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幼儿园家园共育小常识有哪些)_幼儿园_家长_教育

本文目录

  •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常识有哪些
  • 家园共育的内容是什么
  • 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内容简短有哪些
  • 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有哪些 家园共育是什么
  •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内容
  • 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内容简短是什么
  • 幼儿园家园共育都有什么内容
  • 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_家园合作的策略有哪些
  • 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价值探究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常识有哪些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常识如下:

1、可有意识、有打算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按期丈量幼儿听力情形,及早医治跟防备。

2、让孩子逐渐识别:红、黄、橙、绿、地蓝、蓝、紫等色,并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彩讲名称。

3、教孩子用手摸,鉴别物体的精细、软硬、轻沉、毛糙、润滑。

4、用捉迷躲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步分辨高低、前后、左左。如用同种物体摇成不共的空间地位,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娃娃晃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5、家长可以通功率领孩子干一些察看记载去培育孩子的时间知觉。如带孩子视察母鸡→生蛋→孵小鸡→母鸡带小鸡的图片,并讲出先后次序。还可以通过故事、童话等辅助幼儿掌握“从前”、“很久良久”、“起初”、“开端”、“停止”等词汇。

家园共育的内容是什么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在家长和孩子中至关重要。

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上,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让家长带废旧材料、实物入园便于孩子开展游戏、进行教学活动,但家长并不知道老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厌烦,存有抵触情绪,易使老师、家长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

相关规定: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仅仅把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贴到“家长园地”里,或者教师把家长当作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不给予家长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留给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极度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内容简短有哪些

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内容简短范例如下所示。

中班的宝宝完全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对于对于周围的小朋友和家长的某种行为模仿能力强,对大人表现不满时有了较强的反抗意识,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好奇心,对外界一切事物都有很强探索的欲望,所以在教育问题上家教要讲究策略,才能激发宝宝探究问题、了解问题的欲望,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激发孩子探究问题、了解问题的欲望。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孩子欣赏自然美。

2、制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3、要热心接待孩子的小朋友,使孩子们感到家长的态度是友好、和蔼可亲的。

4、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挫折感,有时忽略一下孩子的要求。

5、健康的情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方法一

这个年龄是幼儿同伴意识开始萌芽的阶段。可以多鼓励孩子找小朋友玩,使宝宝在同伴集体中能够有主张、并且相互协调、顺利地玩。通常受欢迎的类型为有亲和力的小孩,而任性的小孩较易被排斥,所以不随便发脾气的小孩,是大家乐于接纳的朋友。

教育方法二

培养孩子成就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扫地、擦桌子、分发碗筷等,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孩子进行游戏、续编故事、添画、看图讲故事等方法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生活得更加快乐。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这样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教育方法三

让孩子自由玩耍,五岁的孩子求知欲强,对自然、社会的知识经验逐渐丰富。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对大人的依赖性减少,不喜欢受到过多的干涉和帮助。

可以给孩子准备拼插玩具、计算玩具、识字玩具、拼图玩具和童话故事书、自然常识书、儿歌书等,平时可以给他准备一些绘图工具用具、音乐用具等,让孩子找他的好朋友一起玩,这样更能让孩子找到其中的乐趣。

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要注重沟通、加强指导、参与互动。

1、注重沟通

建立平等和谐、信任支持的伙伴关系现在,很多幼教工作者都充分认识到,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家园共育的前提条件。

2、加强指导

教给家长科学育儿知识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家长只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溺爱娇惯、包办代替、过度保护等。

3、参与互动

真正实现家园共育在家园共育中,我们充分发挥家园两种教育的优势,做好家长工作,利用家教的便利之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幼儿园家园共育内容有哪些 家园共育是什么

1、幼儿健康性格该如何培养。

2、教会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3、让孩子早睡早起少吃零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5、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在家长和孩子中至关重要。

6、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内容

要点:

1、根据自己主题发布相应的内容

2、家园共育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安全教育也可以是精神教育或者医疗卫生教育

范文:秋季幼儿卫生保健常识

幼儿园秋季开学之后,秋天也随之而来,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得干燥起来,再加上秋季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孩子在幼儿园适应能力差,体质弱的抵抗地差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从而生病。孩子的皮肤稚嫩、免疫力低下,在幼儿园的大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病菌和细菌的侵害!

在秋季幼儿会比成年人更需要水分,为了避免幼儿出现唇干舌燥等现象。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使幼儿在秋季减少生病的几率,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们就需要特别注意、老师们要做好各项保健措施。

秋季干燥,幼儿需要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在家中,家长给幼儿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幼儿体内水分平衡。

不管是幼儿还是大人,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内容简短是什么

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简短内容有如下:

中班幼儿的家长同样应维护孩子生理器官,无意识的练习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可有意识、有打算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按期丈量幼儿听力情形,及早医治跟防备,让孩子逐渐识别:红、黄、橙、绿、地蓝、蓝、紫等色。

家长要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彩讲名称,教孩子用手摸,鉴别物体的精细、软硬、轻沉、毛糙、润滑,用捉迷躲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步分辨高低、前后、左左。如用同种物体摇成不共的空间地位,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娃娃晃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家园配合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在开展家园共育时,可采用茶话会、经验分享会、家长座谈会及家长沙龙等多种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形式,目的是拉近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可以让大家在平等的交流、对话中找到共识,消除隔膜,并协助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势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可以使来自双方的学习经验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

幼儿园家园共育都有什么内容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一、存在问题

(1)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上。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让家长带废旧材料、实物入园便于孩子开展游戏、进行教学活动,但家长并不知道老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厌烦,存有抵触情绪,易使老师、家长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

(2)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也可能是性格执拗孤僻。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

(3)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仅仅把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贴到“家长园地”里,或者教师把家长当作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不给予家长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留给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极度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少家长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通过一些社会上开办的培训中心、活动中心对孩子进行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方面的专门训练,使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于是不管孩子兴趣如何,一味地奔忙于幼儿园、家庭和培训中心之间,盲目地参加各种兴趣班,弄得孩子疲惫不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二、交流方式: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就要经常沟通,那么,如何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就成了父母们必做的功课。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家长工作经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和教师应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多交流沟通,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好孩子,但要注意不宜作长时间的交谈,老师要顾及其他孩子和父母,只有在班内的孩子全被接走时,此时是最佳沟通时机,你可以跟老师较详细地交谈。通过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更加了解,也能更好的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2)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老师会认为这种家长是通情达理的,也喜欢和这种家长沟通。想一想我们只照看一个孩子有时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要天天看护那么多的孩子呢!所以平时在跟老师沟通时,家长应更多的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了解老师的需求,积极配合她们的工作。即使真的老师这次做错了,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认可老师的工作,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这样老师会感到她以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没有付之东流,会对自己这次的疏忽深感歉疚。

(3)通过书信或网络邮箱与老师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当家长希望老师听取自己的意见时,尽量用书信或网络邮箱的形式委婉的提出,既不耽误时间也不伤老师的面子。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并积极采取行动的。这种方式也很适用于对孩子所在幼儿园提意见或建议时,能直接把一些当面不好说的话写出来,如果你的意见比较中肯和实际,我想幼儿园会采纳的。

(4)感情投资,获得老师好感,把孩子平日在家爱听的磁带带到幼儿园,或者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儿歌等给老师作为教材,这样的家园互动会让小朋友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打印一些网上的育儿资料和老师一起交流,尽量积极参与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老师非常感动,觉得家长是在用心支持自己的工作,有了这些感情投资,老师也很愿意和家长真诚地交流孩子的点滴。同时也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回避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但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老师也会针对孩子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我觉得老师和父母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的环境,这才是交流的意义。

(5)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人活在世上是需要朋友的,幼儿园老师当然也不例外。对一个妈妈来说,这句话意味着对宝宝的放手和对老师的信任。信任是人与人成为朋友最基本的条件,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很容易和幼儿园老师成为朋友,也就很容易和老师交流沟通。

(6)父母要和爷爷、奶奶多沟通。隔代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不过两代人的出发点都是一切为了孩子,但在实践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老人也许不理解教师的某些行为,教师也一下无法和正在气头上的长辈们分析原因,就可以借助父母这个中间桥梁来解决问题,在老师和父母沟通之后,父母一定要和老人多讲讲老师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不关心孩子,希望老人们也能理解。

拓展资料: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在家长和孩子中至关重要。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

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_家园合作的策略有哪些

  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 教育 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论文,欢迎查阅!
  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篇1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促进 儿童 的健康发展

  在幼儿生活阶段,幼儿园、家庭是其最主要的两个生活场所。在这种生活背景下,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 家庭教育 与幼儿园教育力量的有效凝结,让学生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生活衔接更好,为幼儿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还能保证幼儿在家、在幼儿园都能保持同一个状态,为幼儿良好品行地树立打下基础。在未开展家园合作之前,很多幼儿都会展现出“家中小霸王,园中乖宝宝”的两种状态,这就是家庭与幼儿园缺少沟通而导致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园合作能够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幼儿的发展能够产生关键性影响。然而,由于许多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科学,使得家庭教育很难发挥出实际效果,家庭教育的优势也因此很难体现。在开展家园合作模式后,家庭能够通过与幼儿园的有效联合,汲取和吸收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观和教育 方法 ,使幼儿园的教育行为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幼儿教师能够通过与家长的沟通,给予家长正确的幼儿教育指导和帮助,使家庭教育的优势、效果都能够展现出来,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方便幼儿园教学策略的实施

  幼儿园作为系统性幼儿教育的主战场,其所有教学改革策略、发展办法都是为了幼儿教育水平进步而做出的。但在幼儿园与家庭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很多家长不认同也不理解幼儿园的作为,这使得幼儿园在发展、转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家长的反对之声,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幼儿教育的进步,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家园合作模式下,幼儿园的一切行为都实在家长眼中所开展和实施的,并且在进行转变之前,都会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家长明白幼儿园的一切改变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出于教育水平的提升,从而赞同和支持幼儿园的战略发展目标,所以说家园合作模式能够为幼儿园教学策略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

  二、家园合作的具体实施对策

  (一)制定良好的家园合作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家园合作模式的初衷、目的是具有一致性的,但为了确保家园合作模式的有效开展,以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相互尊重,在开展家园合作模式之前,必须要制定出全面、科学、有效的家园合作制度,以实现对幼儿园、家庭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各种行为的指导与约束,为家园合作模式最佳效果的发挥提供支持。为了确保家园合作制度的规范、有效,其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家园合作重要性论述。这方面内容主要是对家园合作的作用、效果进行充分论述,让幼儿园、家庭都能全面、细致地了解家园合作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基础动力。2.家园合作细则。这方面内容主要是对家园合作的具体模式、流程、方法等内容的详细规定,其能够对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家庭的合作行为产生指导和约束作用;3.家园合作的责任与义务。这一方面内容主要论述在家园合作模式中,幼儿园、家长以及幼儿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做到责权明确,避免纠纷。

  (二)提升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最容易影响合作效果也最需要提高的部分就是家庭教育环节,为此想要保证家园合作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做好对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从当前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来看,提升家庭教育的策略主要可以从提升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方法两方面入手。具体办法有幼儿园经常开展家长讲座,来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水平,并为家的家庭教育技术水平提升提供指导。与此同时,幼儿园可以让家长亲自参与到幼儿教育当中来,让家长学习和吸收幼儿教师的幼儿教育 经验 ,为他们的教育水平提升创造条件。

  (三)积极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活动既是检验家园合作模式效果的途径,也是提升家园合作水平的重要对策,这一环节工作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

  1.开展幼儿学习成果汇报演出。此类活动能够通过对幼儿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功或和学习状态的展示,来让家长最全面、最直接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并深刻意识到家园教育对幼儿教育带来的效果提升,鼓励和支持家长继续深入的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模式。

  2.充分利用校园展示平台。在家园合作模式下,幼儿园的展示平台就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方针的主要途径,幼儿园可以利用校园平台对办园宗旨、办园方针、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现状、教学安排以及幼儿食谱等一切信息对家长予以披露,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在当代的幼儿教育环节中,如何为幼儿提供效果最好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终极目标,家园合作作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联合,其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与家庭之间搭建起一个桥梁,为幼儿教育的进步提供支持。在开展家园合作过程中,幼儿园一定要多与家庭进行沟通,积极掌握幼儿在家的状态,并根据幼儿的实际状态分析,来为他们设计最有效的 教学方法 ,为幼儿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煌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幼儿园
  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篇2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已经日益彰显,然而,在观念层面,经常有关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孰重孰轻的争论,在行为层面,也有偏重于一方而导致给儿童教育留下遗憾的事实。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教育优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体现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身心特点为依据的教育,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要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的连贯和有序,以及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养成、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贯穿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 对子 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特殊的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猜你喜欢:

1. 教育部幼儿指南读书心得

2. 高校普及女性健康保健教育的探析论文

3. 幼儿园教师学习解放思想心得体会3篇

4. 幼儿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5. 幼儿园游戏培训心得

6. 有关儿童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页更多精彩“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

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价值探究

关于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价值探究


  论文摘要:家园共育要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整个社会为背景。家园共育是家庭和幼儿园、家长和教师之间本着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协同教育的原则,共同担负起培育幼儿的责任,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双向性、经常性、全面性的伙伴性质的合作活动。家长要明确家园共育的内涵和意义,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局限,以便家园更好地配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论文关键词:教育社会化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 家园共育
   
  一、家园共育的背景
  
  1.理论背景
  (1)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1979年,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尤瑞·布朗芬布伦纳在其出版的著作《人类发展的生态》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指出个人的成长、人类的发展会受到生态系统的制约,同样也离不开与其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社会环境的支持。其所构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同心圆模式将这些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分为了微观、中层、外层、宏观和时代等五个相嵌在一起的子系统。这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系统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从而构成了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对于个人成长的最初阶段,幼儿就是在与其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人及相互关系的作用和交往中不断成长的,是在与环境系统的亲身接触和体验中不断发展的,其中既有近距离的直接影响因素,也包括远距离的间接影响因素 ,如家庭、同辈群体、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等。而家园共育就是要将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得以整合和扩大,通过吸收教学媒体、社区资源及文化熏陶等力量的参与,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化的平台。
  (2)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人际间的社会交换源自于社会吸引,彼此之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持续交往。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得到的收益取决于个体向其他人提供的利益,为了得到利益,必须有一个交换过程,这个过程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流动的。因此,可以把社会理解为一个利益流动的网络。从社会交换理论中可以看出,家园共育即是将幼儿家长的育儿经验和幼儿教师的教子心得进行相互的交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共育目的。
  2.社会背景
  教育走向社会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社会参与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教育与社会的逐步融合是大教育观念下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这不仅是各层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不可能在学校里单独进行,更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尤其是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能促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持续性。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生活向教育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因此,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体系中,家庭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左膀右臂”。而相比其他层次的教育来说,幼儿教育更加重视幼儿园之外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生活中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的舞台,言传身教与身体力行的教育价值绝不逊于幼儿园教育中的谆谆教诲,更是因为幼儿教育面对的群体具有特殊性,天真无邪、快乐活泼的幼儿,对外界事物和未知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育的社会化趋势要求家庭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大系统中去,家园双方紧密结合,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一致共识,建立家园共育的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 。
  
  二、家园共育的内涵
  
  家园共育是家校合作在学前教育层面的具体表述,因此,对于家园共育的诠释是建立在对家校合作内涵的充分理解基础上展开的。从目前来看,虽然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家校合作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但是从逻辑上看基本上都是从“主体—中心—目标”等几个层面加以阐述的:北京师范大学马忠虎教授在其论著《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书中认为:“家校合作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能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长能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的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黄河清教授在其最新的论著《家校合作导论》中提出“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双向活动。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岳瑛研究员在其论文《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中指出:“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 ”教育学者周丹在《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互相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社会化。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 ”
  依照上述观点,并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背景与具体特点,我们认为,家园共育是家庭和幼儿园,家长和教师之间本着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协同教育的原则,共同担负起培育幼儿的责任,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双向性、经常性、全面性的伙伴性质的合作活动。


  1.家园共育的主体——“家”和“园”。众所周知,家园共育的“家”是指“幼儿的家庭”,“园”是指“幼儿园”,两者都是家园共育整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同等重要的、互为依赖的主体。一方面,幼儿园应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并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家长应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认真考虑幼儿园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做出反馈。
  2.家园共育的本质——“共”。家园共育中的“共”体现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它不仅结合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优势,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弱了两种教育孤立存在产生的弊端。
  3.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家园共育需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是家园共育围绕的中心是幼儿,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是家园共育的最终目标。
  4.家园共育的核心——“育”。家园共育的“育”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保育,二是教育。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对其不能只进行单纯的教育,而应采取“保教结合”的教育形式。因此,“育”字不仅是家园共育的核心价值,也是评价家园共育效果的唯一标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