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景点吃酸菜鱼,菜单上写78元,结账变78一斤_顾客_店家_男子

双方各执一词。

男子认为老板娘欺诈游客,未尽到告知义务。

这名男子在西藏日喀则市旅游的时候,在一家餐馆点餐。

在男子的认知里,酸菜鱼这道菜应该是78一份,而非78一斤。

在先结了155块钱之后,最后餐馆方让顾客补酸菜鱼的差价,这个时候男子才知道,酸菜鱼不是78一份,而是78一斤。

对于78一斤的“天价鱼”,男子表示有点接受不了,不是吃不起,而是店家应该提前告知、坦白说明,不应该玩文字游戏。

男子认为店家是在欺诈消费者。

对于男子的指责,老板娘不认可:明码标价,他没看清。

据老板娘介绍,自己在这里开店7年了,一直都是明码标价的写着78一斤,不存在欺诈消费者的现象。

当时给顾客看菜单的时候,上面有写78一斤,是顾客没看清楚,只看了个78元才导致的误会。

当时这位顾客总消费400多块钱,非让给他便宜100,当时没有同意。

并表示开店七年,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展开全文

在这起事件中,男子说他不清楚酸菜鱼是按斤卖,而老板娘则认为自己明码标价,不存在欺诈顾客的行为,这也是两人争议焦点所在。

从老板娘提供的菜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水煮鱼、红烧鱼、酸菜鱼,标价确实是78一斤,所以在这件事中,顾客应该为自己的疏忽买单。

虽然是顾客的疏忽导致矛盾发生,但是餐馆方也确实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既然是按斤卖鱼,除了明码标价之外,还应该公开透明。

一条鱼有多重不应该靠店家红口白牙一说完事,而是应该在过秤的时候,让顾客看清楚重量。

如果当时店家能够喊上顾客看一眼鱼的重量,那么也就不会再有后续的矛盾发生。

所以,虽说是顾客疏忽导致的矛盾,可店家也确实存在问题,明码标价不等于公开透明,想要公开公正,就要让顾客看清楚鱼的重量,如此才能彻底避免矛盾发生。

这件事情各打50大板,顾客吃一堑长一智,店家需要对透明度进行改进,景区饭菜本来就是争议的焦点所在,如果再不做到公开透明的话,那么以后还如何取得游客的信任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