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杨斯德的介绍
- 策反是什么意思 策反的解释
- 杨斯德的革命历程
- 华航事件(1986年华航事件解析)
- 开国少将还有谁健在
- 策反是什么意思
- 健在开国将军还有多少
杨斯德的介绍
杨斯德,1921年11月17日,杨斯德出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杨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股长兼特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六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部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前方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民联部部长,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一00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师政治委员,空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敌工部敌工处处长,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兼广州联络局局长,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曾经担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十三大、十四大代表。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策反是什么意思 策反的解释
1、策反是指深入敌对一方的内部,秘密进行鼓动,使敌对一方的人倒戈。
2、“我要策反xxx”是指我说服xxx投诚于我们,一起暗中对付他原来所在的阵营。
3、杨斯德在我们解放军中担任的是政治部联络科科长,主要从事的便是特工工作,我们解放军中很多的特工,他们的工作以收集情报为主,但是杨斯德将军的工作却是以策反国民党为主。
4、比如说在1943年,杨斯德将军便成功的策反国民党686团以及23团和平起义,加入到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来。
杨斯德的革命历程
在战争年代,杨斯德将军长期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他深入敌占区,卧薪尝胆,瓦解敌军,多次策反成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策反将军”,其威名广为传颂。电影《佩剑将军》的原型即是杨斯德将军。
1936年7月,杨斯德从陈公祠小学毕业考人滕县乡师。此时,中华民族已迫近亡国的危险,早已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的日本侵略者得陇望蜀,觊觎华北;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致使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滕县乡师和其他学校的地下共产党员以公开的合法身份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呐喊出民族的心声,进一步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在这年冬天,杨斯德在学校里毅然参加了抗敌后援会组织的募捐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绥远抗战。不久,他又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到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韩复榘的10万大军不战而退,日军长驱直入,相继占领了泰安、兖州等战略重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共产党员王见新、李乐平等毅然决定,于1938年1月在善固村(今山亭区)创办了“农民抗日训练班”,为抗日培养骨干。杨斯德成为第一期学员。不久,在“训练班”的基础上组建了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5月,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成立,滕县武装编为第二大队,杨斯德在该大队二班当战士。由于他作战勇敢,各方面表现突出,这年9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他还不满17岁。在党的教育指导下,他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完成了从师范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他那传奇式的经历便从此开始。
1939年春,党组织根据杨斯德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把他选送到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敌工部训练班学习。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对敌斗争政策和策略,于同年秋结业返回鲁南,先后任直辖四团政治处敌工股长和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长兼特务二大队政委。他以党的政策和策略为武器,凭着对民族解放事业的赤胆忠心,从事瓦解敌伪军工作。1940年,杨斯德奉命以苏鲁支队特务二大队政委的名义,与大队长刘祥汉一起回到家乡滕县进行扩军筹款。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扩军200余人,组建一个新的连队,经过短时的教育和训练,就带领这支队伍出没在津浦路两侧,袭击敌据点,搞枪、搞粮、搞电池等军用物资,供应大部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1941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敌我犬牙交错,斗争十分复杂。这年6月,杨斯德由115师五团调到六团任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部长。在滨海地区参加组织指导瓦解敌伪军和开展边沿区对敌斗争。赣榆县城是日军“确保”海州地区殖民统治的重要据点,驻守赣榆地区的是伪“和平建国军”第71旅,共有1600多人。为了适时拔掉这颗钉子,杨斯德的确没少动脑筋。他首先组织发动当地党政军民对该部伪军不断地开展政治攻势,从政治上有效地打击伪军的气焰。其次,指派党员干部李德新、徐忠信打入伪军内部,进行地下秘密活动,并同该旅一团团长黄胜春建立了关系。杨斯德约黄见面时,当面向黄讲了日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形势,晓以大义,指明出路。黄表示“身在曹营心在汉”,愿为八路军效劳。有一次,我军在同该部作战中俘虏了该旅一团副官,叫刘连城。刘是东北人,爱国思想很深。杨斯德抓住这条线索不放松,亲自找刘谈话,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并决定将其释放。刘回去后在伪军内部积极进行秘密活动,建立了一些外围关系,并利用职务之便,经常进出城门,向我军传递情报,成为我军潜伏在伪军内部的可靠“内线”。
到1943年11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和我军内线工作条件的成熟,为了粉碎敌人打通海(州)日(照)公路的企图,配合鲁中军区反“扫荡”,我滨海军区决定攻取赣榆城。11月19日半夜里,杨斯德随军区政委符竹庭率领686团、23团和部分地方部队悄悄到达赣榆城外,在刘连城、徐忠信等内线关系的策应下,正确运用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针,以牺牲3人的极小代价,一举全歼守城伪军一个整旅1600多人,活捉伪旅长李亚藩,解放了赣榆城。杨斯德也因敌工工作出色受到滨海军区的通令嘉奖。 战后,杨斯德升任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兼胶(县)高(密)办事处副主任。
1944年11月,他又协助谷凤鸣等争取了莒县伪军莫正民部3500余人起义,再次受到军区通令嘉奖。
1945年1月,杨斯德还参与领导了策动诸城伪军张希贤部反正。在对日军大反攻中,杨斯德随山东军区第一师参加了攻占胶县、诸城等战斗,并进行了大量的瓦解敌伪工作,对我军取得战役、战斗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华航事件(1986年华航事件解析)
他被称之为天空的雄鹰,被称之为两岸破冰第一人。正是他的义举,才使那些数万老兵得以回归大陆,才使两岸互得以三通。而他却只是一位思乡心切年逾半百的老人。接下来,就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破冰英雄”王锡爵的事迹。
让我们先把时间倒回到1986年5月3日。在我国西南航空领区,有一架台湾华航公司的一架客机,突然从曼谷飞往香港的航线上,突然转向,飞入我国航空识别区。这一事件可以说是严重的挑衅行为,但幸好是虚惊一场,机长王锡爵主动与广州机场塔台人员联系,表明自己的来意:王锡爵请求降落在广州机场,请求在大陆定居。这边是八十年代震惊海峡两岸的“华航事件”。“华航事件”更是促进了两岸的三通,即通航、通信、通邮。我们先通过王锡爵的经历来了解下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专门侦察大陆空军的台湾“黑猫中队“部分成员
王锡爵,出生于四川遂宁,年少时,就有搏击长空的远大志向。在长成时,更是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和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机能,最终,通过重重考试,终于加入民国空军。在1949年,王锡爵被迫跟随蒋介石撤退到台湾,此后一直在台湾空军服役。再次期间,王锡爵表现突出,曾先后三次被台湾当局授予“国军英雄”称号,更是被台湾空军视为王牌中的王牌,还曾经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
1967年,王锡爵以中校的军衔退役,退役后,在中华航空公司(后面简称华航)担任机长职务。在华航工作期间,多次受到公司的褒奖,赢得上司同事对他的信任,主要负责华航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间的航线。到1986年,王锡爵已经成为一名拥有二万多个人小时的老机长了。
王锡爵,年少时便怀揣报效祖国、搏击长空的凌云壮志,但在18岁,被迫跟随蒋介石逃亡台湾。这时,他离开大陆、离开亲人的时间已经整整37年了,这37年,他饱受思乡之痛。忍受着亲人分离的无奈。终于,在他56岁这年,已经阔别大陆达37年之久的王锡爵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大胆的选择。这个选择不仅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更是直接影响到了那些和他一样被迫离开故土,被迫与亲人分离的台湾老兵。同时,也间接影响到了大陆与台湾当局的关系。1986年5月3日,王锡爵在曼谷飞往香港的途中,紧急转向,飞向广州机场。当时,该架飞机的机组人员还有一个副驾驶和一个工程师,虽然董广兴和邱明志一再劝阻,但这并不能动摇王锡爵的回归大陆怀抱的决心。王锡爵巧妙地运用邱明志上厕所的有利契机,将董广兴扣住,邱明志在上完厕所后,看到眼前的情况,非常恐惧和害怕,王锡爵向邱明志说出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但邱明志死活不同意,还进行劝告,王锡爵对此无可奈何,为了回归大陆,他只能以同归于尽想必,才使邱明志配合降落广州机场。
在快到达中国防空识别区时,主动与广州机场取得联系,得到广州机场的帮助。王锡爵平安无险地降落在广州机场,当他走出飞机的那一刻,刚刚得知这一情况的相关负责人也紧急赶到机场,王锡爵看到他们,便激动地说:“我要和家人团聚,我要求到祖国大陆定居”。林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和叶选平(广东省省长)便在广东珠岛宾馆为王锡爵接风洗尘,欢迎他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在此期间,王锡爵便非常激动地说道:“我很想念大陆的山河和亲人,见到你们很高兴。台湾同胞都盼望两岸能够通商、通邮、通航。”这件事很快便上报到中央,中央领导人得知此事后,被你迅速做出相关指示:要表明我们的立场,与中国台湾当局妥善处理此事。
田纪云副总理针对此事做出指示:台湾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但首先要实现三通(通航、通邮、同商),在此基础上实现祖国统一,施行一国两制。田纪云副总理非常注重细节,在邱明志和董广兴的去留问题上,田纪云副总理说:“我们主张海峡两岸实行‘三通’,有来有往,来去自由。我们将充分尊重他们本人的意愿。我们说话是算数的,是言行一致的。我们对这件事的处理是光明磊落的,是合情合理的。”
就在这架飞机着陆的当天,就以民航局的名义向华航发出了一封电报。但台北并未做出回复,在11日,便再次致电,内容如下:
台北
中华航空公司
5月3日我局曾致电贵公司,邀请你们尽早派人来北京商谈波音747货机的处理问题,但至今未见答复,海峡两岸对此深表关切。
华航事件可以说是一件突发事件。大陆多次联系华航,多次告诉华航此事两个民航公司的业务性协商,不涉及任何政治意图,为了实现自己的一己私利,甚至想要委托香港国泰航空公司或者通过国际红十字会来与大陆交涉,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因此,中央政府言正辞严的回复:“不让第三者插手”。大陆方面还表示,如果华航方面感觉在大陆不合适,可以由他们提出协商地点,可以在香港等。希望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解决此事。但台湾当局却使出浑身解数想要避免与大陆接触。
此次谈判,大陆代表从人道主义出发,从国家统一的角度出发,受到了海内外同胞的一致赞叹,同时也让台湾当局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无论是台湾职务人员,还是舆论媒体,纷纷提出两岸之间应该实现“三通”。
杨斯德在此次商谈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说:“在国际上争取了支持,在台湾争取了群众,在舆论上争取了同情,今后与台对话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可见此次华航事件的影响之深远。
就在一年后的母亲节,上万台湾老兵聚集在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他们身穿着印有:“想家”这两个鲜红大字的白色衬衣,以此向台湾当局抗议,请求实现两岸“三通”。
这数十万的老兵们,当年由于蒋介石的胁迫,又或者处于种种原因,被迫离开故土,留居台湾,时间飞逝,这些老兵有许多都已经凋零,健在的也都渐入花甲之年。他们自知时日无多,迫切的想要实现两岸“三通”, 迫切的想要回归故里,魂归故乡。
台湾各界人士对这些老兵的思乡之情,对实现“两岸三通”的愿望给予高度支持,谢学贤(担任台湾地区的立法委员)针对此事向行政院提出咨询,咨询中提到:已年过五旬的老机长为了与亲人见面,不得不架机飞往大陆,正是台湾当局禁止“两岸三通”而造成的严重后果。谢学贤还指出,应处于人道主义,允许在台的老兵回大陆探亲。
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
经过那万里可能看仔细。
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在哪里
……
上万老兵在聚会上齐唱这首《母亲你在何方》。
整个集会现场的所有人员无不为之动容,那些在台老兵情至深处,留下了这包含了数十年思乡之情的泪水。台湾的高层,你们在撤往台湾时,都带上了自己的父母、妻儿、老小。但你是否想过那些跟随你们一起来台的普通士兵,他们的妻儿老小呢?他们的妻儿老小还在家中等待他们的回来,还在等待他们的家书。
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在抗日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无数的先人志士牺牲自我,保全了我们的祖国母亲,在他们的耄耋之年,却还在为回到故乡而忧愁,还在被思想之情而羁绊。你们摸着自己的心口,问问自己是否对得起这些老兵。
经过岛内各界人士长达数月的抗争,台湾当局终于在1987年10月15日宣布允许前往大陆探亲。也就在当天,中央国务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i,就指出:“热切的欢迎台湾同胞回归大陆探亲旅游,保证岛内居民来去自由,并且还会仅最大的努力,为你们提供方便,给予照顾。”至此两岸才实现了“三通”。
王锡爵,也被两岸人民亲切的称之为:“打破两岸坚冰的第一人”。
王锡爵回归大陆之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
王锡爵由于自身技术专业知识过硬,被中国民航总局任命为中国民航华北局副局长,同时还兼任副总飞行师。此外,王锡爵还驾驶中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班,在蓝天之上翱翔。此外,王锡爵还担任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在2009年,王锡爵还成为黄埔军校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现在,王锡爵已经退休在家,但他的目光始终聚焦在海峡两岸,希望能够亲眼看见祖国统一。这边是王锡爵的英勇事迹,为您点赞。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愿海峡两岸的同胞不再被一道海峡所阻碍。各位看官想必和我也有同样的感想吧,希望你们多多点赞,我们会继续努力的哟!
开国少将还有谁健在
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计有1614名高级军官获授将帅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现健在中将0人,少将49人。
1955年少将(19人)
李耀文(1918)山东荣城人,88上将,原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委政委、海军政委
向守志(1917)四川宣汉人,88上将,原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
任荣(1917)四川苍溪人,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西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政协主席、武汉军区副政委
邹衍(1915)江西兴国人,原中央纪委委员、沈阳军区副政委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原中央纪委委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张秀龙(1915)
湖北仙桃人,原全国人大常委、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王贵德(1914)福建上杭人,原铁道兵副政委
刘居英(1917)吉林长春人,原铁道兵副司令员
胡继成(1915)安徽金寨人,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
贾若瑜(1915)四川合江人,原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军事学院副院长
盛治华(1916)江西永新人,原武警部队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副司令员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方槐(1917)江西于都人,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刘中华(1917)山东文登人,原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
杨永松(1918)广东大埔人,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
李布德(1919)四川营山人,原山西省军区政委
钟炳昌(1915)江西兴国人,原解放军军政委、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
廖鼎琳(1914)江西兴国人,原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政委、炮兵学院政委
黎光(1914)四川仪陇人,原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
1961年少将(9人)
王砚泉(1917)河北雄县人,88中将,原昆明军区副政委、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委
胡炜(1920)河南新蔡人,原中央候补委员、陕西省委书记、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高锐(1919)山东莱阳人,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宁夏区委第二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杨思禄(1917)江西于都人,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张力雄(1913)福建上杭人,原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
孙干卿(1919)山东淄博人,原广州军区参谋长、昆明军区参谋长
姜钟(1919)四川平昌人,原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魏国运(1914)
湖北监利人,原空军政治学校校长兼政委、空军工程部部长
殷国洪(1911)
湖北红安人,原海军炮兵学校政委、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政委
1964年少将(21人)
刘振华(1921)山东泰安人,88上将,原中央委员、沈阳军区政委、北京军区政委、外交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玉华(1916)山东文登人,原中央委员、湖北省委书记、武汉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
王扶之(1923)陕西子洲人,原中央候补委员、山西省委书记、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
陈绍昆(1921)江苏宿迁人,原沈阳军区副政委、冶金工业部部长
文击(1918)河北霸州人,原炮兵副司令员、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
姜林东(1918)山东烟台人,原新疆军区副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
贾乾瑞(1916)陕西大荔人,原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顾问
杨斯德(1921)山东滕州人,原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刘自双(1915)四川巴中人,原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张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原国防部外事局政委、河南省军区政委、总参谋部二部部长
张志勇(1916)
湖北红安人,原国防科委训练基地司令员、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张实杰(1922)山东邹平人,原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周建平(1919)江苏苏州人,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王茂全(1910)江西吉安人,原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方震(1911)江西弋阳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政委
阳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原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丕功(1910)山东淄博人,原上海警备区参谋长、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张英(1916)辽宁盖州人,原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军区政委
顾鸿(1915)安徽庐江人,原南京工程兵学校校长
高先贵(1912)安徽六安人,原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涂通今(1914)福建长汀人,原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长江日报)返
策反是什么意思
策反是出自《柳暗花明》,基本释义是指在敌对一方内部秘密进行鼓动,使其成员倒戈。
基本解释
1、 在敌对一方内部秘密进行鼓动,使其成员倒戈。
2、在敌对势力或对立派别的内部,秘密鼓动其中的一些人倒戈。
欧阳山 八七:“ 陈经理,你到底还是派人钻到我们内部来策反来了。”
3、策反,这是情报人员最古老的任务之一。顾名思义,策反就是通过各种心理战手段,将敌方人员从思想上转化为我方人员,从而削弱敌方力量,增强我方力量。被策反的敌方人员,往往可以继续发展成我方间谍,或为我方提供特殊的技术能力,以使得情报工作效果最大化。这也是“和平演变”的核心所在,乃“兵不血刃”之高招。
我要策反xxx”是指我说服xxx投诚于我们,一起暗中对付他原来所在的阵营。
杨斯德在我们解放军中担任的是政治部联络科科长,主要从事的便是特工工作,我们解放军中很多的特工,他们的工作以收集情报为主,但是杨斯德将军的工作却是以策反国民党为主。
比如说在1943年,杨斯德将军便成功的策反国民党686团以及23团和平起义,加入到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来。
扩展资料:
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目前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的群众并不罕见,退伍军人、留学生、高校师生、军事发烧友以及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人员等,都是其着重关注的对象。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网友,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境外人员利用。
根据我国《反间谍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不明情况,被诱骗落入境外间谍机关的圈套,一定要终止违法行为。如果受到对方威胁,不要害怕,更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还可以予以奖励。
健在开国将军还有多少
截至2018年1月,开国将帅(1964年前)仅剩21位。 1955年至1964年,中国人民 解 放 军共授衔将 军以上1614人,其中元 帅10名、大 将10名、上 将57名、中 将177名和少 将1360名。随着时间的流逝,目前中将以上全部逝世,健在的开国少将仅剩21位。
一、55开国少将(55年少将共806人,健在8人)
开国将军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开国将帅共1614人,而狭义的开国将帅则不包括迟至1964年才晋升的少将,55少将无论如何都是无可争议的开国将军。55开国少将几乎成了“百岁将军”的摇篮。
方槐(1917)原空军第2军军长。江西于都人,原名赖芳槐(曾用名赖世禄),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1949年任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处长。
刘中华(1917)原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山东文登人,1932年入党,1937年入伍;解放时任三野9兵团30军政治部主任。
杨永松 (1918)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广东大埔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四野战车师政委。
邹 衍 (1915) 原沈阳军区副政委。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四野47军160师政治委员。
詹大南 (1914) 原27军军长,兰州、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安徽金寨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时任华北军区第209师长。
熊兆仁 (1912) 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永定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时任皖南军区副司令员。
黎 光 (1914) 原68军军长、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四川南部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20兵团66军198师师长。
李耀文(1918)原名张锡坤,出生于山东荣成,曾任海军政委,海军上将。十二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
在以上开国将军中,熊兆仁从军最早,1929年即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而李耀文迟至抗日时才入伍,但解放时已经担任野战军政委职务,比起其它将军的职务更高。在解放前担任野战军高级指挥员的战将有李耀文(三野26军政委)、黎光(198师师长)、詹大南(第209师师长)。
二、1961年授衔少将(当年晋升少将218人,健在5人)
孙干卿 (1919) 原昆明军区参谋长。山东淄博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时任四野43军128师383团团长、师参谋长。
杨思禄 (1917) 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江西于都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时任二野直属教导队2师师长。
张力雄 (1913) 原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建上杭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任二野特种兵纵队政治部主任。
胡炜(1920)原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河南新蔡人,1937年参加抗日。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年被解除职务。
姜 钟 (1919) 原总参三部部长。四川平昌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注:1962年、1963年两批授衔少将16人,无人健在。
三、1964年授衔少将(共320人,健在8人)
64开国少将中,有一些是身经百战的资历很老的老红军,有些是抗战以后才参加革命的(以山东籍为多),1955年授衔时大多为大校,甚至是上校,能跻身开国将军行列是十分荣幸的。目前地位最高的是1988年晋升上 将军衔的刘振华,王扶之将军则是所有开国将军中最年轻的。
刘振华(1921)山东泰安人,原沈阳、北京军区政委,12、13届中 央委员,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
王扶之(1923)原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别名王硕,陕西延安人,1935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时系四野39军115师343团团长。开国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
文击(1918)原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原名刘树棠,河北霸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时任四野炮兵一师副师长。
杨斯德(1921)原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山东滕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任3野34军100师副政政治委员。
张中如(1919)原总参二部部长。山西原平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
陈绍昆(1921)原沈阳军区副政委,冶金工业部部长。江苏宿迁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
高先贵(1912)原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顾问。安徽六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涂通今(1914)原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福建长汀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我军三位“博士将军”之一,健在的唯一“博士将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