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和冬至什么区别(立冬是冬至吗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介绍)_冬至_立冬_节气

本文目录

  • 立冬是冬至吗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介绍
  •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 立冬冬至有区别吗
  • 立冬和冬至有何区别
  • 立冬和冬至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 冬至和立冬有区别吗 冬至和立冬有哪些区别
  • 立冬和冬至什么区别

立冬是冬至吗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介绍

1、不是。立冬不是冬至,这是两个不同的节气。立冬节气表示正式进入冬季,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到来,太阳公转到黄经225°位置;冬气时阳气升起,是传统历法的起始日,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到来,太阳公转到黄经270°位。

2、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1)时间不同立冬,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

(2)含义不同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后46天是冬至,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极”,俗话说到头儿了。

(3)气候不同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冬至期间,西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 01

    立冬和冬至的时间含义不同,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开始,冬至是北半球白昼的减少;立冬和冬至的气候特点不同,立冬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来临,冬至开始“数九”的第一天。

    立冬是冬天来了,是秋天跟冬天的连接点,气候慢慢变冷,而冬至则是冬天就要结束了,是冬天跟春天的连接点,天气由寒冷渐渐变暖,是春光乍现的好时节。

    立冬节气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从冬至开始就要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了,夜晚也会越来长,在民间百姓们又把冬至成为“冬节”。冬至南方温度只有6℃至8℃左右,开始“数九”的第一天。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侯: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意思为立冬之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算太冷。而在冬至之前,是会有大量的冷空气来临的。一直到冬至以后,才慢慢的褪去寒潮,缓缓迎来春天。

    冬至则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在下面几点:

1、立冬和冬至意思不同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立冬和冬至日期不同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3、立冬和冬至天文位置不同

在天文上,冬至是太阳到达黄经270度,立冬是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冬至的第二天就将向北移。而立冬这天,太阳的直射点还在一天天南移。

4、立冬和冬至气候不同

从气候上说,立冬在古代对于中国来说,是进入冬季的标志。而冬至表明冬天最冷的时候来到,冬至日也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从传统文化上来说,立冬的地位没有冬至高,而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表明阴气最重,但也表明阳气开始生了,就象黎明前的黑暗时刻。冬至也是中国传统历法中历算的起始日(这跟新年的起始不一样)。

立冬冬至有区别吗

立冬和冬至当然是有区别的,他们是24节气中不同的两个节气,虽然都是代表冬天的节气,但是立冬节气代表着刚进入冬天,此时的气温还不算太冷,而冬至是太阳运行到南回归线的那一天,也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一年当中数九的天气,此时的天气就非常寒冷了,但是过了冬至以后,北半球的白天就一天天开始变长了。

立冬和冬至有何区别

1、 立冬和冬至的时间不同。

立冬时间在公历每年11月7日至8日之间,而冬至时间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至22日。

2、这两个节气的含义不同。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冬至,表示冬天到了,此时的天气变得寒冷。

3、气候不同。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冬三月由这一天开始。而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

4、习俗不同。

立冬很多地方会举办一些活动,如迎冬,贺冬,吃水饺。冬至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也有吃饺子的习俗。

其他:

立冬和冬至意思不同。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立冬的含义: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至的含义: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南半球的时间比在北半球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立冬和冬至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不一样。

有以下5点区别:

1、概念不一样。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2、时间不一样。立冬在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冬至则是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

3、代表寓意不一样。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万物自此闭藏;冬至代表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4、太阳位置不一样。立冬时,太阳位于黄经225°;冬至时太阳到达黄经270°。

5、气候特点不一样。立冬后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冬至后气温呈现低温。

冬至和立冬有区别吗 冬至和立冬有哪些区别

1、冬至和立冬有区别。

2、时间不同:

立冬:11月7-8日之间交节。

冬至: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3、含义不同: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冬至:冬至,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称。地雷复卦,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陈志岁《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3、气候不同:

(1)立冬:作为早已入冬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此时的大风、降温可以说是习以为常。在华北中南部到黄淮等地,立冬期间的冷空气,常常不是大风把这一带山区红叶一扫而光,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让人们有一种一下子进入冬天的感觉。若遇到势力强、速度快的冷空气,它一路狂奔,使北方山口地区和南方的江湖河面风力加大,大风一直吹到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特别是北部、东部海域,海上的大风易使海上作业受到严重损失。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华南部分地区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2)冬至: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寒冷气候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但是,这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而南方大部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常常是银装素裹;江南地区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

立冬和冬至什么区别

立冬和冬至是两个不同的节气,立冬是进入冬季的标志,而冬至表明冬天最冷的时候来到。从传统文化上来说,立冬的地位没有冬至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表明阴气最重,也表明阳气开始生了,冬至也是中国传统历法中历算的起始日(非新年的起始日)。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1、意思不同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日期不同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3、气候不同

从气候上说,立冬在古代对于中国来说,是进入冬季的标志。而冬至表明冬天最冷的时候来到,冬至日也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

4、天文位置不同

在天文上,冬至是太阳到达黄经270度,立冬是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冬至的第二天就将向北移。而立冬这天,太阳的直射点还在一天天南移。

5、习俗不同

立冬: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劳动了一年,老百姓要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如今,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冬泳爱好者们还会用冬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立冬有吃水饺的风俗。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但在山东滕州一带也有喝羊肉汤的习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