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朗读(论语全文 要朗读停顿)_论语_不亦_的人

本文目录

  • 论语全文 要朗读停顿
  • 《论语》原文朗读顺序
  • 论语朗诵稿
  • 《论语&学而篇》
  • 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高中
  • 《论语十则》朗读节奏划分
  •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原文及翻译朗读

论语全文 要朗读停顿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应该是这样
还有这样的: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原文朗读顺序

节奏划分加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4、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懈怠。”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朗诵稿

《论语》分专题朗诵稿
朱熹云:天不生仲尼,则万古彻夜。《论语》之于东方,如同《圣经》之于西方,是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穿越历史长河,注入你我心头。

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生命之本。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
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ti,敬重兄长),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我们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呢?
1、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信实)、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奉承),友善柔(口蜜腹剑),友便佞(ning 夸夸其谈),损矣。

三、诚,做人之原则;实,做人之根本;守,做人之要领;信,做人之道德。穿上诚信的鞋子,你会站得更稳;插上诚信的翅膀,你会飞得更高;背上诚信的背囊,你会走得更远。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四、学习是快乐的,一个人懂得愈多,就愈能清楚地发现大地的诗意,就愈能享受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孔子就曾这样说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圣贤的教诲,让“君子”走出千年的典籍,走到当下,走到眼前,走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 ,聆听夫子教诲,如沐春风。一部《论语》,博大而精深,浅显而深刻,通俗而高雅。这是儒家的经典,这是先哲的箴言;这里有和谐的大美,这里有人性的光辉;这里有连珠的妙语,这里有谆谆的告诫。让我们用于丹老师的话共勉:“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现在的社会,把一些追求前卫、跟着潮流走、“哈韩”、“哈日”的人称作新新人类,并且将其赞的出神入化,认为其是时代的“骄子”,这些人始终认为儒家文化是落后的,因此追寻着西化派“向西走”的脚步。但我发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气质无论如何不是西式的,许多在西方很有用的东西,到了中国就不灵了。这种现象驱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国精神传统的态度,并开始一点一点读中国文化典籍,首选的典籍当然是《论语》了。《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留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人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一样,不过都是一种求真的心境。
  这一点对我来说有较深的感触,我因上高中来到此地,和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分到一个班,一起朝夕相处,共同学习,在这里有形形色色的同学,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稳持重,有的勤勉踏实,有的投机取巧,本来人各有禀性,然而我却费尽心机,期望他们每个都能像我心目中理想的朋友那样,处处让我,但想到“人不只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也就不会再去刻意要求什么了。不仅是我,就连老师们也学起孔老父子来了。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特民主的老师,她教育我们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她告诉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尊重、宽容之声响彻云霄的今天,我们更应本着理性的眼光,尊重的思想去看待自己的成长,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了孔圣人的谆谆教导啊!”老师总是以孔子之式对我们循循善诱,她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教学之中,她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对我们说话。
  孔子平凡的话语中透着超凡的睿智,闪烁着智慧的哲理。圣人就是圣人。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几千年。

《论语&学而篇》

      2019年11月9号的早上,刚刚睁开惺忪睡眼 ,就看见读来读去的李姐发的悦读时光线下读书活动的通知,是由东关小学的杨艳丽老师领读的百人诵读《论语》。于是匆匆洗漱,按时到场。

      到场后,我见到了杨老师,她个子不高,微胖,但很有气质。身着粉色旗袍,显得那么端庄大气,与我的想像完全不同!

      杨老师首先介绍了先师孔子 ,她用一副对联介绍孔子,‘’万世师表,道贯古今;百代馨香,德配天地。‘’孔子是我们老师的先师,也是最早创办学校的人,所以他的思想是引领我们现在教育发展的奠基石!这让我们对孔子的了解又深了。
        做一名什么样的老师?上一堂什么样的课?这是入职教师行业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做一名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学生。是的,这是我期待自己能够做到的。杨老师讲道,这也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一名教师应当努力的一个方向。除此之外呢?我想,还应该做一个能够为同学们提供阳光、指出方向的老师。苏格拉底,所谓“产婆术”即是如此。学生丰富的能力,是先天具备的。教师应该将这种自足的能量引导出来,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某种力量。

     

      在介绍完以后 ,我们开始在杨老师的领诵下 一一朗读论语学而篇,共计十篇,每一句,每一个字,杨老师都用拼音给我们标注出来,以便我们正确朗读,真是有心! 有些自己以为读对的字音,居然读错了许多年!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我想到了自己的阅读、自己的思考。《论语》,我远远谈不上读懂。但从默然畏惧,到如今愿意接近,却是客观事实。我已经很明确地知道:先秦的古典,是文化基因的钥匙;《论语》中的交谈,渗透进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可是在时代的浪潮之中,求快、求高、求财的思想蔓延,很难有平心静气的时候。更遑论坐下来读经典、看古书。莫说他人,便是自己,又何尝能够“常保安宁,从容淡泊”?
      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段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尤其是第一句,我们平时都会理解为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并付诸实践,才会从中获得快乐,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自以为是的东西,并不是我们一直所了解的那样,不禁有些惭愧!

      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的经典诵读结束了,我们仍然意犹未尽,期待下次的相聚!

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高中

《论语》十二章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一篇课文,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文言词句,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了解各则语录内容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层面的目标。

原文及译文: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7.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8.子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十则》朗读节奏划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原文及翻译朗读

译文:
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人名可不译)。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懊恼)。”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把劳苦的事加在别人身上。”
子路说:“希望(愿的古义)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归依我。”
出处:颜渊季路侍,又名 《各言尔志》,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1、颜渊
颜渊(前521—前481) 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