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老人节(我国是不是各个民族都过重阳节,那习俗有什么不同)_朝鲜族_重阳节_老人

本文目录

  • 我国是不是各个民族都过重阳节,那习俗有什么不同
  • 朝鲜族有哪些节日

我国是不是各个民族都过重阳节,那习俗有什么不同

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

中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古人认为,九九重阳,登高可以避祸免灾。

后来,重阳节登高爬山,逐渐演变成了人们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体育和旅游活动。

插茱萸和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茱萸是一种植物,果实可以吃,茎、叶都是药材。

菊花在九月盛开,有“长寿花”的美称。

为了避免瘟疫,驱除恶气,重阳节这天,人们就把茱萸和菊花插戴在身上,还要观赏菊花,饮菊花茶和菊花酒。

重阳糕是一种用面做的食品,可以加枣、银杏、松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肉做成咸的,讲究的还要做成九层,再在上面做两只小羊,以谐“重阳(羊)”之音。

现在过重阳节,已经见不到插茱萸等风俗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观赏秋天的美景。

几个民族不同的重阳节风俗介绍

一、朝鲜族

朝鲜族敬重长者。“花甲宴”“回婚节”“老人节”等,都是为老人量身定制的节日。尊重长者,关爱老人,朝鲜族身体力行,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传统代代相传。

朝鲜族“老人节”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朝鲜族聚居区。1984年,延边州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老人节”,举行尊老敬老的活动。节日当天,身着盛装的年轻人敲起长鼓,跳起象帽舞,为老人祝寿。年逾花甲的老人们则胸戴大红花,微笑着接受祝福。饮尽甘甜的米酒,年轻人开展歌舞表演以及荡秋千、跳板、打球等体育活动,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美好生活幸福长久。

二、哈尼族

每年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梳洗后换上新衣,准备欢度自己的节日。成年人在家杀鸡宰鸭,筹备美餐。小伙子要将一裸小松树栽在过节的坪场周围,姑娘挑来清水给小松树浇下定根水,象征晚辈祝愿老人们像青松一样健康长寿。

三、傣族

分了家的傣族兄弟都乐于赡养老人,老人要跟哪个儿女生活,全由老人决定。无儿无女的老人,可以投靠祖辈上有瓜葛的亲友。被投靠的晚辈把老人视若亲生父母,有的甚至以父母相称,养老送终。

四、拉祜族

老人一般都住在阳光充足、温暖舒适的房间。冬天早上,家人起床后要给老人准备好菜。每逢喜庆佳节,好茶好酒先敬老人。晚辈给长辈敬茶、酒,要双手举过头,以示敬重。

锡伯族锡伯族见了老人和长辈要“打千”,就是把左脚向前迈半步,双腿下屈,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

朝鲜族有哪些节日

1、重九节:

重九节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和汉族传统的重阳节相似。在这个节日里,朝鲜族家家户户都用菊花叶和粘米粉作糕,俗称菊花煎。还要用酒浸泡菊花,在节日饮用,俗称菊花酒。

这天妇女们到山上或田野里进行菊花游戏或红叶游戏,男子则带着酒食到野外会餐,边喝菊花酒边吟诗。相传,此节源于新罗时代,到李朝已非常重视,并成为全民性节日。

2、嘉俳节:

嘉俳节,朝鲜语意为秋夕节。朝鲜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这天人们宰牛蒸羊,并用新各制作打糕和松饼等节日食品。

晚上,当月亮升起时,家家户户在院中设香案,向月亮祈祷。然后,全家人吃月饼赏月。祭月历史悠久。

据传,古代新罗儒理王执政时,让其二女将木部女子分成两伙,在大都庭院举行织麻比赛,从七月十五日早晨开始到八月十五日结束,败者置办酒席款待胜者,并作歌舞百戏,后逐渐演化为嘉俳节。

3、开天节:

开天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民间的宗教节日,每逢农历十月初三日举行。这个节日来自朝鲜族中已基本消失的大倧教,这一天是传说中的祖先檀君的祭祀日。

相传在四千四百多年前的十月初三这天,桓俭来到松花江流域,用神浩来感化民众,以后当地的朝鲜族就以这天为开天节。

4、老人安慰节:

老人安慰节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李朝时,朝庭在这一天要设“耆老宴”,邀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正三品以上官吏参加,以祝老人们健康长寿。现此节已不传。

5、回甲节:

回甲节是朝鲜族为诞生六十周年举行的纪念日;回婚节是朝鲜族为结婚六十周年举行的纪念日。每到回甲节时,儿女亲朋,甚至是邻居都要向老人祝福祝寿,表达对于长命百岁的衷心祝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