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民族有哪些文化特色)_哈尼族_传统节日_节日

本文目录

  •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民族有哪些文化特色
  •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哈尼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哈尼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 哈尼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
  •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 哈尼族风俗习惯是什么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民族有哪些文化特色

导读:哈尼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这个民族的人民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缅甸、缅甸等北部山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节日,对此你知道多少呢?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呢?想知道哈尼族民族有哪些文化特色,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谷、姑娘节、敬老节、里玛主节、捉蚂蚱节、吃新米节。

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

过节分三天进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杀一只鸡,父母给子女们叫魂, 先由寨外叫进屋里,叫魂的范围很广,日常生产劳动所到之处都要叫到。野兽吓着,雷响惊着和跌倒过的地方都要叫到,不能让魂在受惊处躲下。认为叫过,人的身 体会强壮起来,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粪,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然后把火把绑在树上, 求火把神护佐庄稼和牲畜成长得好,不遭灾,不得病。

老人节

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举行。老人节节日当天,全寨的老人聚 集在青松下以象征健康长寿。然后由寨里的晚辈举行敬老仪 式。即晚辈们在鞭炮锣鼓声中向老人们献米酒、糯米饭和鱼 肉鸡蛋等。接着,老人们在欢歌笑语中跳起圆圈舞。跳过舞 之后,老人们聚在一起边喝酒边当众讲述儿女对待自己的情 况,孝敬老人的受到赞扬,不孝者则受到批评并当场向老人 道歉。

捉蚂蚱节

六月二十四后的第一个属鸡日或属猴日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一一“昴玛突”,“昂玛突”是哈尼族每年春耕 开始前(一般在一月中旬)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来 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活动已成为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昂玛突”一般举行3—5天,活动中,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哈尼人不 分男女老少围成圆圈儿尽情地跳舞,歌唱美好的生活。沿街举行的宴会多达300多桌。长达几百米,因此也称作长龙宴。宴会上。寨中德高望众的年长男子坐在龙 首,女子坐龙尾,其余人坐中间。全村人一起喝着自酿的米酒,品尝着各家主妇精心烹饪的食品。其情其景,既是一次烹饪技术比赛,又充满了生活的温馨,更展示 了哈尼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如果此时您来到这里,好客的哈尼人就热情邀请您一起坐下,和他们共同分享这美好的生活。

栽插结束后,绿春县一带的哈 尼 人都要过“苗爱拿”节。 “爱拿” 意思泽成汉语为“栽完秋后的休息天“,时间一般在五 月上旬。节日当天,全寨子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羊,各家都分 一份。过了“苗爱拿”节,就可以吹牛角号。据说,吹牛角号是 对耕牛宣布休息命令。这里还有个民间故事:从前过“苗爱拿” 节时,一个牧童想把家里的两头耕牛吆到山上去放,劳动成性 的耕牛怎么也不愿上山,总往田里跑。牧童没办法,就吹起牛 角号向耕牛说:“可爱的老牛,前些日子你们辛苦了,现在秧已 栽完,请你们休息吧。“耕牛听懂了,撒着欢上山了。按当地群 众的规矩,在节日这天的早饭前,要把一碗茶水和一碗酒泼在 割来的青草上,然后把一碗肉和一碗饭同青草包起来喂耕牛。 另外,还要把栽秧期间用的犁耙、锄头洗干净摆在一定的地方。

六月节

哈尼语叫,“苦渣渣“节,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前后举行,为期三至六天。节日里杀牛祭神,青年们聚集一起 荡秋千、摔跤,唱歌跳舞,尽情欢乐。有些地方在这天夜里还 要在家里点燃松明火把,打去什物。 每逢节日到来,哈尼族少不了备有三样莱:沟边的水芹菜,田埂上的鱼腥菜、山上的柴花菜。此外还有凉伴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过节期间、家家都割来芭蕉 叶铺 在桌子上,堆满各种菜肴。除妇女外,全家大小和客人一起围坐在一 起喝水酒、吃美味、唱哈巴。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内容的哈 巴:过年,就唱过年的来历;盖房子、就唱房子怎么盖,最先在这里盖房子的老袒公是谁;结婚,哈巴歌手就淳淳告诫新郎 和新娘应当如何相爱,如何生儿育女。还要教人们年月如何推算、四季如何划分以及农活如何安排等等。

吃新谷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因为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 种是狗叼来的,所以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杀吃阉 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

哈尼族民族有哪些文化特色

哈尼族特点: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另还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

哈尼族习俗:

西双版纳哈尼人的传统节日, 从6月农历新年的第一个尼乌斯开始,也就是3-5天的节日期间, 在节日期间,人们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吃饭、喝酒或出去散步的亲戚朋友。

节日期间,还有赛马、陀螺仪、竹舞等活动。生活沙沙作响:汉族称为 “黄稻节“ 或 “二月年“。

哈尼节牺牲了摩卡布谷鸟和 “笔苦“ 鸟的使者, 所以节日是听到布谷鸟和 “笔苦“ 鸟的第一个电话,选择干草的一天举行,节日的结束。

扎拉特:这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为它是在农历十月举行的,所以它也被称为 “翻译与现实“,即10月年,六天前后。元旦那天,每个栅栏都要杀一头猪。猪,无论大小,都按家庭均匀分布。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哈尼族节日较多,境内比较盛行的有“十月年”、“埃玛突”、“惹矻扎”,俗称哈尼三大节。
1.“十月年”: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一般过节三天,每年夏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至属马日为节期。节日期间不推磨,不舂碓,不生产,不许把山上的青枝绿叶子带回家里。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鸡,做汤圆,舂粑粑,敬天地,献祖宗。出嫁的姑娘要带着米酒、粑粑、猪肉、鸡蛋等回娘家拜年。节日过后回婆家时,娘家要送上一只猪腿,表示对亲家的回敬。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请客吃饭,互致节日的祝贺。青年男女邀约上山,弹三弦、吹巴乌、对山歌、谈情说爱,寻觅知音。
建国以后,许多与汉族杂居的哈尼族,如境内东部和西部地区,已经不再过“十月年”,盛行过春节。但地区边远,哈尼族比较集中的黄草岭乡、俄扎乡、沙拉托乡等地过“十月年”的习俗仍很盛行。
2.“埃玛突”:俗称“长街宴”,意为祭寨神。境内以豪尼、白宏、罗缅、阿邬、罗碧等自称的哈尼族在春节前后过“埃玛突”。“埃玛突”一般是在村子的上方,选择一棵挺拔的大树进行祭祀,整个祭祀活动,由“咪谷”主持。“咪谷”需经村民选举,必须是夫妇双全,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品德良好的男性老人担任。祭祀时要杀一头肥猪,一只大公鸡,并将一背篓黄糯米饭供奉在树下,众人叩头,“咪谷”则念:“祭寨神,保平安,逢凶化吉,消灾免难”。小孩在一旁敲牛皮鼓,祝愿全村吉祥幸福。祭毕共同就餐,然后每家分一点猪肉带回家去祭献。“埃玛突”一般过节三天,不事生产,男女青年邀约串山,寻找对象。村里的小孩身背小蛋笼,内装五彩蛋,到处玩耍。节日的最后一晚,全村男子都要到“咪谷”家门前的场地上摆长街宴,边吃边唱,共致节日的祝福,哈尼族称这节日之夜为“埃玛支拔多”。席间由“咪谷”领头,同唱古老的哈尼酒歌。村里新生男孩的人家,要特意献上一壶米酒,向长者报喜,祝全村幸福。
3.“惹矻扎”(又叫“矻扎扎”),每年夏历六月的头一个属狗日至属鼠日过节。节期各村都要立磨秋,杀牛祭祀。节日前,村里要选出一个叫“倮突”的人主持祭祀。在村边的磨秋场上,由“倮突”开刀杀牛。牛头牛脚归“倮突”,牛肉按户平分。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粑粑,煮糯米饭,喝闷锅酒,三天之内不事生产,男女青年上山唱山歌、找对象,村里村外,一派欢乐景象。新街镇、牛角寨乡、胜村乡、攀枝花乡、黄茅岭乡的哈尼族,节日期间有摔跤比赛的习俗。
此外,哈尼族还有“莫埃纳”、“合什扎”、“扎勒勒”等节日。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哈尼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1、六月年: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2、吃新谷: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因为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种是狗叼来的,所以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杀吃阉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

3、十月年: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农历十月,稻谷刚进仓,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烤制香甜的“闷锅酒”,准备选属龙日过年。过年的头天,人们把家里屋外、寨子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洗澡换衣。

4、姑娘节: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5、里玛主节: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

6、捉蚂蚱节:“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

7、吃新米节:哈尼族居住地区,农历七月左右,谷物逐渐成熟各户要选择自己的好日子进行“卡都匹”(吃新米)活动。过节时家长背着箩筐到地里拿些谷穗回来挂在门上,并且要拿稻俗杆制成“窝保波”,在“宗格”(仓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粮了,祈求神灵保佑粮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兴旺发展。要杀一只产蛋母鸡献饭,过年时杀的猪肥肠,猪耳朵和尾巴也要留到这时献神。吃新米时要把老米和新米混合在一起煮,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米吃到新谷米上市,祈求年年有余。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哈尼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1、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祭母节、祭竜节、黄饭节、祭祀日、蚂蚱节、里玛主、长街宴、六月年、十月年;

2、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哈尼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

1、年节的头天拂晓,家家妇女忙着舂粑粑,做团籽面,寨子上空响彻了“空通、空通”的舂碓声。男人们忙着杀猪宰牛,烹制各种美味食品。属龙日那天上午,有的只食团籽和粑粑,不吃早饭。有的宰杀一只大红公鸡,全家共食,表示合家团圆。

2、   “耶苦扎”开始这天,中年男子杀猪、杀牛;小伙子上山砍树,割藤条,运回寨里做秋千;妇女则在家煮饭、做菜、舂糯米粑。荡秋千,是节日的一项重大活动。节日里,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赛球、拔河、歌咏比赛等,使传统的节日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更富风彩。

3、祭母节这天,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带着祭品,以村寨为单位,集中到寨子边的一棵大树前,扯来芭蕉叶,垫在地上,摆出各家各户带来的酒、肉、鸡、甘蔗、糖果等祭品,并敲响大鼓和铓锣。男女老少在主持长者的带领下,成排成行跪在大树前三叩首,并唱起思母歌。

4、每年农历正月的第一轮属龙日为正月竜祭寨神的日子。公祭的献物是一头猪,这头猪被杀死后,即安放在树台上,呈跪匐状。每户出一男子参加公祭,每人将一碗三色糯米饭和一把香交给主祭人献到竜台上,然后叩头膜拜。祭拜完毕,饮酒吃饭,席间每人可自由吟唱祭神祈祷辞。

5、每逢节日到来,哈尼族少不了备有三样莱:沟边的水芹菜,田埂上的鱼腥菜、山上的柴花菜。此外还有凉伴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过节期间、家家都割来芭蕉叶铺在桌子上,堆满各种菜肴。

扩展资料:

哈尼族注意事项:

1、哈尼族普遍敬重长辈。吃饭时,好菜放在老人一边,让老人先尝。儿女要给老人斟酒、盛饭,双手捧上。在山间田野劳动休息时喝水,要让年长的先喝,如果人多,按年龄大小顺序饮用。当劳动归来,晚辈要给老人端茶水、递上水烟筒。

2、哈尼族热情好客,在路上遇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总是含笑问候、让路,并热情地邀请到家里做客。客人到家,全家老小都要起身让座,很快捧出一碗“焖锅酒”。客人饮过酒,主人会喜笑颜开地倒上一怀浓茶,倾心交谈。对客人必用最好的饭菜盛情款待。

3、进餐时,先给客人斟酒,当给所有人斟完酒后,还要给客人再斟一次,以示酒源不断,吉祥幸福。若是逢年过节到哈尼人家里作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团圆的糯米粑粑到火塘边烘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双手捧给客人。客人上路,主人一直送到村边。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

吃新米、过姑娘节、庆祝传统节日苦扎扎节等。
1、哈尼族的民族节日: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2、吃新谷: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
3、姑娘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
4、建筑习俗:从整体印象上来看哈尼族的居住习俗,不仅具有非常独特的习俗理念,同时也完全符合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格。哈尼族人一般都会将房子建筑在半山腰,依山伴水、就地取材时期主要建筑特色。几乎每一户哈尼族人家在盖房子的时候,都会单独盖一座面积较小的“耳房”。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主体住房的两侧,搭建两个“耳房”不仅特别对称,而且这种房子的样式还有一点类似“四合院”。
5、服饰习俗:哈尼族男子一般都喜欢用青布裹头,然后上身穿对襟上衣下身配大裤裆裤子。这种服饰形制其实与壮族、彝族,以及苗族的民族服饰都差不多。只不过在佩饰或纹绣上有所差异,还有就是布料或颜色上也会有一定差距。哈尼族女性服饰比较而言比男性服饰更丰富,“豪尼”、“碧约”、“西摩洛”等,都是哈尼族女性比较传统的服饰。“豪尼”一般多以粗布为原料,从形制上来看其实就是满肩长衣服。这种衣服的长度一般都会到达膝盖左右,前胸镶彩色滚边下摆两边开叉至腰部。从实际感官上来看就是“筒裙”。穿这种衣服的时候还需要裹蓝布包头。所谓“碧约”就是一种上身为长衣,腰系白色或粉红色围裙,下身穿藏青色土布筒裙的服饰。女性在穿“碧约”时还要戴帽子或包头布,包头布上还会有银泡珠。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有六月年、耶苦扎、活瑟瑟、扎勒特、十月年、嘎汤帕节、新米节、母亲节、老人节、火把节等。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迅速扩张,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
“和夷”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畔之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哈尼族在于大渡河畔定居农耕之后,因战争等原因被迫离开农耕定居地而再度迁徙,进入云南亚热带哀牢山中。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上,村寨依照山势而建。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其种植茶叶的历史相当久远,西双版纳的格朗和南糯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其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

哈尼族风俗习惯是什么

  1. 居住习俗: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

2.服装习俗: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人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镶上彩色花边。

3.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区实行包办婚姻。

4.宗教信仰: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祭祀由巫师“贝玛”主持。

5.节日习俗:传统的节日主要有十月节和六月节。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节,就是过新年,节期5~6天,多至半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