月,滕西远响应号召,奔赴了朝鲜战场,滕西远也多次立功,一场战役中滕西远不惧生死,面对敌方坦克,滕西远展现了什么是勇者无畏,随着炸药包的爆炸,滕西远声名大噪,被称为“爆破英雄”。

战役胜利后,滕西远过着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的生活,并未对任何人说起他伟大的事迹。

1982年禁枪运动展开后,滕西远本想主动把枪交出去,但当他拿出这两把被擦得发亮的枪时,滕西远犹豫了,他想起了往事,想起了陪他出生入死的战友。

他舍不得,于是滕西远找到了6202部队,主动拿出枪,一五一十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工作人员听到后,十分感动,肃然起敬,于是破例开了一张永久特殊的持枪证,允许滕西远永久的保存这两把驳壳枪。

1996年滕西远持枪的消息被当地有关部门知道,于是民警上门劝说他上交,滕西远颤颤巍巍,的哪出了那张被叠的整整齐齐的持枪证,民警看后被震惊到了,原来眼前这位毫不起眼的老人,竟然是一名伟大的民族英雄。

所以试问有谁能收缴这样一位,战斗英雄的配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