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高中地理
- 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区别
- 逆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 什么是逆城市化现象
- 如何看待和评价逆城市化现象 市政学
- 逆城市化的地理意义
- 逆城市化是什么意思
- 逆城市化带来生产的影响
- 高中地理问题:逆城市化的危害
-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高中地理
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联系: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化的后期想象,一种高级形式。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
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
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中心人口和人口都迁去郊区,因而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逆城市化是中心城市人口和郊区人口迁去农村,因而城市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卫星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郊区化的纵深发展,是人口及就业岗位的更为广阔地域扩散的一种过程;在逆城市化阶段,大城市功能区内出现的内城分散、衰退现象,与外围边缘中小城市的迅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是经济发达社会中城市体系内部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反映。
“逆城市化”现象,实质上是城市分散化发展的继续,是郊区越过大都市区的界限向更为广泛的地区的延伸,是大都市区空间规模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有机体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散,而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反向运动。
??
逆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城市郊区化村镇、开发区、工矿企业与城市、城乡相融连成一片,几乎是城区、郊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了。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城市郊区化所产生和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极为相似的。其一、城市郊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其二、注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其三、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然而,城市郊区化建设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这种追求规模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的城市化建设道路,若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病”,最终使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遇到阻碍而停止不前。这种“城市病”在我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1、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城乡结合部位(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规划与管理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和“真空”。2、占地过多,土地利用矛盾突出。。3、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得到良好保护。
5、城市建设中的人文问题严重。在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历程中,伴随着大量工业园区的向外迁移及大量城市居民楼房的兴建,每年都要建设新的公路或城市基础设施来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在政府强制或通过市场力量的安排下,许多农民失去了农田和家园。政府给的补贴可能杯水车薪,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层层克扣,真正到农民手中的根本不够农民迁移到另一地方的费用。许多农民由此陷入了贫穷的境地,有的甚至沦为乞丐游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而这一切有悖于城市决策者的初衷。这种由于城市蔓延带来的人文问题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十分严重,成为城市有关管理部门的心头之痛。(当然,城市郊区化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不只以上几种。)
什么是逆城市化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表现: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主要原因(保障因素):
1.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较好。
2.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
3.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
4.电脑网络等现代通讯的出现,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的产生。
5.电子工业的布局条件是人才和交通,不需依托大城市,工业布局出现由集中趋向分散的格局。
如何看待和评价逆城市化现象 市政学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逆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城乡差距大大缩减后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城市化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在波恩的概念中,“逆城市化”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并且是出现在城镇化后期的。诺瑟姆通过对西方国家城镇化过程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城镇化率大于70%的阶段属于稳定发展阶段,此后城镇化增速趋缓甚至停滞,进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的兴起对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防止因城市人口减少而带来的城市经济活动水平降低,制造品和装卸运输部门等行业的急速衰退而使城市衰退,纷纷采取措施。例如在英国,为了阻止城市衰退,英国政府在城市内部建立了“自由港”、“特别企业区”等吸引外资、企业以减少人口外流。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能源涨价和郊区财产税增长,“逆城市化”的倾向逐渐减弱。据统计,美国在1980年-1982年间,大城市地区增加大约410万居民,而非大城市地区只增加100万。由于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过程中未遇到过度的人口压力,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移民的进行,“城市病”的问题就得到缓解。逆城市化的外迁者是富裕阶层和熟练工人,他们带走资本、技术和购买力,在自然和人文生态较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中心优越的农村和城市远郊区定居,使城郊及周围中小卫星城镇按现代化标准迅速发展起来,并因此而成功地实现了乡村向城镇化的转变,传统观念中的农村已不复存在,城乡生活条件的差别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已不大。这是发达国家现代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当然,富裕阶层的纷纷外迁,使得一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城市由于市区人口的减少呈现出种种衰败现象,又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对原市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这是我们考察逆城市化现象对发达国家现代城市化的影响必须引起注意的另一方面。
逆城市化的地理意义
城市化的积极意义就是高楼大厦到处林立,没有了泥泞的道路和难闻的粪肥的味道。
消极影响可分三点:
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城市用砖瓦、水泥以及玻璃和金属等人工表面代替了土壤、草地和森林等自然地面,改变了反射和辐射面的性质及近地面层的热交换和地面粗糙度,从而影响大气的物理性状。
2)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城市化消耗大量能源,并释放出大量热能。大气环境所接受的这种人工热能,接近、甚至超过它所接受的太阳和天空辐射。
3)城市化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改变城市大气环境的组成。城市中工业及交通运输以矿物油作为主要能源,大气受CO、NOX(氮氧化物)、HC(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和SO2污染日益严重。
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对水量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的排水工程的难度,特别是暴雨排水工程,从而减少渗透,增加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致使地表总径流量和峰值流量增加,滞后时间(径流量落后于降雨量的时间)缩短。
2)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指生活、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不协调。
逆城市化是什么意思
逆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但同时在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投资方向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出现了城市中人口减少、经济衰落的现象,这种衰退在城市的“内城区”(inner city)显得特别明显,而乡村地区人口却比以前增加。从而给乡村的环境,经济等带来一定影响。
逆城市化带来生产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逆城市化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轻工业和第三产业萎缩、农业生产严重滞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过快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长期波动起伏等综合背景之下发生的,因而国家实施城乡人口逆向迁移的政策也是不得已而作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仅对城市,而且也对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既具积极性又具消极性的作用与影响,并且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对于城市来讲,从长期来看,这种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为大量人口的离开城市减轻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和包括粮油供给、社会保障在内的经济负担,使城市经济得以通过高投资、高积累的方式持续发展,即便是在“文革”时期,中国的城市经济仍然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同时,也避免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由“过度城市化”而引发的高失业率、第三产业过度膨胀和城市贫民窟泛滥等社会问题。
但是,这种大规模的人口外迁亦对城市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除表现为大量年青劳动力迁往农村之后所出现的城市职工老化以及家庭人口长期分离所造成的系列家庭问题之外,更集中地表现为“文革”结束后,大量人口的返城导致城镇待业人员于1979年时出现“爆炸性积累”。
如果说这种逆城市化对于城市的作用利弊兼具的话,那么大量人口被疏散入农村对农村所造成的影响同样具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从逆城市化的初衷而言,人口由城市向乡村迁移具有明显的解决城镇就业困难的目的,而且直到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目的都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这一行为的发生在农村却并非没有其现实的需要。
大量人口的迁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对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主要依靠人力的增加来推动发展的农业来讲,数以千万计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除了有助于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实现以外,也有利于通过单位劳动力的投入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迁入也为农村带来了一定数额的资金。
当然,大量人口的迁入也给农村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由于中国人口的增加,明清以来中国的农村便开始陷入农业劳动力投入过多而带来边际生产率递减的“高水平平衡陷阱”。建国之初随着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关系的转变而出现的农业生产的繁荣实际上仅仅是中国农业中传统生产力释放的结果。因此,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的农业并未因解放而打破“高水平平衡陷阱”,而建国后失控的人口生育所带来的人口自然增长过速使农村人口过剩的危机更加突出。
农业生产的落后和农民的普遍贫困在制约国家工业化决心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从而使城市迁入农村的人口和农民都对城市生活抱有过多的期望。这种期望最终导致“文革”结束后城市人口毫不犹豫地集体返迁和20世纪80年代前期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以及从80年代后期延续至今的汹涌“民工潮”的出现这三次具有明显补偿性的城市化浪潮。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 文章作者:邱国盛
高中地理问题:逆城市化的危害
逆城市化可能导致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在早晨上班和傍晚下班的时间段内发生堵塞,同时,车流量增大会造成大气污染以及加速乡村地区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城中心的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消费量下降,城市中心空洞化。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城市病的个别表现也会在乡村发生。(个人见解,不好请见谅。)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郊区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而逆城市化是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后者偏向于不好的一面。
联系: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
(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