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老人到底怎么生活的?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多长哪些“心眼”_自己的_老人_生活

本文目录

  • 农村的老人到底怎么生活的
  • 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多长哪些“心眼”
  • 人到老年,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哪些“禁忌”和“教训”
  • 老年人怎么过好晚年生活
  • 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靠什么生活
  • 农村老人生活咋样呢
  • 七十岁老人应该怎样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质量的老年生活
  • 七十岁老人应该怎样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农村的老人到底怎么生活的

农村老人只要自己的身体好,每天的生活就是早起晚归 ,忙忙碌碌干点力所能及的活,种点地、种点菜打点零工,帮子女带孩子、接送孩子上学。虽然他们年龄大了辛苦点,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心理状态比较好,感恩国家政府每月发给一百多块钱的生活补贴,平平淡淡的生活还过的去,粗茶淡饭还是没问题的。

农村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没多大奢求,不求大富大贵,不求大肉大鱼,也不求高楼大厦,只要自己的身体健康,不给子女添麻烦,全家人平平安安,家庭和睦,就是自己最好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多长哪些“心眼”

渐渐地会由中年迈入老年,步履蹒跚,没有了经济来源,各种老年病及“潜伏”在身的疾病接踵而至。要是老年的生活是能有所“转机”,基本上“安度”晚年,老年人在这四个方面要多长点“心眼”:

对自己的钱要合理使用,留一点养老的钱。

做为老年人都是一路艰辛而走过来的,尤其是农村人,为儿子娶上媳妇都掏尽了“家底”,还债台高筑着。如果说能攒的钱,平时零花的钱,大都是女儿给的,也有自己种点菜等换点钱。大多的老人靠得还是每月那105元的养老金(甘肃省)。老人们都有省吃俭用的习惯,宁肯自己少花或不花,还是惦记着孩子们负担过重。有孙辈的,还想留着给买好吃的。

其实,孙辈是有他们的父母的,他们的孩子应该由他们抚养。就像他们的当年由老人你们去关心、呵护一样。父母对子女千般、爱万般情,好像是天经地义的,而子女能不能回报父母就成了“孝心”的考量。人老了之后,切记还有“儿孙自有儿子福”的说法。让儿女独立生活,老人最好收拢好儿女给的“孝敬钱”、国家发的养老金,留点积蓄给自己,用起来也方便。

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逞强,有病早治疗。

老年人年轻时没少辛苦劳累,身体这痛那痒,全靠止痛的药物。人老了心血管等老年病也缠身了。只是老年人都没钱做体检,怕检查出病了住不起医院,看不起病。有病就拖是老年人的“通病”。待实在支撑不住了,小病成了大病的时候,才去医院。心梗、脑塞多少会留下后遗症,无法根治才后悔了。

身体是本钱,有一个好的身体才会有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年纪大了之后,不敢再拿身体去开玩笑,去“赌”一把了。毕竟年龄不饶人,长了“心眼”好。

家是安身之命的根本,老年人要守好护好属于自己的家。

城里老人就不必说,养老有“社保”,住有原单位的“福利房”,单说农村老人,绝大多数孩子是有孝心的,父母居有定所。但也不乏“轮饭养老”的、被遗弃的,这些老人他们的家永远都是子女的,但子女的家却容不下父母,不是父母的家。老人们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建个小房子或买个旧宅子,避风遮雨,安身之命:如果子女完全不孝,没了良心,即使打个“官司”,也要把自己给子女修的房子“争取”一间、半间。金窝银窝不如有自己的一个“窝”哩。

改掉爱叨叨的毛病,管好自己的嘴巴。

很多老年人是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总觉得都是浪费钱。尤其是看不顺眼子女大手大脚的花钱。见人家吃、人家穿背地里嘀咕也不算大事,有些老人还说在了当面。现在不少的儿媳妇,好吃懒做也成习惯了。公公婆婆“叨叨”的次数多了,人家就反感了。给你找岔说事,还指桑骂槐。老年人本来吃着“闲饭”,还想管“闲事”,这能忍吗?弄不好还会被赶出家门,这老年生活怎么过呀!

都是老年人了,人生还有几何?需要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做自己喜欢而年青时没功夫做的事。平时多走动,多锻炼,也可以读书、看报、“玩手机”、养花、养鸟等。有条件的可以出外转转,看看外面多彩的世界。如果让带孙子,何不享享“隔代亲”的欢乐呢?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这“四个心眼”的基础上,大家觉得呢?

人到老年,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人到老年,最好的生活状态要具备如下几点:

第一,有个属于自己的小窝。每天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养几盆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屋里有了花草的香气,才有生机。即可美化室内环境,又可愉悦自己的心情。

第二,生活能够完全自理。不给儿女添麻烦!有自己的事情可做有自己生活的小天地。

第三,财务自由。有退休金,有职工医保,有固定的存款。

第四,和儿女居住在同一所城市。一来可免相思之苦,二来便于相互照顾。需要我时,全力以赴。不需要时,全身而退。

第五,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多吃水果,干果,适当喝点茶。

第六,坚持锻炼身体。如,散步,打太极拳,参加合唱团。

第七,接受新生事物。不断学习,不被社会所淘汰。

第八,不依赖儿女。独居,有自己的事情可做。老了!大半生辛苦,大半生蹉跎。余生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第九,注重仪表。年龄老了,但气质还在。最美不过夕阳红!趁着能走动,抓紧时间,多美几年!

第十,不念过往,不惧未来。凡事看开,看淡。坦然接受人生的不如意,努力地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老去的是年龄,不老的是心态。心态平和了,事事就顺了。心存善念,定有福报。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哪些“禁忌”和“教训”

1:老年夫妻陪伴比性生活重要!

2: 别网恋, 女人要红包礼物时,必须警惕!

3:村里推销的产品,不要乱买,他们利用老年人爱贪便宜,看起来送的东西多,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花的钱更多,而且有些都是不常用的!

4:不要乱吃保健品,年纪大了,身体各项能力下降是很正常的,保健品不要乱吃,有病要看医生!

5:尽量不要相信别人叫你投资,没有人想教会你挣钱,只有想挣你钱的人,有些人是想“借鸡生蛋”,尽量不要被别人利用了,毕竟辛苦一辈子的钱,谁也舍不得!

6:自己的养老金,不到关键时刻不要拿出来,钱的安全感无法衡,量主要是有的子女很喜欢啃老,知道家底厚实,就会好吃懒做,碰到游手好闲的人,金山银山也会被败光的,到时候过的惨的会是整个家庭!

7: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尤其是去银行存钱的时候,不要被银行人员给忽悠了,很多时候存款很容易变保单,到时候自己又扯皮了,有理也说不清了,签字之前一定要看合同!

8:取大额存款的时候保护好密码,最好有自家人陪着,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密码,千万不要泄露!

9:平时玩智能手机的时候,不明链接,不要乱点,短信不要乱回复,电话也不要乱接,防止被诈骗,防范意识一定要强!

10:不要过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没有错,但是需依自己身体的情况而定,不要过度,否则可能会造成危害!

11:不要和别人发生口舌之争,毫无意义的 生气,伤身,太激动的话,也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12: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到迫不得已,尽量不要走远房亲戚,尤其是身体不好的人,在别人家里住得太久,身体不好,自己也不方便,万一出了问题,对别人也不吉利,自家人也会很尴尬!

12:子女没有能力,不要在外面讲,否则子女很难抬头!

13:子女有能力的话,不要到处炫耀,很容易遭别人排挤和妒忌!

13:少管年轻人的闲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落得清闲自在!

14:有时候脑子灵活一点,需要你出钱的时候适当出一点,需要你出力的时候,只要身体行,能帮就帮,这样家庭和睦一点,自己也活得心安理得一点!

15:对孙子别太溺爱了,那是害了孩子,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外面闯荡, 确实需要爷爷奶奶帮忙带孙子,但是时代不同,观念不同,不要太宠孩子了,你要明白,温室的花朵没有经历风吹雨打,很难适应社会,这一点一定要切记!

16:教育孙子的理念最好尊重儿子媳妇,不然矛盾很多,以教育为主,以和睦为辅!

17:不插手儿子媳妇的矛盾,但是也不要袖手旁观,要做到恰到好处,实在要帮,那只能当面帮媳妇说话,背后教育自己的儿子,始终要记住,儿媳妇是外人,尽量不要得罪!

18:不要搬太重的东西,老年人各项体能都会下降,尤其是骨头,太用力很容易骨折或者把腰扭伤了!

19:太危险的地方少去,比如山上不要去,尽量避免摔跤, 有些人摔一跤可能半身不遂,再说了,老年人骨折的话,好得也慢些!

20:最好不要去有水的地方,万一摔倒了爬不起来,太危险了!

21:两个老人之间一定要团结和睦,老伴,老伴,老来伴,到了一定的年龄子女大了,有了自己的家,根本都顾不上你,只有老伴之间互相照顾,心才会温暖,才会不孤独!

22:看淡生死,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不要害怕,不要恐惧,顺其自然,要活在的时候开心,充实就好!

23:和自己手足的关系要看轻,看淡,不要纠结,别人对你怎么样?自己问心无愧就好,如果关系好,当然是最好的,不好,也不要过分纠结!

24:不要过分攀比,知足常乐,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 不要和别人家比儿女,不要比房比车,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靠年轻人自己努力,你要明白,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我们就是最普通的其中的一员,很正常!

作为老年人,你要明白,身体健康才是你给儿女留下最好的财富!

身体好,开心的是你自己!

身体不好,不仅苦的是你自己,

子女会更苦,压力更大!

凡事看开,看淡!

保持一颗平常心,单独晚年!

子女最大的幸福就是:

父母身体健康,

父母最大的幸福就是:

看着儿女成家立业,夫妻恩爱!

祝天下的所有父母安享晚年,福如东海!

欢迎大家纠正,补充,点赞,评论,转发!

老年人怎么过好晚年生活

答:老年人最渴望过儿童生活,为什么呢?

1、有人呵护、有人陪伴、有人宠爱有加!

2、六个大人无微不至照顾一个宝贝。

3、错的全是大人,对的全是宝宝。

4、老年人是家中的弱势者,宝宝是强者,有谁希望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呢?

5、贴费保姆的低龄老人最辛苦,任何一个节日都是低龄老人的“劳动节”?

6、低龄老人是高龄父母床前的护工;是子女挥之则去、呼之则来的士兵;是接送孙孙的免费车;是家中勤杂工、冰箱、收纳箱、工具箱、气囊包……




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靠什么生活

一位八十岁的农村老人对我说,她老伴刚去逝两年,儿子常年打工,儿媳妇给孙子带孩子,现在她自己生活,她一年用了310块钱的电费,自己身体不太好,现在自理能力还行,自己出不去捡不了柴火,做饭全部是用电。

每天够不够烧一电壶水喝,每天到馒头店买一次,用电饭锅热两顿,每天炒一个菜自己吃三顿,电视夏天基本不看,每天与左邻右舍聊天和自己在屋里坐着打发时间,到冬天出不去在家看看电视。

自己常年有点头疼病,也不敢和儿子说到医院去查,害怕查出别的毛病来花儿子的钱,疼厉害了自己到本村卫生室多拿点药吃,不厉害就不吃药,常年有个感冒发烧也离不开药,就这样节省了再节省,一年国家发的一千多块钱生活补贴还不够。

儿媳妇每年给她两千块钱,自己零花了去,自己手里多少还有点剩余钱,和我说着脸上还露出了笑容,勉强的和我说,现在社会发展好了,自己也知足了。

农村七八十岁老人的生活,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每年就靠三千多块钱生活就是这么残酷。

农村老人生活咋样呢

我所了解的本地农村老人生活,幸福指数较高。

年满60岁的老人,分不同年龄段和地区(各市标准不一)领取不同数额的养老金。

除五保户老人享受政府补助或集中供养外,农村老人大多由其子女供养照顾。供养形式有子女轮流供养或子女提供钱物老人另居生活。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居住条件好,衣食无忧,比较悠闲。

一般地说,子女外出务工,由60岁左右老人照顾留守儿童。

老人70岁以后,一般不再下地干活或外出劳务,有的在屋场里打打牌,有的在广场上跳跳舞,有的在室外散散步等等。

老人平时在家以看电视为主,也有老人相聚搞琴棋书画,部分老人相互串门闲聊。

老人一旦生病,享受政府医保补助和子女悉心照顾。平时有乡村医生定期检查身体,并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指导用药或送药上门。

根据老人的实际身体状况,多数子女会购买一些如钙补类、感冒类、降压救心类、维生素类等药品供老人服、备用。

在农村,弃养老人或老人生活无着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

总之,部分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准与城市老人相差无几。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七十岁老人应该怎样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谢谢邀请。我已七十五岁了,有年龄上的资格,来说说七十岁的老人如何安度晚年生活。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老话,放在现在,只能对一半,年过七十的老人到处是。但年龄必竟上身,从不可抗拒的衰老走向风中残烛的衰弱,这过程让人有点沮丧而无奈,趁自己还有能力,规划一下今后的生活很有必要。根据本人的经济条件和键康状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尽量不依靠子女,也不要为子女多操心,在这个年龄段,可以自私一点了。另外,老人的寂寞孤独感越来越强,如何来排谴,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要健康,首先要有一个好心态,好心态也要靠自己,比如交友,读书,娱乐等等,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乐观地说,七十岁的年龄段,是老人的黄金时期,好好享受吧。前些日子,我读了一篇老画家黄永玉的文章,《趁我还没死快夸我》,感触很深,写了一首打油诗,来结束我今天的赘言吧:

古人洒脱东坡翁,

书中有趣周伯通,

古稀学点黄永玉,

耄耋做个老顽童。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质量的老年生活

具备以下条件,就是有质量的老年生活。一是身体好,生活能够自理。二是精神好心态好,经常外出活动,游玩,旅游。诚吹拉弹唱,跳舞唱歌。有爱好。三是物质生活丰富,能基本浦足身体营养需求。四是穿着整洁讲卫生。五是常与老友叙谈心情畅等

七十岁老人应该怎样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到了70岁,离人生落幕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还有什么看不明白,想不透彻的,那这70年真是白活了。到了70岁,一定对杨绛先生说的:“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幸福,一半争取,一半随缘;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有了独到的见解。

我们的机器已经运转了七十年了,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预料到它将会损坏,不要天真地认为自已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会比别人老的慢,即使外表年轻,身体内部的脏器,你看不见摸不着,该老的都一样老。

到了70岁,身体就如一部老化了的机器,今天这里一个轮轴生锈了,明天那里一个轮子卡住了,现在一个齿轮,下次一个弹簧,都将会出现故障,虽然我们能暂时将其修理好,但终究都是会停止运转的。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该知道70岁以后怎样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了。

1,正确面对衰老的身体

到了70岁,有病是正常的,没病反而是不正常的,各项化验和检查指标,你要求跟年轻人一样,要求太苛刻了,那是跟自己过不去。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其实很多病也不是病,比如说像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是因为身体的重要器官老化的关系,比如说像高血压,是因为全身的小动脉出现了硬化的关系,就像一痕橡皮筋,伸缩的次数多了以后,它的弹性就差了是一样的道理。生命的最后旅程里,我们要习惯与“疾病”共存,携手同行,不那么健康地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身体的衰老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只能遵循这个规律,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我们自己的心理年龄,只要自己的心不老,你的生活就会活得有滋有味,质量就会高,身体的衰老也能减慢,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2、老年人有病是正常的,无病是例外。

70岁以后,全身血管变窄,器官供血不足,心脑血管会发生粥样硬化。免疫功能普遍下降,抗感染能力低下,尤其是肺部。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肌肉萎缩无力,骨质疏松,容易跌跤和骨折。脑细胞数量和相互间连接减少,记忆力下降;基因复制、转录、翻译出错机会增加,错误叠加累积,加上免疫力下降导致的纠错能力减弱,癌症发病几率会大大增加等等。

70岁以上的男性, 前列腺中存在癌症病灶的可能性逐渐增高,在其他死因解剖的尸体中,70岁以上者前列腺癌病灶的检出率高达82%。在女性尸体解剖中发现老年人子宫颈癌、乳腺癌等病灶的存在也占据相当高的比例。对于这样一些癌症病灶,在老年人身体中与其他病变相比,实在不算是什么大的问题,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反过来,如果我们不断加大筛检力度,对这样的病灶采取“围剿”治疗,反而会对身体和精神带来巨大的损害。

有很多老年人接受不了自己的各种化验指标不正常,总是吃着各种各样的保健品,

为了各个指标正常,一天到晚抱着个血压计、血糖仪,稍微有点波动,就提心吊胆,有的老年人这也不吃,那也不喝,活得很累,那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有的老年朋友一天服7-8种乃至十几种药物,凡是药物都是有毒副作用的,所有的药物都需要经过你的肝脏进行代谢和解毒,最后到肾脏排出体外,年纪大了以后肝脏的解毒功能也减退了,这些毒副作用还具有叠加效应,长期下去,恐怕你的肝脏都会出问题。即使毒副作用不明显,各种药效之间也可能相互冲突。因此,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常常会对身体有害。老年医学专家已达成共识,那就是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的药物不应超过5种

3,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

到了70岁这个年龄,应该什么都想明白了,朋友、同事、亲戚之间的所有的恩恩怨怨,都应该能放得下了,保持平和宽厚的心态,有益于体内细胞进入到修生养息的循环。换句话说,在心理感应的触发之下,蛋白质的表达也会随之产生不可思议的微妙变化。如果心态不好,心里一直有负面情绪,基因在复制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差错,出现差错的机会高,得肿瘤的概率就高。

所以,和以前的、和周围的人和事和解,表面看上去是你吃亏了,其实你并不吃亏,因为你和别人和解了,其实是和自己的内心和解的,和自己的身体内部和解了,是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

愉悦的心情不但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利于体内重要脏器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让你的血压波动范围缩小。这个时候你的子女已经快50岁了,婚姻事业家庭都已经定型了,不会再有大的改变了,所以你应该放得下了,第3代也已经结婚成家,福气好的已经有第4代了。70岁的你,首要的任务是尽量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少让子女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而操心,这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4,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来看,人的肌力在四十五岁以后就逐渐减弱,尤其是爆发力下降得更快,据统计六十五岁到八十岁之间的健康老人,爆发力下降3%~4%,平均每年肌力下降1%~2%,男性和女性的特点又不一样,女性在50岁左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多数女性会骨质疏松。70岁以后,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半月板明显的退变和脆化,易受损伤。一旦受损靠自行恢复是不可能的,就只有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解决。所以,老年人不宜选择速度型的运动、对抗性强的运动、负重的运动、转变体位过多的运动等。速度型的运动指的是快速地跑、跳等等,如跑步、跳绳等等。长时间的在硬地上面跑步和快走,对于膝关节的损伤是非常大的。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来说,要针对自身的状况来选择,选择的运动项目最好是低负重、低对抗性、舒缓的,坚持每周三到五次的运动时间,每次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不能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可以选择慢跑、游泳、门球和骑自行车等,这几项运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来决定,特别要提醒老年朋友的是,慢跑要在沙地和软地上进行,这样对膝关节的损伤小一点,注意控制时间和心率。游泳要在室内,水温要求稍高一点,不要感冒了,缓慢地游,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和年轻人去比速度。

5,保证日常起居舒适

70岁以后,人体对温度的敏感度下降,所以季节变换的时候,要及时添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在选择衣服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衣服穿着舒适透气柔软,其次尽量要选择比自己实际年龄年轻10岁左右的衣服,让自己看上去时尚年轻,给自己造成一种友好的错觉,我还不是这么老吧,这对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

70岁以后,如果生活能自理,尽量和子女分开来住,和子女住在一起,作息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少不了矛盾和摩擦,这对提高你今后的生活质量,还是很要紧的。老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所以一定要保留住自己的住房,这是很重要的。

城里的70岁以后的老人,一般都有退休工资,只是退休工资的多少而已,如果你自己生活过了以后,退休工资有余,那么资助一点给孩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你一定要给自己留一些备用金,因为人以什么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最后生病要多少时间?在床上需要别人照顾的时间是多长?这些都是无法预料的,这些问题,在70岁以后,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70岁以后,消化器官的功能也衰退了,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所以这个年龄,你不要再有太多的忌讳,所有的东西能够适量地吃一点都问题不大,只要不要过量就行。

6,培养爱好提高生活质量。

给自己培养一个爱好,最简单也是最有意义的就是阅读。现在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想读什么书,随手就可获得,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不用花一分钱,在书的世界里面遨游,一切忧愁悲伤便会付诸脑后,过往缠绕在心中的不快会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也可以在书里面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世界这么大,我们无法领略到每个地方的风光。但阅读可以,也可以带着我们去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

前几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施一公的一个视频,讲述他自己从上大学一直到现在,这几十年所走过的路,中间所经历的的迷茫以及最后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的讲座,要是在以前,我们普通人是听不到的,互联网拉近了普通人和名人之间的距离,多好啊!

7,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70岁以后眼睛越来越花,腿脚越来越不灵活,记忆力越来越差,所以,在厨房间烧东西的时候,人尽量守着厨房间不要走开了,防止一走开转身就忘了,容易引起安全隐患。家里的照明灯换成瓦数大一点的,让家里亮堂一点,不要为了节约那一点点电费,让家里黑搓搓的,这很容易摔跤的。厨房间和卫生间的瓷砖地砖要保持干燥,防止滑倒。

如果有基础性的疾病,比如有冠心病、心绞痛、血糖不稳定等等,在家里要备急救药品,并要和家人交代好,什么情况下应该服用什么药,外出的时候最好也要带上急救盒,在急救盒里可以备注上你的信息,包括你的疾病以及服药指南、家里人的联系方式等等。

结束语:对大多数70岁的老人而言,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和疾病的痛苦。但是从心理层面来看,经历了童年、青年和中年时期,和不同的人打过交道,见过世面,经过历练,心智更加成熟,更加能够看淡得失,荣辱不惊,心静似水,明白了人生的真正的含义。

到了70岁,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应该明白了人生的宽度比长度更加重要,从70岁开始,要时刻做好离开这个世界的准备,只要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这一路的风景非常美好和精彩,走的时候痛苦少一点,那么就是人生的赢家,你们赞同我的观点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